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的黄金炕
说起八大处黄金炕的故事,不得不提四处的大悲寺。因为这个黄金炕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寺里。
大悲寺,原名叫作隐寂寺,是八大处的第四处寺院。它于宋辽时代创建,距今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原有的两层大殿后面又增建了大悲阁。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康熙皇帝赐名大悲寺。如今山门上的“敕建大悲寺”的匾额,就是康熙皇帝的御笔。该寺独处丛林深处,层层殿宇依山势递升,错落有致,山门南向。
山门殿后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后面是大悲殿。大悲殿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建立,面阔五间,檐下悬“悲源海”额匾。殿中供奉一尊观音大士的彩雕坐像。表情悲天悯人,如同慈母。大雄宝殿的后面是圆通宝殿,该殿前左右并列种植两棵古树,这两棵树干粗数围,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如今还非常茂盛。
黄金炕的故事,就因白果树而起。白果树,学名叫作银杏树,因结白色硬壳果实而被人俗称为白果树。其白果可以当作药材使用,但因为有微微的臭味,所以老百姓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臭白果”。
除了银杏树、臭白果之外,白果树还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非常特别,叫作公孙树,据说这种树长成后还能同根长出幼树,就如同公公和孙孙一样,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然而,这种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雌雄不同株,雌树结果而雄树则无果。如今圆通宝殿前面种植的两棵树都是雄性的,永远也无法结出果实来。
可是传说在大悲寺的前面,曾经也种有两棵白果树,而且还是雌性的,如今怎么没有了呢?原来是被一场大火给烧毁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在如今大悲寺前方的那块空地上,曾经不仅种有两棵白果树,还建了一楹殿堂呢!
当时,每逢深秋的时候,两棵白果树就会结出密密麻麻的白色果实。而那些果实成熟后,那些像巴掌大的叶子便由绿变黄,随着阵阵秋风一片片飘落在地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非常好看。有些游客走到这里,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停下来细细观赏。有的淘气的孩子还会在落叶上打滚、玩耍。于是人们就把这块树叶铺成的空地叫黄金炕。别说这名字还真形象,金黄的叶子,厚厚地铺了一层又一层,真的像炕一样温暖、舒服呢!
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怪事儿。同往常一样,黄金炕上依然聚集了很多小孩子在上面玩耍。玩着玩着,就有一个小孩子从树叶里摸出一个铜钱来,他见了高兴得大声喊道:“哈哈,我捡着钱了!我捡着钱了……”孩子的母亲知道了,既意外又高兴,便对这孩子说:“一定是菩萨保佑你将来能发大财呢,你快去给菩萨磕个头烧柱香!”孩子赶紧听母亲的话,连着向菩萨磕了三个头。
其实,每天路过黄金炕的人不知有多少,保不准有人在路过时掉了铜钱,所以从一堆树叶里捡到个小钱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用不着大惊小怪的,可是有些老百姓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宁愿相信是菩萨保佑。
于是,小孩子从黄金炕上捡到铜钱的事很快便传了开来,最后传得越来越邪乎,大家都说那个捡到铜钱的小孩是善财童子的化身,他母亲就是观音菩萨化身,母子二人为了解决民间疾苦,下凡给老百姓送钱来了。这样一来,来八大处游览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连一些成年人也都在黄金炕上坐一坐,以求菩萨保佑自己发财。
大悲寺内的和尚们看到这种情形,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便借题发挥,每当晚间游人们散去后就故意往黄金炕上撒些小铜钱来招揽游客。从此以后,大悲寺的香火越来越旺。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场灾难突然来临。一天,一个老头也想菩萨保佑自己,便坐在黄金炕上休憩。不想他当时手里正拿着燃着的烟管在抽,一不小心,烟火落在松软的树叶上,引起了一场大火。在这场大火中,两棵白果树都被烧毁了,就连殿堂也化为一片灰烬。从此以后,原来是四进院落的大悲寺,只剩下如今的三进院落了。
可是,大悲寺的香火并没有因黄金炕的被毁而熄灭。如今的大悲寺依然人来人往,每年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来到这里边赏景边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大悲寺住过一段时间,在这里创作了著名小说《大悲寺外》。让更多的人对大悲寺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