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国学教育的历史新起点[1]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学院的开学典礼,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和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海内外同行们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格外的关爱,纷纷发来贺信、贺词和祝语。而今天光临这一典礼的各界来宾之中,既有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的领导,也有名重海内外的学界泰斗、活跃在学科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中坚力量,还有企业界的精英名流和新闻媒体的诸多朋友。所有这些都给我校带来了荣耀和生机,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社会各界对我们学校、对我们国学院的鼎力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我要特别提请国学院的师生们注意:一所大学的一个新建学院的开学典礼,能受到海内外社会各界如此热切的关注,能有如此高层次的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名流莅临,可谓兹事体大,盛况空前!请允许我与同学们、老师们一起分享这样的幸运!
此时此刻,我作为校长,回顾国学院从筹办到现在的一段经历,既有取得初步成绩的由衷喜悦,更感受到使命的光荣和责任的重大。今天,我愿意把自己最近的感悟和期许汇报给大家,分作以下三个层面加以表达,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砥节砺志,回报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我们经过认真的准备和酝酿,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暨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全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反应之热烈,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各级领导人、著名的专家学者、各界的精英人士以及许多普通民众,包括海外的爱国华侨和华人,纷纷通过多种途径,高度评价我校的这一创举。他们充分肯定创办国学院的积极意义,认为此举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对于结合时代精神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意义不可低估,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作用极为显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影响极其深远。令我特别感动的是,我先后接到了100多封生活在基层的普通民众的来信,他们用敦厚淳朴而又热情洋溢的语言,对我们创办国学院这一盛举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支持。如四川成都的一位先生在来信中自称是只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市民,但却真挚而热烈地表达了他的心声,并说明他致信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下里巴人”也爱“阳春白雪”。当我翻看这些来信的时候,多次被感动,多次被振奋。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是民心所向?什么是责任重大?我相信,只要你阅读过这些普通人所写的不普通的信,一定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承中华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办好国学院,为涵养我民族之根、雄壮我民族之魂尽心尽力,就是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当然,我也注意到,还有不同声音的存在。有人对在今天推行国学教育的必要性持有保留意见,有人对创办国学院的基础条件不无疑虑,有的意见相当尖锐甚至是尖刻,但是,只要是在讨论学理问题,是在讨论国家命运与教育者的责任,那么,即便是其中有不尽平和的表述,我们都愿意把他们的意见当做推进工作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应该具备听取不同意见的勇气和诚意,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反省与改进,努力弥补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点疏漏,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牢牢把握工作中的主动权。我认为只有努力锤炼这样一种虚怀若谷的情怀和集思广益的作风,并在国学院今后的发展中加以坚持和发扬,才能保证我们既定目标的圆满实现。
二、把握机遇,开创国学教育与研究的新局面
古人说,“得时无怠”,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主观上锲而不舍努力奋进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衡估形势,筹划全局,把握有利时机,使成功的可能性顺利转化为现实性。国学的重建同样没有例外。
我校创办国学院,全面启动新形势下的正规国学教育与研究,恰好赶上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首先,振兴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大好时机表现为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事业建设、对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发出了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号召,并站在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高度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这就为我们在今天科学理性地呼唤国学、重振国学创造了最佳的政治文化环境,为我们从事国学教育、开展国学研究指引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了良好的事业氛围。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建设伟大祖国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这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主要是通过自身固有的精神文化来体现,国学正是这种精神文化的客观载体与具体象征,它承载历史、浓缩文化、影响现实、面向未来。因此,以开放性、建设性的态度来重视国学、弘扬国学,将中国的现代化与厚实的中国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我们面对的时代要求。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机遇。
其次,振兴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大好时机表现为全社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地位有了普遍共识,了解、掌握国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精神的愿望日益强烈。近些年来,人们有关传统文化的认识已逐渐趋于客观和理性,对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这方面“矫枉过正”的做法开始进行反思,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积淀厚重、历久弥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魄;人们对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与精神实质有了强烈的渴求,认识历史、传承文化、弘扬传统,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与理性追求;人们把接触国学、认识国学作为满足需求、建设理想的精神文化家园的一个重要渠道;社会上各类国学教育活动方兴未艾,国学知识传播方式日渐丰富。这些表明,我们开创国学的教育与研究,振兴国学、重建国学,具备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很好的社会条件。我们完全有可能凭借这种普遍的社会热情,以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使感性的国学热忱升华为理性的、科学的国学重建。
