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协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秦皇岛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一、秦皇岛历史变迁与行政区划

秦皇岛,简称秦,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属于华北地区,是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因公元前215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秦皇岛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朝阳市,西接唐山,北接承德,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1.地名溯源

秦皇岛之名的起源地是指今海港区东山,这是一座由风化花岗岩组成的剥蚀性残山,海拔20余米,方圆不足1平方千米。今天与陆地连在一起的东山,在200多年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岛屿,直到19世纪末,随着港口的建设,岛屿才与陆地相连,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秦皇岛相传因秦始皇东巡至此而得名。秦皇岛之名最早见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杨琚《秦皇岛》一诗,其中有“古殿远连云缥缈,荒台俯瞰水潺湲”之句。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永平府志》中有关于秦皇岛的记述:“秦皇岛在抚宁县东七十里,有山在海中,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万历年间,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记述得更为详细:“关(山海关)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秦皇岛……俗传秦皇至此山见荆,愕然曰:‘此里师授吾句读时所用朴也。’下马拜,荆皆垂首向地,如顿伏状,至今犹然。石上有秦皇下马迹,因名秦皇山。”之后,地方史志和文人诗作中多有记述。到清代,又有秦王岛之说。

秦王岛之名最早见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抚宁县志》,其中有“秦王岛误秦皇岛,在县东七十里,四面皆水,惟岛居中,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岛上荆条伏生。相传秦王下拜,伏。”秦王岛之名传说与李世民征高丽回师途中经此地有关。至此之后,一直到民国,地方史志和文人诗作中,则将秦皇岛与秦王岛并用。

2.建制沿革

秦皇岛辖区最早的制府是商代孤竹古国,国都便在今卢龙城附近;商被灭后,孤竹又归属周朝;至公元前664年,齐灭孤竹,孤竹古国历经1100多年。孤竹是东北古国,商周时期,秦皇岛现在所辖区域为孤竹国中心区域,春秋时期晋灭肥,肥子逃奔燕国,燕国让肥子在此地建肥子国。战国时期,此地属燕国辽西郡。秦汉时期,这里是东巡朝拜和兵家必经之地。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碣石,刻碣石门,并派燕人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入海求仙人。

春秋战国时,这里属燕地。肥子奔燕,并被封于今卢龙城西北建住侯国,成为燕国最富庶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三十六郡,此地属辽西郡。西汉时,属幽州。抚宁北部及青龙属北平郡,在抚宁城西设骊城县治,卢龙、昌黎、秦皇岛市区属辽西郡;在卢龙城北设肥如县治,在昌黎城附近设絫县治。从此之后,秦皇岛所辖地域都设置有县治或府治,名称多有变化。到了民国时期,所辖县治地名基本确定为现在的名称。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秦皇岛建制历经三次大的变革:

第一次,设立秦皇岛市。

1948年,秦皇岛全境解放,11月建立秦榆市(包括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昌黎市(唐山专署驻地)。临榆县在抚宁海阳镇,抚宁县在抚宁城,卢龙县在卢龙城,相继建治,隶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49年3月11日,山海关划归辽西省,建山海关市;秦榆市改为秦皇岛市,为河北省辖市;6月,撤销昌黎市,并入昌黎县;7月,将青平县划归青龙县,隶属热河省。1952年11月,山海关市撤销,划归秦皇岛市。1954年7月,临榆县撤销,并入抚宁县。1956年1月,热河省建制撤销,青龙县属河北省承德专区。

第二次,改属唐山专区。

1958年4月,秦皇岛市由省辖改属唐山专区。同年11月,抚宁县并入秦皇岛市,抚宁县洋河以西地区和卢龙县并入昌黎县。同年,唐山专署由昌黎县城迁至唐山市。1961年5月,恢复秦皇岛市、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原建制,隶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63年,将青龙县的五个区划出,另建宽城县,青龙县仍隶属承德专区。

第三次,设立为沿海开放城市。

1983年5月,唐山地区撤销,国务院批准秦皇岛实行市管县体制,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青龙县即划归秦皇岛市管辖,并下辖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三区。1984年4月,秦皇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青龙满族自治县。1984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2006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北戴河新区。

3.现有行政区划

秦皇岛市下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4个县、75个乡镇、21个街道办事处、2427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见表3—1)

