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古时侨设州郡县名称之变
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侨设州郡县的情况,就是说,原州郡县民众因故流亡寄居到新地,而原名称不变。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战乱造成人民流徙、官吏逃跑,在新地形成聚居,保持原籍贯和地名,如西晋灭亡后,中原战乱,“晋元帝寓居江左,百姓纷自北南奔”。二是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水、地震造成一些郡县城邑毁灭,辖域内人民无法在当地生活,不得不大规模流渡到另一州郡县寓居,但仍称原地名。三是朝廷组织的大规模移民,为安抚移民及随移官员情绪,采取保留原籍贯及郡县名称、减免赋税等政策。
因战乱而侨设州郡县最早的,发生在春秋时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 年),郑桓公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后率臣民携财富东迁至东虢与郐之间(今河南新郑一带)。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郑桓公与犬戎交战被杀,于是郑国遗民南迁。因其所迁居之地位于郑国之南,故名为南郑(今陕西汉中南郑县)。《水经注》曰:“桓公死于犬,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宋庄公十年(公元前701 年)三月,宋国以强欺弱,将宿国迁往自己的领地,成为其附庸国,为反映这个历史事件,此地命名为宿迁。
发生在东晋、南朝时期的侨设州郡县风潮,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州郡县最多、南迁人口最集中的一次。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 年),匈奴攻入长安,西晋亡。司马睿立东晋,都建康(今南京)。由于北方征战不断,社会动荡,加之晋元帝南寓江南,很多北方的官吏和百姓紧随其后南徙,仅京口(今江苏镇江)、广陵(今扬州西北)一带就侨置了徐、青、兖、幽、并等州及所领郡县,武进(今江苏武进市西北)一带就侨设了20 个郡和60 多个县,而且继续沿用北方原州郡县名。当原州郡县收复后,就在其州郡县名前加“北”字,以与侨设州郡县相区别。南朝宋以后,又去掉“北”字,恢复北方原州郡县名,而在侨设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如南朝梁时,在彭泽县、鄱阳县、石城县(今安徽池州市)一带侨设南太原郡。东晋时,在全椒县、东城县地(今安徽滁州市)侨设南谯州。
历史上多次发生的侨设州郡县之潮,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即不论发生在哪个朝代,不论发生在哪个时期,不论侨设规模是大还是小,几乎都是从北方向南方迁渡,北方州郡县侨设于南方,而且这种侨设又表现出一种阶梯式状态。
最早,是春秋战国时,从内蒙古、甘肃一带向晋、陕、冀、豫地域侨设,如今之山西定襄县、繁峙县就是从北方侨设到现地的。次后,是汉魏东晋时期,从晋、陕、冀、豫地域向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游一带侨设,如今之安徽南陵县,原为汉朝南陵县,位于长安附近的霸陵南,以汉文帝之母薄姬的陵墓南陵得名,东晋时因战乱,南陵县遗民南迁至此,为南陵戍,后侨设南陵县。再后,是南北朝、宋朝时期,因避战乱,一些北方州郡县集中在长江下游一带侨设,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设徐州,在江乘(今江苏句容市北)侨设琅邪郡及临沂县。这种侨设现象说明,中国的早期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由于各种阶级矛盾、集团矛盾激化,内外争夺激烈,造成战乱,加之北方经济难以满足朝廷之需,南方经济日趋发达,政治经济中心不断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