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读“平面”
平面设计,作为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随着媒介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平面设计正在经历从纸媒印刷到非物质化的界面传播的转变。平面设计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渠道都受到数字化技术的影响。
一 “平面”之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与感受着平面设计。我们翻阅报刊、浏览网页,我们在动人的音乐中欣赏CD的封套、品读书籍,我们漫步街道和各色标示、字体、户外广告相遇,和形形色色的人擦身而过,我们在超市选购琳琅满目的包装商品——到处都是被精心设计展示出来的结果。即便是巴黎最负盛名的LAFAYETTE(老佛爷)也不能忽略广告的号召力(图1—1)。
图1—1 巴黎老佛爷百货店广告
我们如此被围拥在“平面”之中,简直可谓目之所及皆“平面”。我们忽然发现,原来平面设计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相连,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感知它、品味它,从而作出选择、判断和行动。
当我们从相邻的两种同类商品中作出选择时,也许意识到了包装对我们的吸引力,但是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对于设计的技巧、判断和训练如何造就出一种独具魅力的外观,实在知之甚少。的确,即使在平面设计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设计师们也仍在感叹:尽管“graphic”和“design”都是人们日常用语中最常见的词汇,但是很少有人会真正意识到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以及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度和广度。
我们周围的几乎每一件人造物品都是设计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造环境中,如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商品,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制作的世界”(fabricated nature)。如此看来,平面设计师确有责任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孕育一种优秀的视觉文化,因为作为平面设计的“倾诉”对象,大众至少愿意是一个愉悦的被告知者。
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和秩序,影响着人的思维、观念和情感,五光十色的视觉媒体“侵入”了生活空间,干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文化研究学者发现:“现代美学如此突出地变成了一种视觉美学”[1],“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2]。渗透在我们生存空间的各种信息媒体,都在追求自身的功能质量,并且交织在一起使得信息传播达到极致。
在这种情形下,作为传达手段的平面设计,制造了另一种让我们赖以生存的“贴身”的视觉信息环境,它想法设法吸引大众的视线,艺术化地将资讯传达出去,并力求以艺术化的个性表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赢得大众的视觉好感和心理认同。从视觉传达的功能角度看,平面设计中各种充满语义的符号、色彩、图形、文字,都在施加着影响,“劝说”人们努力改变思维的定势和惯常的生活方式,积极地接纳新生事物和新观念,最终达成一种持久的可信度,而人们的生活也在这连续不断的感受与体认中潜移默化地变化着(图1—2)。
图1—2 我消费,我存在 Barbara Kruger
人类的现实生活离不开视觉传达,离不开平面设计,就像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
平面设计,译自英文“Graphic Design”一词。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的据说是美国人德维金斯(William Addison Dwiggins),1922年他开始用这个术语来描述自己所从事的书籍装帧设计工作。但奇怪的是,这个术语在当时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并未被设计界所接受。直到20世纪70年代设计艺术充分发展之后,“平面设计”才成为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
“graphic”一词的解释可分两类:一是作为形容词,意为“图形的;图示的;印刷的;书写的;绘画的;雕刻的”;二是作为名词,意为“说明性图画或图表”。而在大多数相关的设计专业书籍中,通常认为“graphic”一词是指版画和印刷术,或指通过复制手段如印刷等而大量传播的图形或图像。因此,“graphic”常被译为“图形”或“印刷”,例如:Graphic Arts,译为“图形艺术”或“印刷艺术”。
“graphic”作为“图形”的涵盖面非常大,而且它还在不断地更新。广义的图形设计,就是平面设计,它涉及广告、招贴、字体、商标、标志、版面、包装、书籍、唱片封套、插图、产品说明书及目录、图表等。关键一点,它们都与图形或印刷有关。因此,Graphic Design,通常译为“平面设计”、“图形设计”或“印刷设计”。也有人译作“视觉传达设计”,如柴常佩先生翻译的《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即是一例,原著名为A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这个术语的使用在当时(1989年第一版)的国内,非常鲜见。
回顾起来,“平面设计”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随港台出版的设计类图书流入大陆的,当时的定义是:
