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伦理思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伦理思想

1910—1945年期间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在侵略朝鲜的殖民主义国家中,日本是抢在最前的一个。早在1876年,它便用武力胁迫李朝政府签订了《江华条约》(即《韩日修好条规》),攫取了在朝鲜自由经商、兴办实业和治外法权等侵略朝鲜的特权。1905年强迫李朝政府签订了《韩日协商条约》,在朝鲜设置“统监府”,把朝鲜变成了它的“保护国”。1910年同李朝政府秘密缔结了吞并朝鲜的《韩日合并条约》。日本帝国主义根据条约中“韩国皇帝陛下将关于韩国全部之一切统治权完全永久让与日本国皇帝陛下”的条款,正式将朝鲜吞并。从此,朝鲜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殖民统治,给韩国国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为了巩固其殖民统治,日本帝国主义采取种种文化手段,实施“皇民化教育”,使韩国国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思想受到了摧残。1930年以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尚未赤裸裸地进行“皇民化教育”。1930年以后就不同了。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反政府情绪,极力对外推行扩张主义政策,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大肆鼓吹“大东亚共荣圈”、“八弘一宇”及“忠君爱国”等思想,以堵塞反日民族解放思想的滋长,培植为日本帝国主义“忠诚奉公”的奴才,企图在韩国等东亚各国建立顺从日本天皇的“皇国化”秩序。

为了消灭朝鲜人民的民族意识,同化朝鲜人为“日本臣民”,从1938年起日本帝国主义公开实施它的“皇民化”政策。迫使朝鲜学校改日本校名,废除朝鲜语课程,提出所谓“国体明微,日鲜一体,忍苦锻炼”的三大纲领,极力鼓吹“皇民化”教育;强迫平民百姓人人背诵“皇国臣民之词”,朝拜日本神社,悬挂日本国旗,穿戴日本“套袴”。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停刊朝文版《东亚日报》和《朝鲜日报》,解散朝鲜语学会等一些学术团体,强把成千上万的朝鲜男女青年运往前线,充当炮灰。还组织“防共协会”、“国民总力联盟”等许多御用团体为日本帝国主义效劳。

日本帝国主义“皇民化政策”的实施伤害了韩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有的人尤其是以亲日派为首的部分社会上层人物,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劣等意识”。他们丧失了为保持自己民族的尊严而自强不息的素质,背叛自己的民族,在日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并且大肆散布只有解体韩民族、改造韩民族才有民族生存出路的言论,极力为日本帝国主义“民族协和”、“日鲜一体”的反动侵略谬论辩护,企图使韩国人民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惟命是从的工具。

但韩国人民尤其是农村和城市平民百姓则不同。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以各种不同形式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公开的和不公开的斗争。“面从腹背”就是典型的斗争形式之一。所谓“面从腹背”就是“面从后言”,意思是当面唯唯诺诺,背后进行诋毁。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无法忍受的平民百姓只能用这种斗争形式发泄对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不满情绪。它是韩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反抗行为,又是一种生存手段。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皇民化”奴化教育不仅给韩国人民带来了文化灾难,而且给朝鲜人民的伦理道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韩国人民固有的传统伦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据考查,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以前,朝鲜人的传统价值观可以表述为80多项。如注重学问、权力、等级、和谐;尚孝道、清洁、白色、寡言、友情;企求安逸、富有、长生等(在两班[1]阶层中,其价值观有尚礼仪、保守、安贫、血统、汉字等)。韩国人的传统信念和伦理道德更为丰富多样。有人把韩国人固有的传统信念和伦理道德行为表述为132项。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如下几十项:(1)男尊女卑;(2)寡妇守节;(3)养亲;(4)敬亲;(5)敬老;(6)顺从长辈;(7)尊重有文化人;(8)禁止婚外恋;(9)禁止同性恋;(10)禁止通奸;(11)轻视体力劳动;(12)轻视经商;(13)轻视卖艺人;(14)轻视妓女;(15)轻视韩字;(16)祖先崇拜;(17)巫堂信仰;(18)鬼神信仰;(19)灵魂信仰;(20)山神崇拜;(21)因果报应;(22)忌讳厄运;(23)忌讳杀生;(24)乐意报恩;(25)缺乏长远性;(26)缺乏独立性;(27)缺乏自尊性;(28)缺乏家族观念等等。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冲击了传统价值观和伦理观。其变化如下:(1)崇尚白色的人明显减少;(2)重视学历的倾向抬头;(3)对经商发生兴趣;(4)金钱欲望增加;(5)部分封建贵族(两班)参与劳动;(6)求实和勤奋精神有所增加;(7)暴食暴饮现象屡见不鲜;(8)反日情绪日益高涨;(9)爱国热情大大提高等等。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一方面确实看到日本经济和文化对韩国人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影响,如引起韩国人对经商的兴趣和对金钱的欲望及对勤奋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带来了反日情绪和爱国热情以及一些封建贵族政治地位的失宠。可以肯定的是韩国人的基本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思想并没有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而发生实质性变化,如尊重人的思想、诚实和敬爱精神、协同团结思想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没有导致伦理道德的大倒退,这是韩国伦理思想在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