表3—1 秦皇岛现有行政区划

11

二、秦皇岛自然环境与人文

1.区位概况

秦皇岛市位华北与东北过渡地带,北纬39°24′~40°37′,东经118°33′~119°51′,东北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建昌两县和朝阳市的凌源市,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西靠唐山市的滦县、迁安、迁西、滦南四县,南临渤海。东距沈阳404千米,西南距石家庄483千米,西距首都北京280千米,距天津220千米。秦皇岛又称港城。

2.气候特征

秦皇岛市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辖区内地势多变,但对气候影响不大。2006年,市区全年平均气温11.2℃,最低零下4.3℃,全年降雨量551.7毫米。

3.地形地貌

秦皇岛市位于燕山山脉东段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了北部山区—低山丘陵区—山间盆地区—冲积平原区—沿海区。北部山区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都山、祖山等4座。低山丘陵区主要为北部的山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200米,集中分布于卢龙县和抚宁县,该区是秦皇岛市甘薯、旱粮及工矿区。山间盆地区位于秦皇岛市西北和北部区域的抚宁、燕河营、柳江三处较大盆地。冲积平原区,主要在海拔0~20米区域,分布在抚宁县和昌黎县。沿海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三区和抚宁、昌黎两县,该区域是秦皇岛市重要的沿海旅游资源区,有山海关、北戴河、南戴河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4.自然资源

(1)水利资源。

秦皇岛市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的河流6条,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23条,大于30平方千米的河流54条。滦河在秦皇岛市境内流域面积3773.7平方千米,地下水资源量7.4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6.4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54亿立方米,地下水7.45亿立方米,两者重复量3.59亿立方米)。兴建各类水库283座,总库容14.86亿立方米。

(2)矿产资源。

秦皇岛市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截至2013年,已发现各类矿产56种,已开发利用的26种,已探明储量的22种。优势矿种有金、铁、水泥灰岩及非金属建材,其中,铁矿储量达2.7亿吨,水泥灰岩储量达7.5亿吨,玻璃用白云岩储量达1.5亿吨,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中国“万两黄金”县之一。

(3)海洋资源。

秦皇岛海区地处渤海西部,辽东湾两翼。海岸线东起山海关金丝河口,西止昌黎县滦河口,总长162.7千米。所辖海区15米等深线海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全市现有捕捞作业渔场1万平方千米,有适宜发展养殖的浅海80万亩、滩涂2万亩。

(4)动物资源。

秦皇岛地区的动物区系属温带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是迁徙动物途经地与停留地,尤其是候鸟迁徙的必经地,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纲29目85科417种,其中候鸟有369种,被誉为世界“四大观鸟基地”之一。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鸟类有白鹳、白鹤、金雕、丹顶鹤等7种,国家二类保护鸟类54种,省级保护鸟类28种;其他省级保护动物6种。

(5)林业资源。

秦皇岛市山区属燕山山脉东段,山区植被完好,有广阔林区。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侧柏、栎树、山杨等20余种。

林业用地435951公顷,有林地面积26766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4.45%,在全省列第二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有林地构成中,经济林111626公顷,用材林23972公顷,防护林125811公顷,特用林6255公顷。现有国有林场6个(海滨、渤海、团林、都山、老岭、山海关),总经营面积48.82万亩,有林地面积20.54万亩。全市果树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其中,2004年发展优新果树面积66.7万亩。

昌黎、抚宁、青龙三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昌黎、青龙两县及山海关区还被国家林业局分别授予“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大樱桃之乡”的称号。

(6)自然特产。

秦皇岛濒临渤海湾,特产以海产品为主:铁板蟹、干贝、海蝗鱼、梭鱼、墨斗鱼、带鱼、鱿鱼、海螺、毛蚶等品种繁多,集渤海湾海味产品之精华。秦皇岛工艺品包括各种珍珠饰品:门帘、项链、挂件、贝堆、贝雕、人造琥珀、砖雕等工艺品,都非常有当地特色。还有一种当地人用平螺(海底发光的一种螺)加工制成的装饰品,是当地特产与手工制作艺术的结合。秦皇岛还集中了许多地方风味的名优特产,如京东板栗、石门核桃、葵花苹果、昌黎蜜梨、玫瑰香葡萄、南大寺水蜜桃等干鲜果品。有一种当地产的小洋梨,个小无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腻,是当地野生果树中的独特品种。此外还有鼋鱼酒、秦雪啤酒、老肉、北戴河火腿肠等地方名优产品。

