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一战二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堑壕体系

1914年末,西线战场的主要战斗形式转变为堑壕战。尽管各家的战壕挖得各有特色,但说到底也都是因形就势。随着战斗的深入,战壕开始越挖越深、越挖越宽,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建造一个出色的堑壕体系是需要合适的地形作为基础的,否则就算防线筑得再连贯,工事搭得再结实,也扛不住敌军的几次攻击。以法国的孚日山脉为例,这里的防线就不是一条完整的战壕,而是若干遥相呼应的山头据点;而诸如意大利战场沟壑纵横的地方也是一样。此外,战壕也不是非要往地下挖的,如果浅表土层太薄而地下岩层又太过坚硬不便开凿,或是防线位置离地下水的水位太近,那么为了方便操作、减少渗水的可能性,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战壕筑在地面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水淹得最厉害的战壕位于比利时境内西线战场的北部,这里的地下水水位本来就很高,而比利时在1914年“奔向海岸”时故意开闸泄水则使得当地战壕的涝灾更为严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战壕只不过是在战场上临时“抠”出来的一些小“沟”而已;虽然这些沟之间有一定的联通性,却并不是为了长期作战的需要而准备的。随着1914年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堑壕战才渐渐地崭露头角,并朝着更深、更复杂的方向发展。作为堑壕战的发明者,德国特别擅长建造战壕,他们在1915年末时开挖了自己的第二条大规模堑壕防线,后来没多久又挖了第三条。

☆堑壕的设计☆

最典型的堑壕系统可以分为三段,每一段大概长730米,相互之间由交通壕连接。最接近敌军的一段被称为“前线战壕”,是防守的重点地段;接下来的第二段被称为“支援战壕”,第三段是“预备战壕”。所有的战壕的平面都建成锯齿状,或是至少在壕内有许多的拐角——这种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炮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对战壕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冲上战壕的敌军直接对战壕里的士兵进行扫射。为了让防护作用更完善,也为了让士兵在战壕里稍微待得舒服一点,不少战壕内还挖筑了防空洞或是专门辟出一截战壕作休憩整理之用。战壕边上堆着的沙包也是防弹的装备;而为了防止战壕垮塌,关键地段还有木桩支撑;除了这些之外,战壕里还有遮雨、排水用的挡泥板。但几乎所有战壕的防空壕都必须不断地维修才能保证正常使用。

figure_0080_0116
不管是谁家的战壕,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田鼠这个大问题,而抓田鼠则是士兵们在战壕内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

挖掘

这是一种技术,即在不被敌方火力攻击的同时接近敌军阵地。士兵们先在无人区各自挖一些窄窄的小战壕或地道,然后在某个点上调整挖掘的方向,相向而动,一旦两条战壕相交,则新的堑壕体系形成。独立的地道也可以作为“监听哨”起到侦查敌情的作用——这是喜欢控制无人区的英国人最爱用的一招。虽然这种技术的效果很好,但终究太费时间,而且还常常会出现后路被切断的情况。

☆愈发深入的防线☆

上述的战壕设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都不曾过时。但自从1916年德国决定实施“深度防线”计划以后,战壕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最接近敌军的一段防线上适度地加入了很多的防御哨点,这些哨点一般建在大型的炮弹坑上,或是混凝土的碉堡里。建造这些哨点的目的也不是阻止敌人的进攻,而是拖延敌军的步伐,或是将之逼入己方火力更为集中的“死亡区域”。在哨点以内约1.5千米的地方即为交战火线。这一区域的防御工事也不用绝对连贯,只需要火力点之间可以互相照应并且可以攻击越过火线的敌军士兵即可。最后就是所谓的“终极战区”了。这块区域的宽度可达2千米,其间战壕布置尤为曲折,而且到处都是可以全方位开火的火力点。过了这一区域就是后备区了。这一区域的战壕设计可能更为复杂,但同时对于进攻方来说也更有进攻的价值,因为这里就是为守军炮兵准备的掩体。

深度防线最杰出的代表就是从西线战场中心一直延伸到战线北部的“兴登堡防线”。这项工程于1916年9月开工,直到1918年末才建成。防线里包括了许多大规模的加强版协防据点,最深处达地下16千米。

figure_0081_0117
德国兴登堡防线上带刺铁丝网构成的一排排防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