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Mali
地理位置
马里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西北邻毛里塔尼亚,西靠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为内陆国。
地形特征
马里国土大部分地势平坦,主要为高原和平原。南部和西南部的高原间有深切河谷;东南部和东部的高原为一系列断层丘陵地带,平均海拔300~600米。北部为广大平原地带,属撒哈拉的一部分;西南部和中南部为尼日尔冲积平原和谷地地带,内有尼日尔河三角洲,为马里主要的农业区。
气候
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属撒哈拉带,夏季气温高达55℃,几乎无降雨,空气极其干燥,昼夜温差大,植被稀少。中北部属萨赫勒带,年降雨量为200~500毫米,平均气温23℃~36℃,以草原植被为主,有耐旱乔木。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平均气温24℃~30℃,以草本植被为主。
自然资源
马里有许多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资源及其储量:岩盐5300万吨,磷酸盐1180万吨,黄金900吨,铝矾土12亿吨。其他还有铁、锰等金属矿藏,储量分别有13.6亿吨和1500万吨。森林面积110万公顷,覆盖率不到1%。水力资源丰富,目前有3个水电站,12个火力发电站,1个太阳能电站。
经济
马里为农牧业国家,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35%。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占就业人口的82%,特别是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第二大出口产业,2002年,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左右。马里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纺织、卷烟、建筑材料、机修和制药等。1988年马里开始实施“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和“国有企业改革计划”。1992年后,逐年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实施结构调整计划协议,马里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可获得一定的援助。1995~1997年,马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在4.5%以上。2.12年,受国内局势动荡影响,国民经济受到重创。2012年,马里大力发展农业,加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粮食生产丰收,棉花产量居西非第二位,黄金产量和出口较往年继续增加。2012年,受国内局势动荡影响,国民经济受到重创。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21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6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2%。
汇率:1美元=600非洲法郎。
习俗
马里传统的礼服叫“布布”。一件“布布”要用布5~6米,无领、宽肩、袖肥,十分凉爽。穿“布布”时,要上配毡帽,下配拖鞋。
马里妇女很讲究发式。一般先将头发梳成无数条上下一般粗细的小辫子,再把辫子整理成不同的发型。民族、年龄不同,发式各有差异,已婚的妇女往往以布包头。妇女们还特别注意装饰,手镯、项链、耳环、鼻环都很讲究。最突出的是耳环和鼻环,有的耳环又大又重,不得不用一条细绳挂在头上,以减轻耳垂之重负。鼻环有两种:小鼻环套在鼻翼上;大鼻环夹在两个鼻孔中间。
马里的黑人妇女把黑色视为一种吉祥、最美的颜色。因此,尽管她们的肤色是黑的,还是要用“地阿比”树叶将手、足和牙龈染得更黑。小伙子选择配偶,首先要了解姑娘是否具备染足、画手、染牙龈的手艺,这是考虑对方是否合适的第一个条件。所以当地的女孩从能自理生活时就向大人学习染技,谁染技高超,谁就会赢得更多人的爱戴和尊敬。
根据当地传统,男子向女子求婚时要通过媒人向女方3送柯拉果(一种提神和药用的果子)。若3次上门,礼物均被收下,婚事则告成功。马里人的婚礼必须举行2次,一次是民事婚礼(在市、县长或其代理人主持下,签订结婚证书);一次是宗教婚礼(于当天下午2~5时之间,在当地的清真寺内举行)。
