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就是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体
弗里德曼曾说:“均衡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它一经确立,就将被维持下去。”这时市场上最稳定的价格形成了,卖苹果的和买苹果的都会以这个价格来提供或消费,所以他们最终共同决定了这个物品在市场上的价格。
当人们在购买东西杀价时,绝大多数商家都还是会和你讨价还价的。这是因为在双方的博弈中,卖衣服的商家处于为商品定价的优势地位,他通常愿意为自己的商品定个最高的价格。相反,消费者因为不知道进货价格而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家逐利本性的怀疑,就会促使其不断地用砍价来测探商家的心理底线,进而摸清最贴近物品真实价值的价格。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而暂时保持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借用过来,作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均衡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瓦尔拉斯的均衡理论中有一个拍卖喊价人又称“瓦尔拉斯拍卖者”,即通过对商品的竞卖,得到商品的均衡价格。在这一点上,供给量与需求量恰好相等。既不存在短缺的现象,也不存在供给过剩的现象,因此也就不存在使价格进一步变化的压力。均衡状态是买卖双方都满意并愿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状态,一种不再变动或没有必要再变动的状态。掌握均衡,目的是为了掌握价格变化的规律,商家可以依据供需均衡及时调整库存。
例如,当水果市场上存在超额供给时,水果商就会发现,他们的冷藏室中越来越装满了他们想卖而卖不出去的水果,他们对这种超额供给的反应是降低其价格,价格要一直下降到市场达到均衡时为止。
当水果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买者不得不排长队等候购买水果,由于太多的买者抢购太少的物品,卖者可以作出的反应是提高自己的价格而不失去销售量。随着价格上升,市场又一次向均衡变动。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以及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其结果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决定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或者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带着各自的盘算,一起进入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市场上共同作用,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
下图中,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我们把供求相等的E点定义为均衡点,把与E点相对应的价格水平定义为均衡价格(PE),即供求平衡时的价格;把与E点相对应的产量定义为均衡产量QE,即供求平衡的产量。
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是经济学家做梦都想达到的价格和产量。因为在这一价格水平和产量条件下,市场上稀缺的资源可以达到最佳的配置,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实际的市场价格总是与这一理想的价格相背离。当实际的市场价格与这一理想的价格相背离时,只要存在着竞争,价格就会发生变动。价格的变动会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动,从而实现市场均衡。
1.当市场价格P1>PE
如图所示,此时,QS>QD,QD与QS的距离为供大于求的产品数量,即剩余产品的数量,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剩余产品的存在必然导致价格下降,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扩大,供给量减少,最后达到E点,所以,价格的下降可以减少市场的产品的积压,使供求保持平衡。
2.当市场价格P2<PE
QD与QS的距离即为市场上存在的短缺的量(供不应求)。此时,价格的上升可以扩大生产的产量,同时抑制消费。所以价格的上升可以消除市场上的短缺现象,从而使供求保持一致。
如上图所示,当价格大于均衡价格时,出现剩余。此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价格下降,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最后,使两者趋于均衡。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出现短缺,此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使价格上升,随着价格的提高,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最后,使两者趋于均衡。这一过程被称为是市场出清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学家经常说的价格机制。
经济学家相信,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自由竞争的状态会使价格机制调节生产和消费,有效地配置资源,让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某些条件下,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对经济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
第一,从短期来看,由市场决定的价格也许是合适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对生产有不利的影响。如粮食大丰收,农产品过剩,价格会大幅度波动,这种波动会损害生产者的积极性。所以,短时间内的价格变动会引起供求平衡。但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的低价将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同时当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后,农产品并不能迅速增加,这样就会影响经济的稳定。特别是在土地数量减少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因此,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需要基本稳定的价格。
市场中企业的规模调整与长期均衡过程
第二,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利的社会影响。如某产品严重短缺时,价格就会很高。收入水平较低的人,往往无法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很多学者曾批评过这样的社会现象:当牛奶的价格很高时,富人可以用牛奶喂狗,而穷人却喝不上牛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对这种被称为不公平现实的生动描述。所以价格机制是中性而无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