引言:这本书有哪些新观点
自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我即由新闻采访工作转调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先在研究室、政策法规司、报纸司,后又调任副署长。所接触的工作有书、报、刊的管理,而以新闻管理的时间最长。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有新闻署,但不到两年随即撤销。所以新闻的行政管理基本是从头做起。而新闻出版署成立以来的这几年正是国家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给新闻出版业提出许多新问题。十年来我力图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解答,先后围绕新闻出版的管理这个专题发表了一批论文,基本都收在了这本书里。其主要观点如下:
(1)书籍的本质是知识,主要功能是积累。中外历史上曾有四次大的知识积累,同时都伴随着四次大出版。因此出版业一定要出精品,要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
(2)报纸的本质是信息,主要功能是传播。它有四个基本属性:信息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其中信息属性是最基本的。报纸的出版和管理就是对这四个方面有机的把握,既要防左也要防右。
(3)期刊的本质是文化,它也有四个基本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信息属性和商品属性。期刊是报纸和图书间的过渡,既有传播功能又有积累功能,期刊的质量决定于它的文化含量。
(4)要特别警惕市场给精神产品生产带来的负效应,经营方式的转变不等于内容的转向。要警惕社外资本介入办报,用金钱收买和左右舆论。
(5)市场经济给精神产品生产带来了正效应,会促进形成质量反馈调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我们要学会市场运作,学会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办报办刊,管报管刊。
(6)关于报纸市场的两个市场和三个阶段。两个市场即公费市场和自费市场;三个阶段即狭隘的市场、无序的市场和有序的市场。我们要积极完善社会主义报纸市场。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强调精神产品的质量。报刊的质量管理要有可操作性,要制定出量化标准。
(8)新闻有学,它融进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是一门包容量很大的学问。新闻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它的理论建设。
(9)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两者不能混淆,这一点不从理论上辨清就不能杜绝假新闻。
(10)精神产品的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和培训。记者需要有特殊的锻炼和特殊的修养,一个合格的记者一定是一个在业务和品德、意志、思维等方面都已经成熟了的人。
1996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