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前沿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 供应链柔性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使企业面临空前复杂的竞争环境。随着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必须采取更加快速、柔性化的竞争策略。供应链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快速响应能力,即供应链柔性,成为供应链之间竞争的焦点。现有文献对柔性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早期对制造柔性的定义主要是关于低成本制造、高质量制造以及柔性制造三者之间的权衡决策(Gupta and Buzacott, 1989);第二类,普遍接受的对于制造柔性的定义是以较低成本对不确定性做出反应的能力(Upton, 1994);第三类,在营销领域通常使用的柔性定义被归类为一种关系规范(Heide and John, 1992),不过最近的学者也将这层含义融入了供应链柔性(Krajewski, Wei and Tang, 2005; Wang and Wei, 2007);第四类,很多运营管理领域的学者认为柔性的某个维度可能是在一个纵向或者跨职能系统中的某个层次上产生的(Sethi and Sethi, 1990; Sanchez, 1995; Prater et al., 2001);第五类,关于供应链柔性最新的定义是将其看做一个混合系统的产出(Zhang et al., 2002; Duclos et al., 2003; Stevenson and Spring, 2007)。

图1—21展示了供应链柔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对供应链柔性的关注度较为波动。应该说,供应链柔性是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该主题在2000年以后才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对供应链柔性概念的界定,以及从企业满意度的角度来分析对供应链柔性的需求,理论上主要是从供应端而不是整个供应链来分析,如供应柔性分析模型、供应商选择模型等。在2006年出现了供应链柔性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在理论上开始探索供应链柔性的驱动因素、增强途径的主题,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入各种建模,即通过模糊评价、模糊算子、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实现建模。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08年前后,学者们主要关注供应链柔性的测度,以及对各种方法的对比,如黑箱模式、灰关联分析等,由此构建合理可行的指标体系,同时也与特定的情境建立联系。近年来,虽然研究的热度有所降低,但是灰关联分析、可拓评价、综合集成赋权法等建模工具依然得到广泛应用。

image

图1—21 供应链柔性研究趋势

资料来源:万方数据库。

在对供应链柔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第8章又对供应链柔性的维度和测度进行了综述。鉴于供应链柔性的维度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这些维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分析:(1)纵向的视角,包括基础的车间层面、系统—公司层面、整合—链上层面;(2)横向的视角,试图诠释供应链上的每个流程,具体包括采购柔性、制造柔性和递送柔性;(3)纵向和横向的视角相结合;(4)引入关系柔性和网络柔性;(5)按照柔性的特征进行拆解。基于此,该章分析了影响供应链柔性的各种因素,以及供应链柔性所产生的绩效。供应链柔性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方面:内部的影响因素,如信息系统、运营和控制系统、内部物流、组织设计;外部的影响因素,如环境不确定性、供应链网络和关系。供应链柔性的产出或绩效可以分为企业绩效和供应链绩效。多数研究通常从内部经营的角度把供应链柔性和绩效联系起来,这意味着绩效是通过如销量增长和市场占有率这样的市场绩效或总成本、投资回报率、净利润这样的财务绩效来衡量的。因此,从客户的视角来看,广义的客户满意度和客户服务水平也应该在供应链柔性绩效的考虑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