上述定义和近似的一些概念在国内广为流传和使用,尽管设计实践随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惊人的变化,但是,平面设计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因而原有的概念、定义仍在沿用,只是加入了不少因新媒介的功能演进所带给设计的新内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任教的设计理论家王受之先生在国内陆续出版了他的设计理论系列丛书,他多年的学术积累对当时中国非常薄弱的设计理论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王受之先生在他的《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中对“平面设计”作了以下界定:
王受之先生的定义十分详尽地概括了平面设计的组成内容和所涉及的视觉传达功能和目的,以及最终采用的表现手段和完成方法等。这显然可以让读者对平面设计的基本面貌和内容形成一种理性而简略的初步认识。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外设计界,虽然把平面设计视为“艺术和产业的完美联姻”[6](the perfect marriage between art and industry),但仍有许多设计师和艺术理论家们就平面设计的界定问题一直在争论不休。平面设计毕竟涉及诸多领域的内容,各种设计所形成的一种“混杂的影响”(a hotchpotch influences),使平面设计的论述确实难以“一言以蔽之”。
而且,现代平面设计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的每一次重大演变都会赋予“平面设计”崭新的内涵。如同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位设计大师汉瑞恩(F.H.K.Henrion)所说,50年的设计生活使他亲历并目睹了设计师从“商业艺术家”(commercial artist)到“平面设计师”(graphic designer),再到“视觉传达者”(visual communicator)的转变过程。[7]
由此可知,设计的范围在不断扩展,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在不断扩充,经历了信息时代科技革命的洗礼,从设计工具到设计观念都在变革。设计活动越来越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机遇更多,挑战更多。唯一不变的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品质,那就是,设计是来自头脑的智慧,是为了“唤醒”更多的眼睛和心灵。
译自“graphic design”的“平面设计”,实际是指在二维空间里进行的图形语言的构思与表现活动,概念重点突出的是造型性活动,强调所谓二维空间是把平面作为一个直接有助于内容表现、充满生命力的整体来运用的。简单地说,平面设计是一种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向大众传播信息和情感的造型性活动。
前文列举的定义中也提到,电影、电视片头、广告影片等设计也包括在平面设计范围内,许多国外的专业资料也将影像设计(TV,film)纳入平面设计,这可能会引起读者的疑义。的确,由于平面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影视拍摄和制作都会涉及平面设计的工作,如脚本画面分析、影视片头标版以及分镜头示意图等(图1—3)。当然这也直接导致了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建立。
图1—3 ESPN滑雪节目片头
Janet Scabrini,Judy Rosenfeld(美国)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目前在国内仍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名词。它的出现始于1960年,当时在日本东京举行了世界设计大会,与会者都认识到,在不断扩大的影像媒体中,视觉影像已作为独立的传达手段而存在,由此开始形成一种更能得到充分表现的设计,概括而言即为“视觉传达设计”。其内容不仅涵盖了平面设计,还涉及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性的表现性设计,简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8]。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平面设计的扩展与延伸。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媒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原有的平面设计所包含的种种活动和表现内容已无法涵盖一些新媒体的创作,如影像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设计、视觉环境设计等(图1—4),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应运而生。相应地,国内很多院校都将原来的“装潢设计”“平面设计”专业更名为“视觉传达设计”,以适应学科的发展。
图1—4 德国Pro Sieben电视台的标志的虚拟实景
从长远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以科学、严谨、合理的称谓蕴涵了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向,更能涵盖不断发展的设计内容,因此,它的使用,无疑会帮助人们树立起前瞻性和整体性的全面认识,通过了解世界最新的设计思潮和发展趋向,在认识和理解上更贴近时代、放眼未来。
作为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全球化趋向已经以不同的形式渗入到我们的经济文化建设、社会人文科学的教育和研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设计本身如何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也是肩负未来使命的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平面设计通过视觉媒介展开大众传播的造型活动,作为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必须要有改善视觉环境、提高生活美感的抱负与责任。
