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的350美元比节省的350美元更多
20世纪70年代,信用卡在市面上开始出现,成为继借记卡之外的另一种银行新型支付方式。在当时情况下,信用卡公司会对每笔交易收取零售商1%交易额的费用。这显然增加了零售商的成本。一些零售商想对使用现金和使用信用卡支付的客户按不同价格收费,借此转嫁需要支付给银行1%的交易费用。信用卡公司为了避免这一现象,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
当然,信用卡公司的这一举措威胁了零售商的利益。代表零售商利益的议会议员在国会提交了一项关于撤销信用卡公司这一做法的提案。之后,信用卡公司的游说人员便在他们的措辞上下了工夫。他们建议政府规定,如果一家公司对现金支付和信用卡支付收取不同的费用,那么信用卡支付应当被设定为“正常”(默认)模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将现金支付认定为正常默认模式。
虽然,决议最后的决定看似是信用卡公司作出了让步,但是其实他们才是最大的赢家。通过将信用卡取代现金成为买卖交易的“正常”默认模式,信用卡公司获得了实际的益处:人们不能像以前那样采用现金支付,在多数情况下开始转变采用信用卡进行结算。因此,信用卡的持有量大大增加。
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阐述的方式,信用卡公司对心理学家所称的“措辞”有着深入的理解,依靠巧妙的措辞改变了顾客的默认选项,使顾客在结算方式的选择上趋向于使用信用卡。
就目前而言,低碳节能已是社会的大势所趋,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两条关于节能的宣传语:
(1)如果你采取节能措施,你将会每年节约350美元;
(2)如果你不采取节能措施,你将会每年浪费350美元。
事实证明,第二项宣传语取得的效果远远好于第一条,原因是它是以损失为基本出发点的。“趋利避害”是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普遍的心理状态,往往在一些情况下,“避害”的心态要大过“趋利”的心态。“你将会每年节约350美元”,这种描述并不能充分打动个人消费者,它具有一种抽象意义,并不会把350美元放到你的面前,因此缺乏鼓动。而“你将会每年浪费350美元”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危机意识,时刻避免财产的减少。
措辞之所以会有效,是因为人们在做出决定时通常会怀有一种盲目和被动的心态,他们的理性思维系统往往懒得去变换一种说法,看是否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他们之所以不去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推翻这种矛盾。
“损失厌恶”并不是造成惰性的唯一原因,诸多原因使人们总体上更倾向于保持现有的状况。这一现象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发生,因此在1988年,威廉姆·萨缪尔森和理查德·济科豪瑟给它起了个“现状偏见”的名字。多数教师都知道,学生们上课时倾向于每次坐在同一个座位上,即便是在没有座次要求的情况下。
巧妙的措辞对人的引导作用
比如,一位患有心脏病的病人,在听到医生对手术同一成功率的不同描述时,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反应。巧妙的措辞可以对个人产生一种无形的引导,从而利用人们的“现状偏见”。
医生说成功率是90%,恐怕你选择做的几率很大——听起来,手术的风险不算很大,多数人在手术后活得很舒服。
医生说死亡率是10%,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在听到医生这番话之后,会选择放弃手术。
“100人中10人死亡”和“100人中90人生存下来”,尽管这两种表述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但面对两种说法,即便是专家,人们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现状偏见是人们在进行选择决策时的重要因素之一,“现状偏见”很容易被利用。许多年以前,美国运通公司给桑斯坦写了一封措辞友好的信。信中告诉桑斯坦说它们能够连续3个月免费向他赠送他选中的5本杂志。免费赠送看上去是件不错的事情,不管这些杂志有没有阅读价值,因此桑斯坦欣然选出了5本杂志。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在3个月之后仍然每月收到杂志,并且必须照价付款。直到最终他设法取消了杂志预订。就这样,在大约10年时间里,桑斯坦不得不为那些自己几乎从来不看的杂志掏腰包。
“现状偏见”的原因之一是用心程度不够。许多人都会采取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看电视时的延滞效应。网络公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虑节目安排计划,因为他们知道,晚上打开NBC节目的观众会倾向于不换台而停在那里。遥控器已在这个国家普遍使用了数十年,要换台所做的只不过是用大拇指按一下而已。然而,当一个节目结束,下一个节目接踵而至时,多数观众会想:“既来之,则安之,还是继续看这个台吧。”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忙于应酬各类事务,无暇对自己的选择进行深入思考,人们自以为是的经验法则会使他们误入歧途,他们由于太忙而忽略了一些事情,因此他们宁愿接受既有的现实而不去设法判断在此情况下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