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分主要是以谷物类、薯类、砂糖和水果等食物形式进入人体的,经人体消化吸收后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或是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然后被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以备肌肉运动所用。
人们常说的“血糖”,其实就是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的简称。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血糖的水平是经常变化的,一般在饭后,血糖的含量会明显上升。健康人在饭后血糖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自动增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使其作为热量被消耗。因此,在饭后一小时左右,经过人体紧张地工作,血糖的水平就开始下降,饭后约两小时,血糖的水平就能基本恢复正常。当然,这都是针对一切正常(包括器官的功能和我们的饮食量、饮食结构)的情况下来说的。
然而,如果我们摄入体内的糖分过多,无法被身体及时消耗的葡萄糖就会存留在血液中。这样,过多的葡萄糖就需要大量的胰岛素促进吸收,短期内对胰腺功能的影响可能不是很明显,但若长期如此,胰腺就会逐渐疲劳以至功能衰退,逐渐变得无法顺利分泌胰岛素、无法自动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或者所分泌的胰岛素质量欠佳,不能有效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于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上升,在空腹的时候或者吃饭两小时之后仍然居高不下,并且一直持续,形成比较“稳定”的高血糖状态。

了解糖尿病的病理

糖尿病患者居高不下的血糖值

注:一般人的血糖在三餐过后,都会出现一次急速的升高,但是随着葡萄糖的转化、各大器官对它的吸收和利用,血糖又会开始逐渐下降。但是,糖尿病患者却不被这个“规律”所左右,一旦血糖升高,是怎么也不会下降到正常值范围内的。
在血糖上升的初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控制(目前,大多数人都不能及时发现,因为他们在健康的时候很少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未加以纠正与改善,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高血糖就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血糖水平正常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会被肾脏的肾小管再吸收,而不会进入到尿液中。但是,当到达肾脏的葡萄糖太多的时候,肾小管就无法将它们完全吸收,未被吸收的葡萄糖就会进入尿液,形成“糖尿”而排出,被人们发现。前面已经谈到,糖尿病是因为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