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Namibia
地理位置
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赞比亚为邻,东、南毗博茨瓦纳和南非,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1600千米。
地形特征
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东部内陆地区为沙漠,中部为高原,北部地区有少许平原。西部沿海为纳米布沙漠,干旱荒芜,气温可达49℃。中部高原位于纳米布沙漠东部,从北部的边界直延伸到南部边界。东部内陆地区为卡拉哈里沙漠。
气候
纳米比亚属半沙漠气候,燥热少雨,年平均气温18℃~22℃,分春(9~11月)、夏(12~次年2月)、秋(3~5月)、冬(6~8月)四季。
自然资源
纳米比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居非洲第四位,素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主要矿藏有钻石、铀、铜、铅、锌、金等。另外,纳米比亚是世界上沿海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经济
种植业一直较落后。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由于雨量稀少,土地贫瘠,农作物产出率低且不稳定,粮食不能自给。畜牧业较发达,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88%,以养牛、羊为主。有占世界首位的卡拉库尔羊。沿海鱼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主产鳕鱼、沙丁鱼、荚鱼、龙虾和蟹,其中90%供出口。工矿业以采矿业为主,非燃料矿物在非洲居第四位,钻石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铀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制造业不发达,制造企业约300家,90%以上为小规模私人企业,主要行业有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建材化工等。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18.84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10010美元。
经济增长率:4.5%。
汇率:1美元=16.86纳元。
习俗
纳米比亚人保留着一些奇异的习俗,如在霍屯督人的女孩成人仪式中,有的令女孩赤身裸体到大雷雨中“冲邪”;或过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后再用牛奶和湿牛粪擦遍全身。卡拉哈里沙漠的婚俗中,有男方为女家婚前“服役”的惯例。如某男孩看上了某家女孩子,便去女家求婚。如果女孩同意,小伙子便自动搬到姑娘家里,义务劳动5年;期满后,女方家长若认为这位准女婿不错,便把女儿嫁给他。
历史年表
公元15~18世纪
荷兰、葡萄牙、英国等殖民者先后侵入
1890年
被德国占领
1915年
南非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占领西南非洲(纳米比亚)
1920年
国际联盟委托南非统治西南非洲
1960年4月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简称“人组”)成立,开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968年
联合国大会根据西南非洲人民的意愿决定将西南非洲更名为纳米比亚
1977年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435号决议,终止南非对纳米比亚的委任统治并支持纳实现独立
1989年
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制宪议会和总统选举,“人组”获胜,其候选人努乔马当选总统
1990年3月21日
宣布独立
交通运输
基础设施较发达。
铁路总长2600千米;平均每年客运量60.2万人次,货运量68.7万吨。
公路总长约3.2万千米,其中沥青路5000千米,年均客运量5万人次,货运量18万吨。
水运沃尔维斯湾是纳米比亚唯一深水港和西南非地区最大的贸易和渔港,年吞吐量约200万吨。
空运纳米比亚航空公司拥有波音747飞机1架、波音737飞机1架和B—1900涡轮螺旋式飞机3架。
教育
纳米比亚独立后建立普及教育制度,规定6年免费义务小学教育。全国拥有近1489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50万人。纳米比亚大学是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建于1993年,有学生4000多人。另有10多所中等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全国文盲率为60%。2011年度教育经费为83亿纳元,在国家总预算支出中排名第一位。
主要城市
温得和克
温得和克是纳米比亚的首都,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位于中部高原,人口34.4万,有3座中世纪德国式城堡,有织布、服装、食品等工业部门,是卡拉库尔羔羊皮集散地、畜产品贸易中心。
旅游
旅游业较发达,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1999年被吸收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海滩、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北部的艾淘沙公园闻名世界。斯瓦科蒂蒙德是沿海著名游览胜地,有路德大教堂、博物馆、高级旅馆和奥林匹克游泳池及设备完好的海滨浴场等。2011年共有102.7万外国游客赴纳米比亚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