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未解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尼采的著作是否被人篡改过?

在西方思想史上,尼采恐怕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尼采的书在中国不再出版,他的名字也成为“禁忌”,一旦沾上,就被认为是法西斯主义者。直到新时期以来,尼采才渐渐为中国人重新认识,甚至出现了“尼采热”。

figure_0071_0095
尼采画像
尼采认为,我们应当弘扬以肯定生命为核心的价值观,每一个人自身都必须健全、充分地享受生命,肯定生命,尽心尽力地实践。可当有人篡改他的理论,并为凶残成性的法西斯所利用时,相信已长眠于地下的尼采无法闭上他忧虑的眼睛。

事实上,把尼采说成是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先驱,是没有根据的。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没有一处引证尼采。而尼采一生对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相当反感,这两大主义正是法西斯主义的基石。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常常把尼采与纳粹和法西斯联系在一起呢?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有人篡改了尼采的著作。

那么篡改者是谁呢?人们普遍认为是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是德国的尼采研究者卡尔·施莱希塔,他于1958年出版了《尼采事件》一书,对尼采妹妹的篡改行为进行了揭露,认为她伪造了尼采的书信,歪曲了尼采的思想。

figure_0071_0096
冲突的挑战
如果一个人充分地享受生活,就会与他人发生冲突。不过,尼采以为,冲突的刺激有助于出类拔萃的人施展自己的才华。图中画作反映19世纪初法国士兵在耶拿战役中获胜欢呼的场景,从意境上说很好地反映了尼采的哲学观点。

众所周知,尼采终生未婚,他一生最亲密的女人就是他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而伊丽莎白却有浓重的种族主义理想,后来又嫁给了反犹主义者波恩哈特·福斯特。婚后她追随疯狂的丈夫到巴拉圭建立条顿移民村,以实现自己的种族主义理想。但是移民村的计划最终流产了,福斯特自杀了。而伊丽莎白还没有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就传来了哥哥尼采发疯的消息。于是她在1897年从巴拉圭赶回魏玛,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尼采。在照料尼采的同时,伊丽莎白也搜集整理了尼采的手稿,然后又垄断了尼采著作的出版权。

figure_0072_0097
尼采对创作性艺术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木特就是其中之一。图为他的画作《接吻》,这幅画表达了强烈的感官爱欲。

尼采死后,伊丽莎白以尼采著作权威的解释者自居,同时伊丽莎白在整理出版尼采的手稿过程中,一面扣压一些手稿,一面篡改一部分手稿,使之渐渐与法西斯主义靠拢。在尼采的著作中,受到篡改最为严重的是晚年的《权力意志》。

figure_0073_0098
价值体系的束缚
尼采认为,传统价值以道德之名束缚了创造者,对创造者和芸芸众生同等相待。这幅画反映了教会和国家对人们的束缚和压制。

尼采晚年时曾计划写一本名叫《重估一切价值》的书,但没有完成,只留下一大堆残篇手稿,后来伊丽莎白和尼采的朋友彼得·加斯特一起把这些手稿整理成书,取名为《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出版。在这本书上,有浓重的种族主义思想,而伊丽莎白宣称这才是尼采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的代表作。

1961年,意大利学者蒙梯那里和科利为了翻译尼采的著作,来到德国魏玛,在歌德、席勒档案馆查阅了尼采的全部手稿,结果发现伊丽莎白大量篡改了尼采的手稿。

《权力意志》的原稿有374条格言体的片断,可是伊丽莎白删去了104条,在采用的270条中,又有137条被改动,结果致使尼采著作的原面目遭到严重歪曲。为了恢复原貌,蒙梯那里和科利将尼采的著作汇编成《新的批判尼采全集》的尼采著作汇编。而德国尼采研究专家施莱希塔也编辑出版了尼采晚年手稿,取名为《80年代遗稿选编》。

还有人指出,伊丽莎白不仅篡改了尼采的手稿,而且还在言行上把已经去世的尼采置于法西斯思想先驱的地位。

figure_0073_0099
此图描绘1779年拿破仑在布罗埃纳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情形,墙上的地图和身影昭示着他日后横扫欧陆的野心。但尼采的这一观点到后来却被法西斯极大地歪曲,失去了其真正意义。尼采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潜能、自己的“权力意志”,这种权力意志不仅体现在文化政治活动中,而且体现在战争中,拿破仑就是这样一个认识到自身“权力意志”的人。

当时,伊丽莎白俨然是尼采的代言人,她在20世纪20年代公开赞赏墨索里尼,后来希特勒参观尼采文献档案馆时,她在希特勒面前大谈反犹主义与种族主义,此外她还到处演讲、写文章,极力把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说成是她哥哥的理想的“实现者”,并为此得到希特勒荣誉像章的奖励,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在回忆这些情况时,把尼采和法西斯联系在一起,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figure_0074_0100
1868年,尼采结识了作曲家理查·瓦格纳,对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共同崇拜使两人成为挚友。在精神错乱的前一年,尼采出版了《论瓦格纳》(1888)和《尼采对瓦格纳》(1895)。这一画面是马克斯·勃吕克纳为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所画。

但是也有人对尼采妹妹伪造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伊丽莎白所编辑出版的尼采文本虽然有不翔实之处,但是她所依照的,正是尼采的手稿,从大量的手稿中编辑成书,自然要有所取舍,不然不加选择地全部收录,那也不能算作是一本书。而且施莱希塔所编辑出版的《80年代遗稿选编》,除了顺序不一样外,内容却完全一致,而尼采所采用的是格言式的文体,前后逻辑性并不强,所以仅仅顺序的改变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尼采思想中本来就有消极的一面,不用人篡改,也极容易为人误解和利用。所以说尼采妹妹篡改了他的手稿,理由也是不充分的。

尼采著作究竟是否被篡改过?尽管至今还无定论,但是能够肯定的是:尼采确实是一个被曲解了的伟大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