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价值实践体系,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的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的是公民在个人层面上应当实践的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三个倡导”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居于非常基础的地位。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中,“友善”在某种意义上又具有更为基础的意义。
首先,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中,从表面上看,爱国和敬业体现的是公民个体素质的道德准则,诚信和友善则是公民群体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道德准则,四者似乎是相互并列的价值追求。但实际上在这四个价值要求中,友善又相对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其他三个价值要求无一不与友善理念相关联。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对他人都不能友好善良相处的人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因为热爱祖国就要对祖国和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深厚的感情首先意味着对人民的“友善”;敬业也离不开友善,敬业首先体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而责任感也是“友善”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很难指望一个不友善的人会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为社会和他人奉献;同样,诚信也必须根源于友善,我们不可能说一个制造出售地沟油、毒奶粉、假鸡蛋的商人是友善的人,因为他的这种做法是在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当儿戏,伤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社会的诚信。
其次,从社会层面的价值来讲,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首先必定是一个友善的社会。从自由的层面来说,社会的自由绝不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必须包含着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友善。设想在一个冷漠、充满对立和冲突的社会中,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处处受到他人的牵制和羁绊,谈何社会的自由?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友善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一个人都会在这种和谐互助的社会中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这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的自由。
同样,社会的平等、公正和法治也必须植根于人际关系的友善,因为平等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待人如己”,也就是说平等意味着要尊重和理解他人,而公正和法治则首先意味着远离丑陋与邪恶,弘扬人性的纯真与善良,因此,一个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会必须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友善之上。
最后,从国家层面的价值来讲,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必须首先基于人际关系的友善。其一,国家的富强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因此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与人之间离心离德、不友善的国家会是一个富强的国家。其二,从国家民主的层面来讲,民主得以存在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平等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同样,民主的目的也不是离散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而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团结。因此,民主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友善。其三,国家的文明与和谐更加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友善,简言之,人际关系的友善是社会文明与和谐的标志。
名人隽语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章太炎
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
——罗素
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
——高尔基
一个有德行的人自己意识着他的行为内容的必然性和自在自为的义务性。由于这样,他不但不感到他的自由受到了妨害,甚至可以说,正由于有了这种必然性与义务性的意识,他才首先达到真正的内容充实的自由,有别于从刚愎任性而来的空无内容的和单纯可能性的自由。
——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