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成人教育竞争力报告(2006—20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自然属性和基本要义。“竞争力”的原初之意,是一个国家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后来随着经济的开放,“竞争力”一词被赋予新的内涵,特指国际竞争力。

经过30余年的研究,国际竞争力在理论上日臻成熟,尤以美国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国际竞争力理论、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理论为代表。

竞争优势理论的奠基人、当代国际竞争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从管理学角度,分别提出了用以解释国家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用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五种竞争作用力”和用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该国竞争优势强化的过程。

IMD构架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和借鉴了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建立了国际竞争力成长的基本目标,并对世界各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和趋势进行了测度,分析了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擢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与对策。IMD认为,一国国际竞争力既是该国传统、历史和价值体系变迁的结果,又是该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WEF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竞争力评价体系,并界定了国际竞争力的内涵。WEF认为,一国的竞争力是决定该国生产力水平,并因此决定该国经济所能获得的繁荣程度的因素、政策和制度的集合。

我国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狄昂照、吴明录出版了作为国家科委重大软科学课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的《国际竞争力》专著,这是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专门研究国际竞争力的成果。1997年由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大学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三家机构组成的课题组联合发布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这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成果。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金碚研究员推出了国内首部产业竞争力的成果《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此后,赵彦云教授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早期专门开展国际竞争力应用研究的机构,先后分专题出版了系列报告。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部分学者开始致力于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问题的研究。2004年,福建行政学院王秉安教授和李闽榕博士出版了《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2006年,福建师范大学重大研究课题成果《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专著。其后福建师范大学又以这种形式发布了系列评价结果。

就教育竞争力的研究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教育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教育机构(包括各类学校在内)可以视为一种工业部门”。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伯顿·R·克拉克的观点是,高等教育系统是生产知识的学术组织,以高深知识为核心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他的小组对英、美、法等十几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并以经验事实为根据,从组织的视角,以知识为研究的端点,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的协调、变革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了一个高等教育的逻辑体系。教育经济学家威尔奇指出了教育促进劳动生产力的途径。教育经济学家卡诺伊强调,经济学家除了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教育和培训的收益,还以企业相似物的定性来研究学校的效能。

我国教育学术界自2000年以来,也有关于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罗红认为,教育竞争力既有技术、制度等内容,更有效益的内容。胡咏梅、薛海平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求反映国际教育竞争力水平的指标。李亚杰将教育环境、教育绩效、教育结构界定为评价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三大要素。在区域教育竞争力方面,吴玉鸣博士率先建立了区域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教育竞争力进行评价。

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竞争力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2006年,我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UNESCOAPNIEVE)课题“中国职业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其后出版的课题成果《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报告(2008)》,既是职业教育竞争力研究的初始成果,也是国际上首个有关教育竞争力研究的专著成果。2008年,我主持的“职业教育区域竞争力比较研究”获得省级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2009年起,我主持的“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我国省域职业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我国省域成人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相继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立项和基金资助。该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术评价。2015年,我所供职的浙江工业大学依托既有研究力量,在国内率先成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以竞争力研究为主要方向。

本套丛书即是上述项目研究的终期成果。

《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2008)》,主要呈现1999年至2008年10年间世界职业教育综合国际竞争力、职业教育结构国际竞争力、职业教育规模国际竞争力、职业教育机会国际竞争力、职业教育保障国际竞争力变化情况。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划分的8个大区的职业教育竞争力情况予以展示,并进行了分级和排名。同时,呈现了209个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教育竞争力分级、排名和统计数据情况。选取1999—2008年各项指标具有连续性的80个样本国家或地区,详细呈现其职业教育竞争力指标变化情况。

《中国省域职业教育竞争力报告(2006—2010)》,主要呈现2006年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之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力、职业教育规模竞争力、职业教育保障竞争力、职业教育机会竞争力、职业教育质量竞争力,以及10个二级指标的即年比较情况和跨年发展情况。对每个省域每一年的职业教育竞争力架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呈现,并作出总体结论。

《中国省域成人教育竞争力报告(2006—2010)》,主要呈现“十一五”期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人教育综合竞争力、成人教育规模竞争力、成人教育保障竞争力、成人教育机会竞争力、成人教育质量竞争力,以及其下属二级指标的横向态势和纵向趋势,并以专题方式从省域视角对成人教育领域的若干优势和主要弱势作出评价。

本丛书采取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形式展示主体内容,力求直观、客观。

作为一项持续性研究,我们期望,每一次的成果都能够成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研究与决策的有用资源。

从内容上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关于竞争力以及教育竞争力研究的文献评估、概念界定、理论支撑等内容,已在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先期研究成果《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报告(2008)》中有系统的论述。至今看来,这些论述仍具有新鲜性,不必再赘叙。二是本丛书的撰写以及职业教育竞争力课题的研究过程继承本课题组一贯原则,都是第三方独立进行的,报告中的观点只是课题组的研究结论,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门,亦不代表课题组成员所供职的机构。

限于研究时间,本丛书还有待加强引用主观性指标数据和部分客观性指标数据,有待弥补对国际和省域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竞争力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本项研究也诚恳地听取各位方家的指正,相关意见、建议请发课题组邮箱2298146820@qq.com。

本丛书的出版适值我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014年,我国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我国明确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升我国各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对我们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职成教育的国度,意义重大。

感谢UNESCO-APNIEVE前主席周南照博士在本项研究上的愉快合作与国际视野拓展。本书出版之前,周博士已辞世,憾之,悼之。

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奠基主任鲁伯特·迈克莱恩(Rupert Maclean)、主任沙玛尔·马强达(Shyamal Majumdar)对本项研究的学术启发以及所给予的真诚帮助。

感谢教育部职业教育司原司长杨金土先生、刘来泉先生对本项研究的鼓励以及观点的分享。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彦云教授对本项研究方法的建议。

感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先生、副院长史秋衡教授对本项研究基于知识域的指导。

感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先生、《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于志晶编审、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邱飞岳教授对本项研究的支持。

感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高宝立博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部主任赖立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邬志辉教授、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教授、辽宁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高鸿研究员等对本项研究的积极关注。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对本丛书的出版发行。

感谢我的研究团队。

陈衍

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