众所周知,对话与交流、沟通与互动是发展的良好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犹如一位文化使者,创造着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联系与沟通的纽带。对设计师而言,“为传达而设计”高于一切,为人设计是根本,也是责任使然,在这个前提下,其他如个人的利益、自我表现的自由和艺术个性的追求都将退居其次。
二 “平面”之变
如果说,自有人类起就有视觉传达,并不为过。但以视觉媒介来表现和传达并通过大量印刷来实现传播推广的平面设计活动兴起于近代,可以说,现代印刷的介入,被视为平面设计的真正开端。尽管如此,具有近似平面设计意义的作品却是自古有之,且蕴涵的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一)用视觉形式表达愿望
古代的洞穴画和崖壁画(又称岩画)可视为最原始的平面创作。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描写了古老的洞窟壁画的意外发现:
岩画,外国学者一般通称为“岩石艺术”(Rock Art),根据作画位置不同,岩画又称为“洞穴画”或“崖壁画”。
在中国,早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所记载的岩画点已多达20余处。据考古发现,中国岩画中有代表性的为:阴山岩画、黑山岩画、沧源岩画、花山岩画等。岩画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实体图像、符号、图形以及少数文字等。若从社会经济角度去概括,既有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场景,也有直接反映精神心态的崇拜图像和祭礼图像。
从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大量岩穴壁画中,我们可以窥见原始人心灵深处的某种智慧的曙光,他们对色彩的感受力极其强烈,把握动态表现并绘以优美的线条。但是,这些人类最早的画,从其动机和目的分析,并不完全同于现代绘画表现,其意图是非审美性的。“墙上的画除了装饰以外,一定还具有其他重要意义,毫无疑问这些画的产生与巫术有关”[10]。
“欧洲史前洞穴壁画:野象的黑色轮廓有一个红色箭头精确地出现在心脏部位,因为原始人认为占有一个图画对象就意味着他有一种神秘的权利去占有那个真实的对象。”[11]——这才是原始人造型刻画的用意,表达某种近似宗教、相信巫术的情绪。如果根据维克多·帕帕纳克(Vic tor Papanek)在他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一书中的定义,设计是“为了达成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而又富于直觉的努力”[12](design is the conscious and intuitive effortto impose meaning order),那么,原始人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用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并且祈盼这种图示能够产生效用,获得真实的力量,这是否就具有一种宣扬宗教信仰、乞灵保佑的“意味”?
洞穴画和崖壁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造型艺术。它以图形记录了人类为生存而斗争的连续性篇章,记录了原始民族部落乃至各历史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经济活动、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信仰活动以及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种种关系,汇成了人类历史活动信息的源泉。它既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物质生活状况,又反映了人类内在的精神奥秘。
对于生活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古代的岩穴壁画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浑然不觉它与今天的户外广告有什么关联。我常常想,现代人的空间被广告“侵入”之后,根本无从避免广告对生活的干预和对人思想的渗透。广告总在制造些什么,“教育”人们接受新的生活信仰。
从人类最原始的洞窟画遗迹,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们所绘的充满幻想的教堂壁画,以及现代艺术大师对于空间的大胆装饰甚至解构,都让我们认识到“建筑表面或室内外空间能够人为地制造出生动变化的表情效果”[13],放眼现代都市,街道、建筑、社区,以及各种文化场所的室内外环境等,这样的设计比比皆是,而且早已融入环境艺术之中,难辨你我了。
的确,热爱生活的人们一直都在运用各种装饰手法美化生存环境,从古至今“痴”心不改。现代社会,各种新传媒和新材料的登场,使平面设计的表现力大为增强,进而被运用到建筑与环境中,突破了传统的装饰作用,体现出建立有序的都市景观或创造风景化都市空间的重要性,这正是超平面设计(super graphic)风格产生的灵感动机。
所谓超平面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面设计与建筑的结合,即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庞大的平面设计因素,特别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运用在建筑表面形成一种图形象征。更有一些非凡的设计师在建筑物表面创作巨幅的持久性广告,或利用超平面设计的方式对环境进行规划,显现出非同寻常的视觉传达功能(图1—5)。
图1—5 意大利米兰电子工业展入口的超平面设计
在日本东京附近的高尾山下,有一处“变戏法”的博物馆,在建筑立面上不仅有一只神秘的眼睛图形作为标志,而且最有戏谑意味的是,用障眼法画的窗口和售票员,凡是路过的人都难免会误以为真,等到会意过来,无不举首赞叹(图1—6)。
图1—6 真假难辨的入口设计 东京
没有设计的生活,是单调、乏味、苍白的。
信息时代传媒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传达方式的多样性,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视觉媒体获得所需的信息。现代的户外广告由于全神贯注于空间和形式,为城市增添了瑰丽色彩,也成为国富民安、经济文化繁荣的象征,更体现出现代生活的趣味、时尚与节奏。现代视觉文化的活力也在平面设计中表现得异常充分。
(二)实用与装饰的审美结合
