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白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姓名:李白

生卒年:701—762……

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聪明伶俐,却很贪玩。私塾里的老先生总是让他读那些不知什么年代传下来的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乏味。老先生不但让他读,而且还让他背诵。儿时的李白觉得它们太枯燥了,于是趁老先生不在,就赶紧丢下书,溜出房门去玩。

李白从书房出来后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小河边。他忽然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坐在河边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根很粗很大的铁杵(铁棒),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老奶奶全神贯注地磨着手里的铁杵,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待了半天,她都丝毫没有察觉。

李白越看越不明白,他想:人家都磨刀、磨剪子,老奶奶磨铁杵做什么?出于好奇,他便问道:“老奶奶,您磨铁杵做什么呀?”听了李白的话,老奶奶头也不抬,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这时,铁杵与磨刀石摩擦发出的“嚓嚓”声更响了。“磨针?”李白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重复了一遍。他更不明白了,老奶奶手里磨的明明是一根粗粗的铁杵,怎么能说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奶奶,绣花针是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怎么是一根粗大的铁杵呀?”老奶奶边磨边说:“我就是要把这根粗的铁杵磨成细小的绣花针。”李白更纳闷了,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杵啥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啊?”

这时候,老奶奶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抬起头来,慈祥地看了看小李白,一字一句地说:“是的,铁杵又粗又大,表面还有很多锈,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我每天都不停地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呀!”

figure_0094_0023
太白醉酒图

图中题杜甫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响鼓不用重锤。小李白的悟性是何等的高,他听了老奶奶的一席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他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不能做成呢?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书本上有很多东西晦涩难懂,但只要坚持多读多诵,总会弄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上不知不觉地已经烧得通红了。于是他拔腿便往书房跑,重新回到书桌前,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认认真真地读起来。

由于李白潜心苦读,又善于思考,他的写作水平进步很快。10年之后,李白已经是一位有名望的诗人了,但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精益求精。他听说深山中隐居者有一位姓许的贤士,工于诗画,人们称他是化外诗仙,于是专程去拜访。

可是,这位隐居者隐姓埋名,哪里去寻觅其踪迹呢?李白就一边游览江山美景,一边细心寻访贤者的踪影。一天清晨,李白来到了歙县城。正当他在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时,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这几句诗,不觉心头一震:谁人竟然能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连忙多给了酒保一些赏钱,问他这是谁。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隐居深山,最近常到附近一带游历,每天大清早就挑柴进镇,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

李白不等酒保说完,就跑去追那老翁。他想:这一定是自己要找的诗仙。可是当他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定神往前边一看,老翁却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我本想追上他,拜他为师呢!”

李白不是肯轻易放弃的人。他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而归。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等了一整天也不见老翁的踪迹。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进了山林。

他翻过一座座险峻山冈,趟过一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一丛丛荆棘,可是整整一个多月也没寻见老翁的踪影。李白有点泄气了。这时,他突然想起那位用铁杵磨针的老奶奶的话:“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李白又咬咬牙,继续往前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白终于在山间的一所茅屋前找到那个人,一问正是许宣平。李白提出要拜他为师,许宣平听后哈哈大笑,答应可以互相切磋诗艺。李白在老者的点拨下,写作水平提高得很快。后来,他名闻天下,被人们誉为“诗仙”。

成才启示

只有有恒心,才能做出一番伟业。

不随波逐流,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强烈的自信心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

颜真卿,字清臣。他在开元年间中进士,后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所以人们尊称他为颜鲁公。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和王献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法广收博取,形成一种新的笔体,后人称为“颜体”。他的传世书迹有《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多宝塔碑》《祭侄文稿》《自书告身帖》《刘中使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