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其他治疗方法
第一节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运用针刺或艾灸使人体相应的穴位得到适当的刺激,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灸具有调和阴阳、舒筋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祛风除湿等作用。
(一)应用范围
我国古代运用针灸治疗损伤性疾病早已有记载,如《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腹中满胀……刺足内踝之下。”近年来,针灸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广泛用于骨折、脱位、筋伤、骨病等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二)取穴规律
针灸治病是利用针刺、艾灸某些腧穴来完成的。腧穴的选用和组成与疗效关系密切。损伤初期一般“以痛为腧”取穴,或结合近部取穴,在疼痛剧烈处进针可收到止痛、消肿、舒筋、活络等功效;损伤中、后期,以循经取穴为主,辨证论治,可收到消肿止痛,通经活络,使血脉通畅,肌肉、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总之,针灸的腧穴选取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病证,以循经取穴为主,其中分为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三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选取,也可联合应用,组成针灸的治疗方案。
1.近部取穴
根据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是选取病痛的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如《灵枢·厥病》载:“头痛……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不可远取也。”
2.远部取穴
是取距病痛处较远部位的腧穴。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和腧穴的主治功能提出的。是在病痛较远的部位取穴。如《灵枢·终始》所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痛在腰者取之腘。”
3.随证取穴
是指对某些全身症状或针对病因病机而取穴,又称辨证取穴。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功能主治而提出的。前两种取穴不能完全概括,就应随证取穴。如治疗肢体活动不灵,酸楚拘急,可配筋会、阳陵泉治之。
(三)常用穴位
人体穴位很多,但损伤的常用穴位大约60多个。临床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加一些阿是穴。常用各部位穴位如下:
头部:承浆、人中、印堂、百会、风府、太阳、风池、天柱等。
肩臂部:肩井、巨骨、肩髎、臂臑、肩髃、肩前、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等。
上肢:肘髎、曲池、手三里、合谷、支沟、内关、外关、养老、列缺、大陵、落枕、腰痛穴、上八部、后溪、腕骨等。
腰股部:命门、腰阳关、肝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小肠俞、志室、腰眼、夹脊等。
髋及下肢部:居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京骨、悬钟、丘墟、伏兔、梁丘、膝眼、足三里、条口、解溪、太冲等。
(四)禁忌证
骨痈疽、骨痨、骨肿瘤、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工业性骨中毒等,禁忌针灸。
(五)常用的针灸方法
针灸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常用的针刺法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电针、火针、水针和耳针等;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此外还有灯火灸、光灸(用激光或红外线照射)以及药灸(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等。在应用时应根据临床病证的不同选择使用。
(六)行针手法
1.提插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灵活掌握。
2.捻转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也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等灵活掌握。
3.循法
是以左手或右手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缓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
4.刮柄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的指甲部,由上而下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
5.弹柄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得气速行。
6.搓柄法
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单方向捻转,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7.摇柄法
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地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用以行气。
(七)针刺补泻的作用
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的主要手段。补法是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指能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1.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为补法;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法。
2.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3.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4.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5.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6.呼吸补泻
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7.平补平泻
进针后得气,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以上手法,在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八)注意事项
由于人的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在针灸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灸。
2.妇女孕期不宜针灸,特别是一些通经活血的穴位。
3.有继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和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灸。
4.有皮肤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痛的部位,不宜针灸。
5.对胸、胁、背、腰等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防损伤脏腑。
6.针刺操作过程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