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韩国传统的价值观和伦理思想为什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原因何在?

第一,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虽然比韩国强大,但不可能直接给韩国国民的伦理观以毁灭性的沉重打击。日本国民的传统伦理观同韩国人民的传统伦理观一样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圈。中国儒家思想伴随汉学的传入和使用而在朝鲜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得到传播。但它得到国家的承认并作为官方思想而占统治地位,则是从高句丽小兽林王在位(371—384年)时期开始的。小兽林王二年(公元372年),高句丽建立了儒学教育机关“太学”,把五经和三史规定为教科书。[2]汉学传入日本是从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开始的,但儒家典籍传入日本则早在公元3世纪末叶,最初是经过朝鲜传入的。根据《日本书记》的记载,应神天皇十六年(公元285年)朝鲜的百济博士王仁赴日,带去了《论语》、《千字文》、《五经》(《诗》、《书》、《易》、《孔》、《春秋》)。这是汉文字和儒家学说传入日本的开端。其后继体天皇时(公元513—516年)百济博士段杨尔、高丽五经博士高安茂等,以及钦明天皇时(公元554年)五经博士王柳贵、易博士王道良等先后到日本,传授五经。从历史上看,日本国很早就与朝鲜有着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国积极吸收了朝鲜儒教伦理思想,日本国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在很多方面直接引用并吸收了朝鲜大儒李退溪(1501—1570年)的思想。[3]

不管是日本国还是韩国,其伦理观自古以中国儒家伦理为基础,因此,韩国和日本国的传统伦理观具有多方面的相似之处。这种特殊现象决定了在伦理观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不可能对韩国国民的伦理观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予以毁灭性的冲击。

第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以前,朝鲜社会是半封建社会。社会的基本阶级是两班和国民即封建贵族阶级和农民阶级。这种社会性质和阶级构成意味着社会的保守性和发展的缓慢性。在这种性质的社会中,企图短时间内完全改变原有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是并不容易的。

第三,韩国国民传统伦理观的核心是“家庭主义的伦理观”。韩国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基本的家庭为自给自足的单位。任何生产活动都是自己独立进行,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家庭结构是极其牢固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前,朝鲜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朝鲜丧失了主权,失去了独立,但并没有破坏韩国国民的家庭结构和家族主义观念。因此,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韩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遭到毁灭性打击,相反,它通过家族、家庭教育(包括伦理教育)在社会每个成员中,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尽管日本帝国主义强迫国民要“日化”、要“皇民化”,但这种企图最终没有实现。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韩国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第四,朝鲜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不仅严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而且保护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韩国人民为了推翻日本侵略者的殖民统治,争取祖国的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1907年至1911年期间的“义兵运动”,1919年全民性的“三一”反日起义,以及后来不断爆发的工人罢工、农民抗租斗争和青年学生的反日爱国运动,都表现了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这些斗争中,许多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还在文化领域同日本殖民主义者进行了“反抗摧残文化,反对同化,保存自己文化”的斗争。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极其残暴的统治下这种斗争只能以隐藏和迂回的形式进行。这种斗争对保存和继承包括传统伦理在内的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朝鲜的时间比较短暂。韩国人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度过了35年,但这35年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韩民族来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日本帝国主义曾经用金钱等卑劣手段和“柔和攻心”策略收买过部分文人和奸细,但始终没有收买过绝大多数的韩国国民。广大平民百姓是反抗和憎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他们从未对日本帝国主义抱过幻想。日本殖民统治的短暂和平民百姓的反抗情绪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韩国国民的伦理观没有发生基本变化的又一原因。


注释

[1]两班,朝鲜对封建贵族的称谓。

[2]参见[韩]柳承国:《韩国儒教》,15页,世宗大王纪念事业会,1976。

[3]参见韩国国民伦理研究室:《韩国人的伦理观》,215页,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