(7)旅游资源。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集山、河、湖、泉、瀑、洞、沙、海、关、城、港、寺、庙、园、别墅、候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是开展多项目、多层次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旅游休闲的绝佳场所。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秦皇岛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逐步形成了以长城、滨海、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秦皇岛市旅游景区开辟了长城文化、海滨休闲度假、历史寻踪、观鸟旅游、名人别墅、山地观光、海洋科普、国家地质公园、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城乡双向游、会议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精品旅游线路,并每年举办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山海关长城节、孟姜女庙会、望海大会、昌黎干红葡萄酒节等节庆活动,这些旅游线路和节庆活动都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秦皇岛一年四季皆景,可供旅游者探险猎奇、寻幽览胜。其中自然资源以山、海闻名,人文资源以关、城最为突出,社会资源以北戴河——中央暑期办公地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而闻名遐迩,这些都成为秦皇岛市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这里山地地貌奇特多样,飞瀑流泉到处可见;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丰富;更有长城等大量文物与古迹点缀其中。海沙细而平滑,滩缓而水清,潮平而差小,延绵近百里;海水污染程度低,水质清洁,阳光充足,是进行海水浴、日光浴、沙浴、沙滩活动与海上观光、海上游玩的绝佳场所。辖区内的长城蜿蜒起伏,枕山襟海,依势而修,关隘地处要塞。

秦皇岛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其中在滨海带上,有老龙头、第一关、孟姜女庙、秦皇求仙入海处、海上运动中心、新澳海底世界、野生动物园、鸽子窝、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别墅、联峰山、滑沙场以及众多的滨海浴场和各类主题公园等;在中北部山地—丘陵带上,有三道关—九门口—义院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城子岭口长城和沿长城一线的各处文物古迹,以及长寿山、角山、燕塞湖、祖山、背牛顶、天马山、碣石山、十里葡萄长廊、孤竹国文化遗址等。

5.人文

2011年5月17日,秦皇岛市统计局发布《秦皇岛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2987605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957621户,家庭户人口为281197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从性别构成看,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516194人,占50.75%;女性人口为1471411人,占49.25%。全市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等4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县西河南村是河北省唯一的朝鲜族聚居村。

秦皇岛古今名人有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著名京剧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海燕,著名歌唱家刘秉义等。

秦皇岛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其他城市名片还有: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2012年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最具爱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2009年中国最佳和谐发展城市;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型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低碳城市试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及河北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另外,山海关被命名为“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抚宁县被命名为“中国吹歌之乡”,卢龙县被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千年古县”和“中华诗词之乡”等。

三、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2001—2013)

本书统计的2001年到2013年秦皇岛市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来源情况是:2001年到2004年数据来源于《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2002—2005)》;2006年至2012年数据主要来源于秦皇岛市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秦皇岛市统计公报(2005—2012)》,但重点项目数据和利用内资数据部分来源于《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2006—2013)》。

1.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状况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8.8亿元,是2001年的3.8倍,增长28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值2013年达到171.46亿元,是2001年的4.2倍,增长320%;第二产业增长值2013年达到447.57亿元,是2001年的4.1倍,增长310%;第三产业增长值2013年达到549.72亿元,是2001年的3.5倍,增长250%。三次产业结构2001年为13.1∶35.6∶51.3,到2013年变为14.7∶38.3∶47,这说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不降反升,也说明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2001年到2013年,秦皇岛市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3.82亿元,平均年增加值709.52亿元,平均年增长11.09%,其中:第一产业累计增加值1147.49亿元,平均年增加值88.27亿元,平均年增长5.73%;第二产业累计增加值3585.84亿元,平均年增加值275.83亿元,平均年增长12.40%;第三产业累计增加值4489.95亿元,平均年增加值345.38亿元,平均年增长11.14%。(见表3—2、图3—1~图3—4)

表3—2 2001—2013年秦皇岛经济发展状况(GDP)

12
13

图3—1 2001—2013年秦皇岛GDP发展状况

14

图3—2 2001—2013年秦皇岛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发展状况

15

图3—3 2001—2013年秦皇岛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发展状况

16

图3—4 2001—2013年秦皇岛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发展状况

2.财政收入状况

2001年到2013年,秦皇岛市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增长并不平稳。2013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97.5亿元,是2001年的8.77倍。但从2010年开始增长放缓,2013年财政收入仅仅比2012年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严重下滑。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土地财政的严重影响。

