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呼唤建立经常化工作秩序
——来自天津警备区某团的调查与思考
靠“头三脚”不行 要经得起“回马枪”的检验 (上)
前不久,北京军区一位领导到天津警备区某团检查工作,偶然发现营区冬青树下培的土有清清楚楚的扫帚印。第二天清晨,这位首长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从内务环境到装备管理、从连队伙房到值勤哨位一一察看,连营区的边边角角都转了个遍。当他看到战士们在冬青树下培土清扫的时候,心中不禁大喜:昨天看到的一切不是故意做给自己看的。
这个团因执行特殊任务,自1989年底以来,先后接受了从总部到军区40多位将军的检查,在十多次“回马枪”下,都显露了他们过硬的真功夫。
当谈及这个团的真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团政委郝随亮感慨地说,要想摔打出一支过硬的部队,靠红红火火的“头三脚”不行,靠喊口号、搞运动更不行,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经常化的工作秩序。
3年前,这个团由教导团改为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甲种团,人员增添了近两倍,各项工作头绪纷繁,百业待举。机关一些部门急于出名挂号,拼命地抓“拳头产品”,结果,造成连队打乱仗,工作屡出纰漏,以致发生4名战士私自外出旅游的事,受到上级严肃批评。团党委“一班人”很受触动。他们认识到,要提高部队整体素质,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关键在于建立经常化工作秩序。
要建立经常化工作秩序并非易事。用团长卢卫东的话说,最大的“拦路虎”是干部当中存在的“游击习气”。有的连队干部习惯于上面吆喝什么就干什么,也有的连队以“调整”的名义,对全团统一部署的工作随意“变通”。团里有个“军民共建”先进连。一次,他们在政治教育时间里派出一个排到驻地附近的汽车站突击打扫卫生,团领导发现后,通报批评了这个连的主官。当时有人不服气,认为拥政爱民还有错?团长卢卫东不客气地说:“不管你干了什么好事,未经请示报告,擅自打乱经常化的工作秩序都得挨板子!”
要建立经常化工作秩序,不仅要付出汗水,更重要的是要与那种赶浪头、争彩头的工作指导思想一刀两断。几年来,团党委带领各级干部以坚实的步伐所进行的有益探索,都是着眼于基层的经常性工作。诸如,如何深化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如何将经常性管理与经常性思想工作一起抓等等。无论是担负全军大的政治教育试点,还是全军特种训练试点,他们都没有热闹一阵子就完,而是扎扎实实地把试点经验变为日常工作中具体行为的准则。
建立经常化的工作秩序,并不是同一层次上反复循环。他们的标准是:经常抓,常抓常新;抓经常,步步登高。就拿迎接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检查这一条来说,这个团平时是什么样子,就给首长看什么样子。这一条可“将”了一些基层主官的“军”,一个个瞪大眼睛找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扑下身子抓落实。为了确实摔打出一支过硬的部队,这个团领导的工作思路很清晰:不怕上级杀“回马枪”,首先就得经得住自己的“回马枪”。用一营营长张军的话说,杀“回马枪”,不是故意和谁过不去,而是给大家提个醒,今天拿了100分,明天的标准就不能降到99。一次,上级机关到营区附近拍外出军人仪表录像。团里得知情况,按说应当和自家人打个招呼,而团党委“一班人”偏不这样做。警备区领导看完录像片,对这个团的军容风纪非常满意。
随心所欲秩序乱 要有守规矩的“铁劲” (中)
“军令如山”、“一切按条令条例办事,一切按组织计划实施”。这样的口号似乎在哪里都被喊得震天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对那些不很起眼的事,那些关联到人情面子的事,那些一眨眼就会溜过去的事,那些不合乎规矩但得到不少人同情的事……如果不一点一滴地去抓、去管、去治,那么正常化的工作秩序就会像沙滩上的大厦,站不稳脚。团领导在不同场合反复讲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瞪起眼睛跟谁找别扭,而是找出了别扭才能把工作秩序理顺,把规矩落到实处。
一次,有位地方单位的领导到这个团商谈工作后,提出能否一睹侦察分队擒拿格斗的风采,团长卢卫东抱歉地一笑:部队正在进行正常训练,不好临时动议。那位地方领导的随行人员说,这又不是请西天佛祖现身,你团长一声令下,当兵的谁能不听。卢卫东摆了摆手,答道:“那是规矩啊!我说了也不行。”像卢团长一样,这个团的领导有一条共识:以法治军,法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凭长官意志随心所欲的话,那将不战而败。近年来,团里为保证正常训练,先后30多次谢绝地方观瞻的要求。
至于对一些不大起眼的小事,团里有时也大做文章,其用意就是督促大家养成好习惯。一天早操前下起了小雨,团里没有发出取消出操的通知,机关的两位股长就给自己放了假。团常委不管这一套,冒雨带队出操,尔后又点了这两位股长的名,要他们在机关大会上作检查。机关干部们为此议论纷纷:“干啥和机关干部过不去?”郝随亮政委一番话语重心长:“坏了规矩的往往都是订规矩的人,要做到军中无戏言,必须从机关干部抓起,才能带出精兵。”机关的精神为之一振,在铁的规矩面前,拿出了守规矩的“铁劲”。
