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未完的交往课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科书,主要围绕交往合作的主题展开。在中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要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升其道德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本领。在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的教学中,我与学生们探讨的话题至今仍在持续,是一节未完的交往课。
有这样一个小环节:讲述一个与父母交往中的幸福瞬间。学生们很踊跃地发言。过生日、外出度假、比赛获奖、谈我小时候、照顾病中的我、一起奋斗拿到八中的通知书、一起看演出……如果我不适时打断,真要说到下课了。
接下来的小环节:谈一件与父母交往中不愉快的事。这是课前布置的,要求他们简单书写在一张小纸上。因为涉及隐私,是否同意老师上课引用作为教学举例,请注明。出乎意料,平时懒于动笔写字的孩子们此项小作业交得分外整齐,更没想到大多数愿意被老师上课引用,愿意在课上与大家探讨。
作业中出现的多频词:唠叨、手机、电脑、睡觉、当着众人批评、复习、背单词、课外书、干涉自己计划、拔网线、翻书包、不支持参加学校活动和同学聚会、限制接听同学电话、背着我与老师联系、做饭没创意……
下面摘录几段:
我用PPT将上面的文字显示在屏幕上,不时引来“我妈也这样”“我妈也这样”的共鸣声。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显然比上一环节“交往中的幸福瞬间”更激发了讨论欲望。
问题呈现了,该如何评析,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在A的文字后加了这样的设问:
(1)设想一下,如果不带你,妈妈自己乘地铁,疯狂抢座这种行为的可能性有多大?
(2)试从妈妈这个行为的出发点和方式上评析一下。
我在B的文字后加了这样的文字:在座的40位同学生活在同一时代,你们各自喜欢的音乐、歌手一样吗?(显然不同)。那又怎能强求出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人生阅历的人有相同的艺术喜好呢?(理解、求同存异是去除不愉快、和谐相处的良药。)
我在C、D、E的文字后加了这样的文字:你希望在下周的家长会上,让老师就此向家长谈些什么?摆出你的看法和理由。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有些不便当面讲给家长的话、真实而迫切的需求可以通过老师,用更恰当、更易于让家长认可的语言和方式转达过去。
学生们根本不用老师点名,你方唱罢我登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引经据典,外加手势动作,不时响起共鸣的呼声。
就要下课了,我梳理了一下同学们的发言:全班同学无人不认可父母向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不愉快呢?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要以理解为桥,讲求交往的艺术,那就是亲近、化解、沟通、彼此了解、尊重、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我布置一个作业:选择一个事例,讨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将方案汇报给全班。
做老师的都有这样的感触:一节精心设计的课,可能不会以既定的轨道行进,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这节课而言,带给我不少课后反思。明明应该是引领孩子进行两代人的对话,以与父母和谐交往,却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对父母的“口诛笔伐”。是自己教学设计上的纰漏,还是学生本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出气孔、发泄渠道,抑或是一些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确存在一些失误。一节未完的课,如何在后续的教学中补救;如何在主题班会类的时间拓展、深化;如何将学生罗列的现象整合归类,引领学生较为客观地理性评析……
当然,学生们还委托我在家长会上帮他们说话呢。说点什么呢?一边是孩子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认识超前,另一边是父母对他们的发展认识滞后;一边是“你们不理解我”,另一边是“我都是为他们好”。孩子向父母讨要的是对自己意愿的尊重,而非真的要与父母作对。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需要经历一个双方都很痛苦的重新整合时期。
与家长的交往,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解决学生与家长的矛盾,使学生学会与家长交往沟通,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这是一节未完的交往课。
政治组
白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