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理论
一、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竞争力可以说是一个古老又崭新的概念,早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伴随着不同的人类共同体——国家的出现,有关竞争力的观念就已经出现,而全球一体化加剧了各种竞争,如今竞争力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从概念界定来看,竞争力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主体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即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一种综合力。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国家竞争力、中观层次的区域(城市)竞争力以及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力,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整体。与本书相关度最大的是中观层次的区域(城市)竞争力研究。
从国内外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进程来看,国家竞争力是竞争力研究的开端。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日趋活跃。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世界经济论坛(WEF)每年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及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其中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所依赖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现有统计数据以及对高层管理者全球性的大规模调查。波特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架构与竞争对手四个因素。此外,政府政策、机遇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六大因素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通过对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六大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对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并最终完成了对国家竞争力的判断。
国外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影响较大的学者包括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Peter Karl、斯坦福大学的Douglas Webster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Denis等人。Douglas Webster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能够生产和销售比其他城市更好产品的能力。Denis认为国际城市竞争力受到支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商业活动的当地城市环境、大都市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因素、国际贸易条约的依附程度、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为满足区域、国家或者国际市场的需要生产商品、创造财富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提高纯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其对外影响。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竞争资本”和“竞争过程”的统一,城市之间的竞争不遵循“零和游戏规则”;城市竞争过程需要政策和制度的协调。这个提法强调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认为城市之间的相互协调非常重要。国内学者倪鹏飞认为,城市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国内学者宁越敏则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旅游、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一个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从而获得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有学者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通过提供自然的、经济的、旅游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文明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国外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国外,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最早的是斯坦费尔德(Stansfield,1964)对城市旅游业重要性的论述。威廉姆斯和绍(Williams & Shaw,1984)从表意、组织(时间序列)和感知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吸引力的三个层次。沃波(K.Wober)等在20 世纪80年代末,通过旅游需求、过夜旅游增长率、游客季节分布及旅游地承载力等项指标对当时欧洲39个首都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勾画出1975年以来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图。20 世纪末21 世纪初,知识、技术、人才成为决定城市旅游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库得纳(C.Coeldner)提出旅游产品竞争信息指向概念,孚敦斯与斯彻特尔(D.Fodness & W.Schertler)认为旅游竞争地可以通过信息结构、信息可达性、信息质量以及传播速度体现竞争力。
国内学者在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广泛借鉴了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主要观点有:
谢彦军在其文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与调整》中用生命周期理论解释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表现,认为旅游资源的垄断性特征是目的地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依据旅游空间供求理论解释不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差异化表现;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的作用,从目的地形象策划角度考察旅游地竞争力问题;依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从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上看,使用较多的仍然是层次分析法(AHP 法)和聚类分析法。在竞争力研究的层次上,包括了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及城市或区域竞争力。上述研究不同程度地丰富了对中国旅游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但是在旅游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本质内涵和应用理论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
关于旅游产业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众多学者依据自己考察侧重点的不同,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旅游业经济贡献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李江帆、李美云(1999)主张用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代替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指标来反映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并总结出用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法来计算旅游产业增加值;李志青(2001)引入国际旅游卫星账户(TSA)账户,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对旅游业产出进行了延伸性解释,并就上海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陈伟权(2003)从旅游业总收入(直接、间接)对GDP贡献率、旅游促进外汇收入、旅游扶贫作用、旅游就业效应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张帆等(2003)从旅游业关联度、旅游乘数效应、旅游增加值的经济贡献率、旅游消费对居民收入的贡献、旅游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旅游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六个方面测算了旅游业对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李兴绪、牟怡楠(2004)从产业关联度及带动效应、产业总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旅游业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四个方面考察了云南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潘建民、李肇荣等(2004)借鉴国际旅游卫星账户体系测算出了广西旅游业对于GDP、就业、税收和居民收入的影响。
关于旅游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研究,张根水、熊伯坚、程理民(200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旅游业进行了效率和规模收益分析,通过对DEA 模型求解,计算出各地区旅游业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收益、技术冗余和产出不足率等数值,揭示了各地区旅游业投入产出的差异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地区旅游政策、旅游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其他的一些观点包括:苏伟忠等(2002)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城市旅游业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体现在旅游企业在市场上销售产品并持续壮大的能力;张辉(2003)将旅游形象引入目的地竞争力分析当中,指出旅游竞争力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形象和产业成长的能力;章海荣(2005)认为都市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概念上存在模糊,指出了城市旅游在概念上的缺失,将都市旅游定义为以都市文化、都市商业和都市景观力为吸引物,以时尚表演、大型活动为主要产品,避免了固定景观、建筑观光型产品带来的审美疲劳;张争胜等(2005)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城市发挥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利用各种机遇,不断开发国内外旅游市场的能力;赵黎明、杨其元(2007)将城市旅游竞争力定义为城市拥有的形成、发展城市旅游经济的能力,其表现为城市对于旅游者源源不断的吸引力;王艳丽(2008)指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内涵为城市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并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
综上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已经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研究,截至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般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就是不同区域的关于旅游产业方面竞争产生的结果;第二,城市旅游竞争力被误解为不同城市的旅游产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或原因。
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就是要探讨为什么有些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快、竞争力强,有些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缓慢、竞争力弱,或者说具有持久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城市应当具备怎样的条件。
本书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城市”指的是目的地而不是客源地。其次,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在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中才产生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竞争力不是通过比较相互抵消的,是可以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能力。最后,城市旅游竞争力不同于城市、产业竞争力,城市旅游竞争力既有产业竞争力的属性,也有城市竞争力的属性。城市旅游业是一个与旅游资源、餐饮、住宿、服务等多个产业密切相关的综合性产业群,企业通过出售旅游相关产品和提供服务寻求发展;同时城市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竞争。城市旅游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上,但旅游企业是参与竞争的主体,旅游生产要素竞争力是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因此,本书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在旅游市场与旅游服务、旅游资源禀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一个城市的旅游业与其他城市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比较优势与城市总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