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吧,拖延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病态”的悠闲:还有明天

“拖延”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于1942年出版的书里。“拖延”的拉丁原文“Procrastinatus”,意为“推迟至明天做”。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曾这样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地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的确如此,人们习惯拖延,这是不少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倾向。在拖延患者眼中,明天就是一种幻象、一个可以充满无限遐想的时间。

“今天不想做了,不是还有明天吗?”

“等明天再说吧,我今天实在有点累了。”

“明天还有大把的时间,这点事花不了多少时间。”

……

如此种种,“明天”的借口无处不在。正是借助于这样的幻想,“明天”就成为拖延者最好、最安全的藏身之地。与此同时,“明天”出入各种场合,攻占着人们的思维漏洞。难怪有人这样说:“毁灭人类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告诉他们还有明天。因为告诉他们还有明天,他们就不会在今天努力了。”

于是,办公桌上堆叠的资料总不愿意去整理,直到找不到想要的东西才不得不去收拾;面对堆积如山的待做项目,总想着等等再开始;该打的电话,常常要等到一两个小时以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有时要拖到下个月……

很多人习惯性地把今天要解决的事拖到明天,或许是今天做了太多的事情,或许今天情绪不佳,或许今天做事总是出错,总之今天就不是一个好日子。在拖延者眼里,明天是心中所期待的未来,他们对明天充满了无限憧憬。

我们不妨看看普通人小李的工作轨迹:

小李是公司策划部主管,他工作认真、积极,但拖拉的毛病连自己都烦恼不已。

星期一,小李在上班途中就已经下定决心,当天要着手草拟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小李9点整开始工作,但他需要整理一下办公环境,顺便浏览一下新闻。半个小时之后,办公环境已经焕然一新,并且他还泡上了自己爱喝的咖啡。

正当他准备埋头工作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小李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20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怒气。

此后,又有几名员工来请示工作,等安排完下属的工作后,他一看表,已经10点45分了,距离11点的部门例会只剩下15分钟。他想,反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太适合做比较庞大耗时的工作,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到明天做吧。

看小李的工作状态,是不是有我们自己的“影子”?“明天开始吧”,这是我们惯用的话。但是,明天又会怎样?我们对今天和明天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总是觉得明天会有更好的精力、更充裕的时间。然而很多时候,明天也许会是“今天”的重复……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极力避免将今天的事拖延至“明天”。大多数情况下,一件事总是有期限,这跟我们所买的商品有保质期是一样的。结果是,“今天”你拖延了,“明天”你不得不面对拖延的后果。

对拖延症患者来说,除非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成就感,否则人们往往倾向于拖延。然而,大多数人日常所做的事情并非那么富有激情,拖延也成为人们的潜在倾向。由于人对负面情绪自发的逃避机制,当我们因为去做一件事而感到恐惧、厌恶、抵触、焦虑的时候,拖延经常会自动找上门来。

拖延者知道立即采取行动有困难,于是“凡事向后推”就成为一种人生策略,不断拖延,并希望在还未到来的“明天”能自然解决所有问题,但这几乎是一种奢望。拖延者尽管总是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但这只不过是自我妨碍与自我逃避。

如果说一件事不存在截止期限,那么拖延自然是再美好不过的事,因为总会有明天。很多人会以为明天很美好,把事情寄托在明天完成,可是他们丝毫不知道——不做好今天的事情,其实根本就没有美好的明天。

◇今日事今日毕◇

拖延是一种顽疾,如果想要克服它并且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就要下定决心,准备洗心革面。

figure_0016_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