多贡族的葬礼,隆重而又惊险。在亲属友邻吊唁、艺人舞蹈一番之后,登高能手攀上山顶,然后用绳子吊上死者尸骨,安放于山洞之中,既不土埋,也不火葬。
斐巴摩纳是马里最热的地方,最高气温白天可达50℃。为了给在滚滚热浪中长途跋涉的旅客提供一个凉爽的安身之处,当地居民开设一种“井中旅店”。他们在高坡上打3米多深的干井,然后井底四周挖出一高2米、面积40平方米左右的空洞,用小梯子上下。在空洞中安置20~30人的铺位,这种旅店的温度只有13℃~14℃。餐厅和生活服务设施设在井里。这对在热浪包围中的游人来说,算得上是“清凉胜地”了。
葫芦舞是马里农村最常见的舞蹈之一,多表现五谷丰登的喜庆场景。
交通运输
马里系内陆国家,国内运输主要靠公路。进出口物资需经邻国港口转运。两条国际公路经巴马科通往科纳克里和阿比让,公路总长分别为1110千米和1115千米。仅有一条连接库利科罗、巴马科和达喀尔的国际窄轨铁路,近年来交通运输情况如下:
铁路 总长1287千米,客运量84.59万人次,货运量46.09万吨。
公路 总长18709千米,其中沥青路面3997千米;各类机动车12万辆,货车1.3万辆。
水运 内河航线总长12700千米;客运量5.5万人次,货运量5万吨。
空运 2003年4月,马里塔斯航空公司倒闭。2005年2月,马里政府和加拿大发展经济和促进工业基金会合资成立马里航空公司,以经营国内航线为主。
教育
马里沿用法国教育体制。由基础、中等和职业技术以及高等三部分组成。2012年,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18.2%,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5.5%,文盲占全国人口的68.9%。
历史年表
4~11世纪
索宁克人在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之间建立加纳帝国
12~16世纪
曼丁哥人在尼日尔河中上游建立马里王国
1591年
艾哈迈德·曼苏尔率领摩洛哥军队入侵,此后尼日尔河谷地分成3个区
19世纪中叶
沦为法国殖民地
1958年
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
1959年4月
与塞内加尔结成联邦
1960年9月22日
独立,莫迪博·凯塔任总统。后政权几经更迭,先后于1979年和1992年成立第二、第三共和国1968年11月
穆萨·特拉奥雷政变上台
1991年3月
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发动政变,建立军人过渡政权
1992年4月
举行全国大选,非洲团结正义党候选人阿尔法·乌马尔·科纳雷当选总统,6月宣誓就职,成立第三共和国
2002年5月
前军政权领导人杜尔作为独立候选人当选总统
主要城市
巴马科
巴马科是马里的首都,人口199.5万(2013年),是马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内有机车修理、纺织、发电、食品、烟草等众多工业企业。市中心的商业区,有现代化的商店,也有非洲传统的市场。巴马科的木雕、象牙雕及金银饰物等工艺品十分精美,驰名西非。巴马科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北面是库卢巴山陡壁悬崖,南部是河水清澈、碧波粼粼、轻舟来往如梭的尼日尔河。
莫普提
莫普提是马里第二大商业中心,人口7.4万。地处马西纳三角洲中部,四面环水、满城绿荫,遍布湖泊和河网,是名副其实的热带草原水乡,故有“马里的威尼斯”之称。每年由这里加工和转运的熏鱼和干鱼远销斐济邻国以及欧洲市场,又称之“干鱼之城”。市内设有机场,河运、公路交通方便,是水、陆、空交通要地。
旅游
马里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巴马科、古城通布图和水城莫普提,最佳旅游季节为11月至次年1月。马里是西非的文明古国,通布图是最重要的古都,这里可看到19世纪欧洲探险家的住宅。位于中部的塞古是第二大城市,也是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莫普提市东边班迪亚加提—桑加山区,有多贡“小人国”的遗址。其不远便是多贡族的故乡。多贡族的习俗和传统生活方式保留至今,他们居住的房屋多建在岩石峭壁上,尖顶泥屋,层层叠叠,别具一格,政府近年来不断拨款,修路打井,建造旅店,使这里日渐成为马里的旅游胜地。此外,人们还可到“尼日尔河谷的宝石”——杰内参观美丽的清真寺,到加奥参观阿斯·穆罕默德一世的陵墓,到库利科罗参观“杧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