人类在远古时代,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皆取自天然,如树叶、荷叶、芭蕉叶、树皮、牛羊皮、葫芦、竹筒、牛角、海螺壳等,有些材料俯拾皆是。
陶器的烧制与使用,开创了人类生产人造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的新纪元,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考古资料证实,中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开始使用陶器。陶器的使用,使人类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和茹毛饮血的游荡、生食生活,转向定居、熟食生活。通过不断发现和完善陶器功能以及制陶工艺水平的日渐提高,陶器的规格、种类亦由简到繁,逐步丰富起来,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当然,陶器在产生之初并不是专门作为包装容器而使用的,它与我们现在理解的包装还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当原始人类具有了对器物进行装饰的意识时,其实也就已经具有了一种设计意识,有了装饰的自觉。“装饰是表现性的、形式化的,它诉诸视觉,以美的形式指引刺激感觉、满足感觉,最终还改造接受者的感觉,陶冶和发展人的造型想像。”[14]陶器的纹饰已经显露出原始装潢意识的萌芽了。
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制陶技术的提高,出现了造型优美装饰精巧的彩陶,充分体现了爱美的中国先民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寓人于鱼”的人面鱼纹,栩栩如生的鸟纹,诗情画意的舞蹈纹,富丽精巧、红黑相间的锯齿纹,被喻为“人格化的神灵”的蛙纹,以及各个时期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无一不是经过了高度的艺术提炼和概括,显示出装饰艺术的出色成就。
如果从实用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分类,“陶器的形式有三:(一)实用的(useful shapes)或兼带装饰。(二)美观的(aesthetic)或兼带实用。(三)怪异的(grotesque)或兼带实用与美观的”[15]。因而有了陶器纹饰的表意(ideographic)和非表意(nonideographic)两种。表意的纹饰久而久之渐失原意而成为纯粹装饰的纹样,原来的写实纹饰抽象化、符号化了。非表意的纹饰也由偶然的启示及天然物或人工物描摹生成,尔后又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渐趋几何形。
透过彩陶纹样,我们看到一种装饰形式和行为的发展演变:由描摹到表现,由写实到象征,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16]。其中运用了形式和情感的对应关系,使被装饰的对象和进行装饰行为的主体的内在情感得到“物我统一”。人们不自觉地创造和培育了比较纯粹的美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艺术形式、艺术形态的彩陶造型与纹饰和作为艺术方式、艺术手段的彩陶装饰手法和行为,“在各自的层面上表达着装饰的静态属性和静态结构特征,形成互补关系”[17],共同完成了一种对形式的建构。这难道不是设计的本质表现吗?设计作为物化美的创造手段和过程,具有根本性的审美向度。正如装饰并不是一种狭义的艺术上的造型表现,它的本质在于人追求美的动机和目的。
器物装饰是实用功能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也是从实用器物向纯粹审美的艺术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代先民最初以陶器作为包装容器,是物质需求所致,因而注重实用功能;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装饰意识和情感越来越浓,才使我们透过彩陶纹饰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清晰地感受到那个原始时代的审美意识。
现代商品的包装装潢与彩陶纹饰两者出发点不尽相同。如果单纯从陶器的装饰方式与形式来看,在实现审美理想这个层面,两者意义一致。当然,时代赋予了装饰更多的内容,现代包装装潢除了美化产品,还具有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和刺激购买欲的广告宣传作用(图1—7)。
图1—7 “悦食中国”情怀堂2014年春节礼盒包装设计 刘永畅
如今,没有包装的商品几乎不存在了。即便是品质优良的商品,若缺乏精美适当的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影响到货畅其流。尤其在包装能体现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的时代,设计就更是不容忽视。
(三)知识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
文明的传承是从刻在石头上的字开始的。文字是所有发明中最重要的东西,否则,我们的历史将了无痕迹。
“文字的先驱是原始人的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18]古代的人类无法利用说话或记号来传达思想和感情,于是用绘画示意,以表现思想、记载事实。他们在木头、竹片、兽骨和石头上刻下许多小小的简单图画,正如他们在岩壁上刻画的最原始的图画一样,其目的不在美感的抒写,而在于观念的表现。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都是使用这种被称为“图画文字”(picturewriting)的民族。
《周易·系辞》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书”、“鸾书”、“穗书”,就是某种图画文字的书写形式,图画文字又进一步简化成象形文字。随着人类思想日趋复杂化,许多抽象概念无法用象形文字来表现就会逐步向会意文字演变。从具体事物的象形发展到表现比较抽象的概念,文字也随之成熟起来,人类从此终于告别了“有声无言”和“有言无文”的两个漫长时期。
“由于文字的发明,人类文化终于能借助符号而把经验一代代积累下来,从而完成了一个划时代的文化模式的飞跃。”[19]由声音充当信息载体的口头语言逐渐发展为可以在物质实体上留下痕迹、可以辨识、又可以贮藏思想信息的书面语言,从而完成了语言向文字的过渡。
