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资本形成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资本形成机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无论是生产性的投资还是技术性的投资,都会产生资本,这是一个结果。第二,资本形成是作为一个过程展现出来的。这个过程包含三种要素。一是必须有储蓄资源可供利用,储蓄是资本形成的供给力量;二是必须有投资需求,投资需求是资本形成的动力;三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形式,即资本配置问题。这个过程是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的,研究资本形成机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就是研究这三种要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1.1 储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储蓄主要来源于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居民储蓄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间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所剩余的部分,是放弃当期消费的结果。企业储蓄是营业收入扣除成本剩下的利润。政府储蓄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的。储蓄是资本的来源和基础。按照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在假定短期内资本产出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形成率—储蓄率,成为经济增长率的唯一因素。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中,资本稀缺—低储蓄能力,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的直接原因和必然结果。而刘易斯则更直接地把一国从5%的储蓄率转到12%的储蓄率,称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所以,不同国家之间,乃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储蓄能力的大小和储蓄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时期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居民的收入、消费与储蓄、投资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的非市场因素逐渐淡化,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改革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的变化,原来由国家和企业承担的住房、医疗、保险和教育等支出,正逐步通过市场解决。人们的收入除了满足日常消费支出之外,有了更多的剩余,储蓄在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直接保证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形成。但是发达国家与中国相比,储蓄结构较为合理、金融资产证券化程度更高。这是由中国目前金融工具比较单一,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资产比重较小,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全等因素决定的。金融证券化的重大意义在于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为此,还需继续推进股票市场的规范建设,大力发展国债流通市场,扶持企业债券市场,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使中国日渐丰富的储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东、中、西部相比较,东部地区有丰富的储蓄资源可以利用,而中、西部地区的储蓄资源相对匮乏,这无疑影响了其资本的形成,进而影响了其经济发展,形成了如今对比鲜明的区域经济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高,人民收入水平高,高收入水平又会产生较高的储蓄率,这样,储蓄又会变成新资本形成的来源并用来发展经济。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因此,对于西部地区的储蓄问题,既要从意识方面改变人们的储蓄观念,也要有政府的政策配合和引导——引导人们增加储蓄,引导资本流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西部经济。
3.1.2 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储蓄供给形成以后,还需要有投资需求,以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才能最终形成资本。正如纳克斯所言,资本的供给决定于储蓄能力及储蓄意愿,而资本的需求决定于投资的诱力。纳克斯所言的“投资的诱力”即指投资需求,它是资本形成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以获得未来预期收益为目的,将货币资金或资本、物资、土地、劳动力、技术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或交易行为。从广义上说,投资通常是指资金的商业性使用活动,包括实物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投资的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和外国四大部分。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投资既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又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务必要求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社会总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投资需求比消费需求的变动更为频繁,因为企业收入预期对新的市场情况是高度敏感的,而消费需求受人们的消费习惯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需求。投资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效应作用于经济发展。一方面,投资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结果就扩大了对投入物的需要,通过乘数效应大大地增加了国民收入;另一方面,投资的结果是形成生产力,增加市场供给并改变供给结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投资增长1%会引起经济增长2%,由此也就改变了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
对于中国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也可以很容易地从投资方面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制定了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确定在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投资由过去中央政府独家包揽转变为由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企业和私人等多渠道投资,开始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集中走向分散,出现了直接投资、参与投资和间接投资并举,中央与地方投资并重的灵活有效的投资方式。同时,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国外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也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比中、西部地区有更优越的投资条件和更肥沃的投资土壤,这也吸引了中、西部地区资本向东部流动,更加恶化了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环境,也就是出现了“倒流效应”和“溢出效应”。
3.1.3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储蓄转化成投资之后才能成为资本,转化效率问题其实反映的是资源是否充分配置的问题。有效率的资本形成机制不单单指资金来源广泛,还要具备将资金迅速转化成现实资本的能力。效率决定了这种能力的大小。
要使资本形成顺利实现,就需要经济中存在将资金盈余部门的储蓄转移到资金亏损部门,从而形成投资的有效机制。如果经济中不存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各部门只能在自身储蓄范围内进行投资,那么资本形成规模就会因储蓄和投资水平的降低而大大下降。同时,若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低下或机制自身存在缺陷,便会使一部分储蓄无法形成或是无法顺利地转化为投资。因此,储蓄向投资转化是资本形成的核心机制,要使资本形成更大规模,并使投资转移到高效率的投资者手中,就应使这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能最大规模地动员储蓄,并实现向高效益投资的转化。
但在动员众多分散的居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吸收了一部分资源,包括交易成本(集中储蓄)与信息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吸收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体系的市场效率。有效率的金融安排,能大大减少在动员储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储蓄转化成资本的效率取决于金融市场发育完善与否。由此,金融市场进一步发育和完善,政府管制逐渐放松,就会使金融部门运作效率提高,所需要耗费的资源相应减少,其最终结果是经济增长率得到提高。
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市场经济更发达,金融市场也更完善更发达。这就保证了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储蓄向资本转化的效率更高。但是金融市场完善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的,有一定的门槛,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还达不到这个门槛水平。只有政府进一步引导和投入,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才能相应提高其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