要养成按经常化工作秩序办事的好习惯,不练就“内功”是断然不行的。早在几年前,团里就提出了基层干部要练就“两套本领”的口号。要求连长、指导员既会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又会抓经常性管理,用“两个经常”保证经常化工作秩序。团领导认为,许多工作,只有养成经常抓的好习惯,才能步入经常化秩序的轨道。为了使基层军政主官具有“两套本领”,团里煞费苦心。每年新干部学员一到部队,团里就按照自己开设的“两个经常”的课程,进行两周的上岗前培训。在组织政治干部集训时,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军事管理内容,并让有管理经验的军事干部介绍经验体会,使政治干部学会管理部队的本领;在组织军事干部培训时也安排如何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内容,让优秀的指导员进行示范讲课,使军事干部也学会抓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本领。这样做,为建立和坚持正常化工作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团家属楼离营区顶多300米,而营连干部们的留营制度却坚持得雷打不动。采访中,我们几次到连队对号查人,干部都在位。在连队的院里站着,就能听到家里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哪个干部一转身就能回去看一看,他们为什么还能坚持得这么好?这些近在咫尺的“牛郎”们说得明白:团里抓的事,大家心里都有数,不是“一阵风”就能过去的,如果以为上边不吆喝的事就能扔到脖子后边,那就错了。团队的铁规矩,从来就没有生锈的时候。
“两个负责”要一致 盯着基层抓落实 (下)
这个团的常委班子,大多在团职岗位上工作了6年以上,最长的任现职9年。虽然面临着年龄、任职年限“到杠”的问题,他们仍然坚持打长谱、使韧劲,为建立经常化的工作秩序默默地“下夯”、“灌缝”。
他们有一个共识:能否建立经常化的工作秩序,关键在于一个单位的领导信奉什么样的为官之道。去年初,上级工作组来到这个团检查工作,感到他们抓好经常性工作的经验有推广价值,打算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团党委提出,建立经常化的工作秩序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还是再检验一段时间为好。上级机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团党委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召集基层干部开揭短会,让大家专挑影响经常化工作秩序的毛病,搜集了诸如连队的本子太多、机关的检查太滥等十多条意见和建议。事后的常委会上,“一班人”感叹良久:看来,要把经常化工作秩序建立起来,坚持下去,我们就要有“为官一任,耕耘一方”的观念,要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一班人”拿出了为经常化工作秩序保驾的硬性措施,团机关自觉当好“变压器”,根据基层的实际决定输出的“频率”。如今,这里的连队需要登记的本子和表格少,需要到团机关开的会少,接到要汇报的电话通知更少,到处体现着简化、求实、高效率。用基层干部们的话来说,这里把中看不中用的废除,中用又中看的坚持下去。
政委郝随亮在常委会上这样说:“作为直接面向基层的一线指挥员,我们不仅要盯着上级说些什么,更要注重基层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要一致起来,决不能搞成‘两张皮’。”这种观念的确立,是建立经常化工作秩序的思想基础。一次,上级布置了老兵退伍教育,动员会刚开过,一位干事就写好了经验材料准备上报,政治处于运主任扣发了这个资料,严肃地说:“工作没有做就向上级报经验,这是弄虚作假;上级要来检查,你得搞突击,又打乱了工作节奏,这叫‘一举两失’,划不来!”
基层工作要减少随意性,团领导就必须在遵循基层建设规律方面带个好头。今年4月份的工作计划刚下达,生产经营部门报送来一条财路:团里派一个营出工一个月,劳务费可拿回20万元。对一个家底很薄的团队,这确实有诱惑力。几个领导一碰头,感到近年来团里下达的总体计划都是雷打不动的,凡临时插杠子的事情,靠截流和兼顾都被消化掉了,如果为此开了个随意性的头,以后再想瞪起眼睛来抓按计划实施的事也就难了。团长、政委一咬牙,推掉了送上门来的20万元,全团仍按计划开展教育训练。
警备区和师领导,十分重视这个团建立经常化工作秩序的探索,为了加强有关的硬件建设,他们支持这个团共拿出近10万元,为基层配置了各种正规化的室内设施,进行了正规化战备管理的基本建设。笔者采访时发现,不管是营区的哪个部位,小到一个水龙头、电灯泡也都被纳入到有效的管理之中,难怪战士亲属来队后反映:这里比一个家管得还有条理。
“军队建设大的章法已经定了,我们的责任就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最上负责!”团党委“一班人”就是靠这种作风使团队的全面建设一步一个台阶向上登攀:司、政、后机关都被上级评为指导基层建设先进机关,司令部和政治处双双荣立集体三等功,团队也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解放军报》,199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