“文字发明是知识传播手段的第一次飞跃,文字用于文献记录,因而使人类过渡到了文明时代。”[20]只有当思想信息通过记录的方式贮存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书籍,人类文化才真正克服了知识的获得无法遗传的障碍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的确令后人,包括生活在距创造甲骨文三千多年后的我们,在沐浴人类文明光辉时,都无限地感叹与感恩。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颇具规模的石刻文,陕西凤翔县出土的石鼓上刻有记述秦王游猎情况的14首四言诗,说明石刻文字已经有了记录、传播文学作品的作用。东汉时期,学者蔡邕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特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刻在石碑上,以此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因刊石竣工于熹平年间,故称“熹平石经”(图1—8)。
图1—8 《熹平石经》碑刻 东汉(公元175—18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需要记录和传播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人们不断地在寻找、创造着用以负载信息的新的方法和工具,先后用甲骨、铭金和刻石等法来记录、传播信息。但这仅仅是图书的萌芽。到西周末期,人们又找到了具有固定形态而又方便阅读的信息载体,这就是“简册”、“版牍”和缣帛书卷,这才与后来的纸本书具有相同意义。
因为“简册”是采用经过整治的竹片书写上文字后编连成册,所以也称“竹简”,“版牍”因采用木板为书写材料又称“木牍”。这与石刻文字有了很大不同,它们能根据需要而负载很多的文字,记录和传播更为丰富的信息,且便于携带,可到处传阅;以笔墨书写成文也远比石刻省时省工;而且竹木材料丰富易得,用之不尽,可大量生产,因而成为当时书籍形式的理想材料。
从东汉发明造纸术,到东晋末年后,纸写本书逐渐兴盛,到唐代已达鼎盛。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终于结束了手抄图书的历史,全世界的图书生产和人类文明从此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革与进步。印刷术不仅使图书在质上得到极大的改善,在量的方面也有惊人的发展,它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规模更为巨大、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书籍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把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书籍起着交流思想情感、传播知识经验、积累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传播工具,并已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观念形态。
从书写艺术到雕版印刷,从石刻竹简到缣帛纸本,技术与材料的演变让我们也看到了书籍形态发展的一个历史轨迹。比如草莎纸的发明使素描艺术成为可能,羊皮纸的出现导致了书籍彩饰,凿刀被刷子和鹅毛笔所取代,字体形式也随之改变。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抄写员让位于排字工,而排字工又被今天的新技术——照相排版、桌面出版系统所替换。因此,书籍形态反映了每一历史时期的成书技术与装帧艺术相结合的时代风貌。
所谓书籍的装帧设计,如我国著名装帧艺术家张慈中所述,是制定书籍的整体及局部、材料与工艺、思想与艺术、表面与内部等因素的完整方案。使开本、护封、书脊、环衬、扉页、正文、插图乃至印刷、装订等方面的环节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现代书籍设计,不简单是为书做“衣”,而是对书进行从书芯到外观的一系列整体视觉形象的设计,把书作者的思想及作品的特色与装帧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使书成为形神兼备的生命体。
沿袭了数千年的“铅字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如今已受到电子传媒的影响和冲击,以电脑为代表,给人类传播工具的发展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可以预见,将来的图书形式将大为改观。目前,视听型、缩微型、机读型图书已经开始应用于信息交流。书籍设计的观念要顺应书籍形态的变化趋势,努力实现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新形态的融合。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未来的书籍装帧依然是追求书的各个有机部分的在美学构思上的统一,创造出品味高雅的装帧书籍,使书的内在与外在之美珠联璧合,成为滋养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化产品(图1—9)。
图1—9 书籍装帧设计(1989) Ruedi Baur, Peter Saville(法国)
通过以上对有关平面设计的历史演变及其功能特性的多方面考察,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总括:平面设计为视觉传达服务,具有实用的功利价值和艺术的审美价值。不同于绘画的是,它的艺术价值并不表现为单纯的审美意义,而必须以实现信息传达的媒介功能为基础,创造一个为人乐于接受和容易识别的视觉艺术形象。
三 电脑介入平面设计
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平面设计的最大变化因素之一是电脑广泛地被运用到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仅用几年时间就完全改变了旧式的平面设计方式,造成对传统设计模式和设计观念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电脑图形技术的成熟,电脑突破了科技应用的局限,进入艺术设计的创意层面,专为艺术设计者开发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为设计者提供给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创作空间,使设计师得以实现创意的无限潜能(图1—10)。