最后,振兴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大好时机表现为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当前多元文明之间的沟通、交流、互补正成为世界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流。而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和平崛起的不可逆转,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迅速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给予极大关注,越来越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视之为展开多元文化对话、交流的有效渠道;也越来越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当代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之为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共同问题、谋求整个世界和谐发展的重要智慧来源。这样,就从国际战略局势演变的层面上,对我们在今天开展国学教育与研究提出了又一方面的现实需求。国学的教育与研究也就从新的层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错过历史发展给予我们的机遇,而必须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顺应时代的潮流,承担历史的重任。我们的国学院在这种形势下启程,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三、追求超越,探索国学学科建设的新路径
什么是国学?这在学术界确实存在着若干不同的观点。据我所知,章太炎先生称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术;吴宓先生称之为中国学术的总体;张岱年先生将其界定为中国学术的简称;曹伯韩先生认为,国学的范围是指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的全部学术。还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说法:钱穆先生曾经条析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统、事统和学统,亦即为人、做事、治学的三大传统。暂且抛开具体意见的分歧,我们是否可以取得大致相同的认识: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它具有完整性、综合性、包容性、开放性。国学固然是指依存于经典的知识及其体系,更是蕴涵着为人处世、齐家治国道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之,国学乃是使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文化之所以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对人类进步作出特殊贡献的民族文化体系。
一讲到国学院,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忆起80年前,亦即1925年创办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并有意无意地将今天的国学教学与研究同它进行类比。的确,当年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大导师的风采与造诣,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辉煌。可以说,当年的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师生们共同创造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一个仅仅存在了4年的研究院,在80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存活在学人的记忆中。这说明,只要为国家、为民族的教育事业、文化事业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就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精彩华章,成为人们深情追忆和向往的对象。今天我们兴办国学院,必然要研究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成功的经验,尊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文传统,发扬“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优良学风,这是我们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推进当前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和超越。在这一方面,确实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求、去解决。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既要继承前人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要注意导入现代化的教育、科研手段。我们应该自觉养成把中国学问置于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之中加以分析和判断的思维习惯,而不能将自己局限在过于狭小的范围之内。摒除坐井观天、抱残守缺的腐儒、陋儒习气,是我们需要时常警醒和诫勉的。强调学问态度的严谨与追求学术方法的创新,对于我们是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的。
在研究内容上,我们一定要尽量拓展研究的空间。我们当然要把经、史、子、集的文献元典当做我们学习研究的基本对象和重要内容,但也要注意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最新文物资料的研究,注意现代学术的成就,跟踪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当年王国维先生所提出的“两重证据法”、陈寅恪先生将自辟蹊径的研究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的若干创举,早已为我们作出了极好的榜样。现在,我们如果不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岂不愧对前贤?
在研究旨趣上,则应尊重师生个人的选择,允许多样化状态的存在。无论是醉心于考据之学,还是致力于义理之学、辞章之学,抑或注重于国学与西学的沟通与比较,只要能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因此,我们倡导的国学教育,绝不是简单的钻故纸堆,更不是复古,而是充满了明确的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当代精神;绝不是张扬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追求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既“各美其美”,也“美人之美”,致力于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加以继承、阐释和光大。我们谈到兴办国学院,还应当指出的是,这并不是图一时的热闹,而是要踏踏实实地从事一项带有探索性质的教育事业。为丰富教学内容,为完善教育体制,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世界多样化文明的沟通互补和交相辉映,我们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作出开拓性的努力。至于国学学科建设的新路径,主要应该由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去探求,当然学校领导也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为国学院的学科建设、组建一流的学术梯队、提供一流的管理服务、缔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激励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而努力。我坚信,新时代的国学学科建设之路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开辟之下渐成康庄大道。当然,这一切都绝对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在这里我们尤其恳切地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度层面和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强有力的、实实在在的有效指导和支持。
最后,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对国学院的同学们说几句话,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国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你们站在了国学教育的起跑线上,可能会有人用羡慕的眼光看待你们,也可能会有人用质疑的眼光看待你们,你们的态度应该是处之泰然。“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这是南怀瑾先生在来信中赠给我的,我现在转赠给你们。我同时要充满期望地祝福你们,祝福你们刻苦学习、和谐发展,尽快成长为可以担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社会重任的中华才俊。
注释
[1]本文被《大学的探索》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