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
地理位置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与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马里和塞内加尔接壤,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667千米。
地形特征
全境地势平坦。有2/3的地区是沙漠,大部分地区是海拔300米左右的低高原。东南边境和沿海地区为平原。
气候
毛里塔尼亚气候属热带大陆性气候,高温少雨,年平均气温约25℃,大多数地方的夏季午后气温超过38℃,内陆白昼最高温度常高达46℃,但夜间气温大幅降至7℃~13℃。
历史年表
公元前11世纪以前
毛里塔尼亚是古代商队从南摩洛哥通向尼日尔河的主要通道
公元前2世纪后期
臣服于罗马帝国,其后被罗马兼并
公元7世纪
阿拉伯人进入毛里塔尼亚并建立封建王朝
15世纪
葡萄牙人到达此地,并建立了阿尔金要塞
1817年
《塞内加尔条约》将其划为法国势力范围
1904年
毛里塔尼亚划入法属西非
1957年
成为半自治共和国
1958年
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定名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1960年11月28日
宣告独立(国庆日)。达达赫任总统
2007年3月25日
独立候选人阿卜杜拉希当选总统
2008年8月6日
总统府特别参谋长阿齐兹为首的军人成立“最高国家委员会”,接管政权
2009年7月18日
举行总统选举,阿齐兹当选
自然资源
矿藏主要有铁矿,储量估计达87亿吨。其他资源储量:铜矿2300万吨,石膏约40亿吨,磷酸盐1.4亿吨。渔业资源丰富,储量为400万吨。
经济
1986年,毛里塔尼亚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渔业为主,基础薄弱。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商业捕鱼的发展,1960年后传统经济项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渐缩小。铁、铜矿出口在经济中居重要地位,其次是渔产品和部分畜产品。主要进口产品是食品、纺织品、日用消费品、建材用品以及交通运输设备等。1992年,毛里塔尼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达成协议,开始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推进自由化进程,同意货币贬值以争取外援,同时采取国家调控、监督市场和稳定物价等措施,经济低速增长。2005年,毛里塔尼亚制定短期结构调整计划,紧缩行政开支,改善公共财政。2009年8月,阿齐兹就任总统后,国际援助、合作逐步恢复。2012年虽受严重干旱及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但得益于农牧业复苏、渔业收益增加、水电产能提高、建筑及公共工程项目的发展,经济实现一定增长。2012年的石油出口使毛里塔尼亚财政总额实现盈余,外贸逆差下降,外汇储备增加。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6.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07.5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2%。
汇率:1美元≈343乌吉亚。
习俗
毛里塔尼亚人的居室主要是尖顶帐篷。妇女讲究佩戴精美奇特的饰物,成年男子头上用黑布缠绕。
交通运输
交通不发达。
铁路 只有一条长675千米的铁路。
公路 公路11066千米,其中柏油路2966千米,其他为加固土路和小路。
水运港口有努瓦克肖特友谊港等5个港口,总吞吐量为300万吨。丰水季节时,塞内加尔河可通航。
空运毛里塔尼亚航空公司现有客机3架,机场27个,其中努瓦克肖特和努瓦迪布机场为国际机场。
教育
毛里塔尼亚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把提高教育水平作为脱贫的重要途径。2001年,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1%。1998年,文盲率为58.8%,成年人扫盲率为46%。各级教学平均入学率为46%。全国有5所高等院校:努瓦克肖特大学(建于1981年,是毛里塔尼亚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国家行政学校、高等师范学院、高等科学院、高等伊斯兰学院。除现代教育外,毛里塔尼亚全国各地存在传统的古兰经学校(音译为马哈德拉学校)。
主要城市
努瓦克肖特
努瓦克肖特是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端,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人口89.4万(2013年)。中心大街的东端路北是总统府和政府各部所在地。城市建筑继承了撒哈拉地区的传统风格,其中许多建筑物都是用贝壳修建的,因而有“贝壳城”之称。
旅游
兴格提是著名的伊斯兰教圣地,塞内加尔河沿岸有奇妙的自然景观。在海岸还有许多著名的国家公园,比如邦克达·阿让国家公园,该公园设立于1976年,面积达117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海岸公园,包括了各种地形,如沙丘、海岸沼泽、小岛,以及海岸浅水区等,该公园保存了该地区的渔业价值,对毛里塔尼亚经济发展有特殊贡献。沿海地区为17℃~23℃,内陆约为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