图1—10 法国电信由文字合成城市的建筑景观
电脑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缩短了原来手工设计所耗费的时间。“桌面排版系统”使设计者可以直接参与形象创造与分色制版的印刷全过程。电脑能够灵巧地、随心所欲地拼合形象以达到摄影无法表现的超现实效果,好莱坞电影奇观就是由电脑充满魔力之手所创,电影特技画面集中展示出电脑设计无所不能、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
平面设计早已越出了平面的范围,向更为纵深的现代科技领域寻求发展,如多媒体设计(mul timedia)、界面(interface)设计。21世纪的平面设计新范畴,不仅仅是处理平面的问题,它还同时要处理声、光、动画形象,平面设计的对象也不再仅仅是报纸、杂志、包装、海报,还包括了影视、网络中的视觉设计等。
概括而言,电脑对传统设计模式的冲击,首先在于对设计实践的对象和程序的影响,进而是对工作方式和设计观念的重构,在设计表达上,最直接的作用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和表达方式,电脑使设计师更多地工作在较高的层次,突出了设计师创意表现能力。
由于网络和远程技术的发展,设计师得以实现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而不必受时空的限制,因此,传统设计室的局限被打破,真正意义上的“无墙设计室”建立起来。设计过程和印刷程序的各个环节逐渐并入网络系统,即委托、设计、监理、实施、印刷过程都受到电脑网络化的影响,设计师和客户都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设计手段的局限性,达成构思、设计、绘制、印刷的一致性,从而实现设计的自由。
电脑设计创造出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有人形容这种图形语言是通过电脑“算”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有的则是偶尔“碰”出来的惊喜之作。必须承认,电脑图形语言千变万化的风格,对于设计者和观看者的审美观的影响也是显著而深远的(图1—11)。
图1—11 Suk&Koch网站的界面版式设计
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它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有密切关系,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文化倾向和审美情趣,平面设计的直接性和即时性、广泛性和渗透性,使它比人类其他的许多表达形式更能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下面将从“视觉与媒介”和“为传达而设计”两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平面”之解。
注释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55、156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55、156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
[3]叶国松、张辉明:《平面设计之基础构成》,台北,艺风堂出版社,1987。
[4]何耀宗:《商业设计入门:传达与平面艺术》,台北,雄狮图书公司,1979。
[5]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1页,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8。
[6]Liz McQuiston BarryKitts, Graphic Design Sourcebook, London and Sydney, Quarto Publishing plc.1987,p.1.
[7]参见Liz McQuiston BarryKitts, Graphic Design Sourcebook, London and Sydney, Quarto Publishing plc.1987, p.9。
[8]曾宪楷主编:《视觉传达设计》,1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9][美]房龙:《人类的艺术》,22页,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10]H.W.Janson:《西洋艺术史》(古代卷,5页,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0。)
[11]朱狄:《艺术的起源》,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2][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3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13][日]粟津洁、矶崎新、福田繁雄编:Graphic Design of the World /Environment Graphic,199页,日本讲谈社,1976。
[14]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98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5]林惠祥:《文化人类学》,12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6]李泽厚:《美的历程》,1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7]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95页。
[18]庄锡昌:《世界文化史通论》,43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9]朱狄:《艺术的起源》,274页。
[20]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中国书史》,9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