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结构和发展
从弗洛伊德的思想发展看,起初他似乎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实际上,在他看来,意识部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意识,它是人类思想行为背后的内驱力。人的一切喜怒哀乐及其存亡都决定于无意识,尤其是无意识的性欲冲动及其种种变相的活动。此后,他还承认有前意识或先意识的存在,认为这种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相比,较容易被召唤到意识中来。和上述三种意识的存在相适应,他又提出伊特(一般称为伊底或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伊特是最原始的、处在最难接近的底层,但它极端有力量,犹如“巨大的深渊,一口充满沸腾刺激的大锅”,它“不知道价值判断,是不好的,不道德的”。它不考虑客观现实环境,只一味地直接追求满足。自我处在伊特和超我之间,协调自身和外界的关系,使伊特满足。自我和超我的关系,犹如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力量,骑士指向要去的方向。超我则高居其上,是社会道德的代表,和伊特处在直接冲突中。
由于伊特充满着无意识的精神力量,即力比多,它一旦发作就引起张力,驱策无意识的活动,弗洛伊德把这种力的性本能活动叫做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引起的内部冲突和动机推动着人的心理发展。这就是以无意识的内驱力为理论基础的弗洛伊德的人格内部冲突和动机学说。由此可见,关于这个因内部冲突而引起心理发展的学说,是以生物学的性本能欲望为动力的。因此,弗洛伊德声称,他自己是一个决定论者,认为人的一切思想行为和情绪都有因果关系,都有决定的原因,决不例外。当然,这个最后的决定者无疑是性本能的内驱力。不过,他又认为,虽然内驱力是体内生来固有的,但也和外界环境发生关系,而这些关系又和人的年龄、性欲活动范围的变化相关。在5岁以前幼儿的性欲是盲目地为所欲为的,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恋时期。5岁以后,由于正在形成自我意识,逐渐知道现实不允许无限地满足欲望而采取了唯实原则,从而无意识地遵循该原则,经过许多发展阶段形成一个人的人格。每个阶段在心理上都存在着性欲本能和环境之间特殊的相互作用。通过下面的表格可以了解到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性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各阶段的基本思想。
弗洛伊德的以上说法,好像有些离奇,但不少父母认为,确有一些是事实,而且最终的目标却是积极的。例如,注意儿童早期经验,这是警告做父母的,不要错过教育的最良时机,否则,将对下一代的人生感到终身遗憾。其次,早期经验的不良影响是可以防止的,只要父母对孩子不娇生惯养,不放任是能够培养出理想人格的。再者,加强道德教育将人类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孩子走上正确轨道是可能的。最后,即使已经成为疾病,也是可以治疗的。不过,1909年弗洛伊德自美国取得声誉回国以后,精神分析的内部却发生了不测。由于意见不合,先是阿德勒于1911年离开他去经营自己的个体心理学。接着1913年荣格也自立门户去从事他的分析心理学了。虽然,弗洛伊德本人对此分裂并不在意,但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他最后只得选用自己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出来就足够说明他心中的苦恼了。好在安娜没有辜负父亲的意愿,她从防御机制的研究,继承发展了父亲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并经过哈特曼形成了以弗洛伊德正统思想为主线的自我心理学体系。不过,这是后话,下面先来介绍一下阿德勒和荣格的情况,然后再说说新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