2001年到2013年,秦皇岛市财政收入累计1279.26亿元,年平均增长17.94%。这说明,本世纪以来,秦皇岛市政府的财政状况总体不错,增长迅速。(见表3—3、图3—5)

表3—3 2001—2013年秦皇岛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

17
18
19

图3—5 2001—2013年秦皇岛财政收入状况

3.城乡人均收入状况

2001年到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3.1%,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0.6和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滑,全年总指数同比下降4.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5.1%,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8%。住宅销售价格小幅上涨,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19元,比上年增长13.1%;人均消费性支出12695元,增长8.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315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93元,增长5.6%。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3元,是2001年的3.4倍,增长240%;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356元,是2001年的3.5倍,增长250%。总体看,全市城镇居民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差不多,但全市城镇居民增长率波动较大,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相对稳定。

总体看,2001年到2013年,城市人均收入累计174680元,年平均人均收入13436.92元,年平均增长10.50%;农村人均收入累计64887元,年平均人均收入4991.31元,年平均增长10.57%。(见表3—4、图3—6~图3—7)

表3—4 2001—2013年秦皇岛经济发展状况(人均收入)

20
21

图3—6 2001—2013年秦皇岛城市人均收入状况

22

图3—7 2001—2013年秦皇岛农村人均收入状况

4.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2001—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40亿元。2013年秦皇岛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6.34亿元,是2001年的8.8倍,增长780%。这说明本世纪以来,秦皇岛的建设力度与幅度是巨大的,秦皇岛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与秦皇岛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有紧密关系。就2012年而言,全年全社会累计完成投资7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城乡建设项目投资完成510.42亿元,增长17.7%;房地产投资213.32亿元,增长29.7%;农村农户投资15.57亿元,下降6.5%。从产业类型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2.92亿元,增长94.4%;第二产业投资214.32亿元,增长24.1%,其中工业投资210.00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投资476.49亿元,增长16.7%。民间投资仍是投资的主体和增长拉动力量,非国有投资完成57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9.0%;国有投资完成152.07亿元,仅增长0.6%。

总体来看,2001年到2006年,秦皇岛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定上升,但2007年到2011年增幅波动较大,从2011年开始下滑,2013年仅比上一年增长6.4%,是这十多年增长最慢的,这说明秦皇岛市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见表3—5、图3—8)

表3—5 2001—2013年秦皇岛经济发展状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3
24
25

图3—8 2001—2013年秦皇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5.引用资本

总体来看,2001年到2013年,秦皇岛市引用外资情况良好,增长也比较稳定而略有起伏。就2012年而言,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2795万美元,全部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4.3%,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4.8%。新批外资项目11个,比上年增长10.0%;合同外资额4278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是2001年的8.4倍,增长740%。秦皇岛市引用国内其他地区资金情况也总体增加,从2001年的9.4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81.3亿元,翻了19倍,增长了1812%。(见表3—6、图3—9)

表3—6 2001—2013年秦皇岛经济发展状况(引用资本)

26
27

图3—9 2001—2013年秦皇岛实际利用外资状况

6.社会消费品零售状况

2013年,秦皇岛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97亿元,是2001年的5.4倍,增长440%。这13年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平稳,每年增长率都在11%以上,平均增幅达到15.27%,并且没有大的波动。这说明,秦皇岛市的国内贸易发展快而稳定。就2012年而言,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4和0.6个百分点。从地域看,城镇快于乡村。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69亿元,增长16.1%;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2亿元,增长12.2%。(见表3—7、图3—10)

表3—7 2001—2013年秦皇岛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
29
30

图3—10 2001—2013年秦皇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状况

7.进出口贸易状况

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上呈现增长,2013年是2001年的6.7倍。2001年到2008年,增长基本上呈现上扬趋势,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下滑。2010年后开始恢复性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放缓。

2010年到2013年,秦皇岛市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393.85亿美元,年平均30.3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2.72%。(见表3—8、图3—11)

表3—8 2001—2013年秦皇岛经济发展状况(进出口贸易总额)

31
32

图3—11 2001—2013年秦皇岛进出口贸易总额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