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神奇灸感,可以找出经络里的病
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实现的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的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结聚于经筋,并散布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所以《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耳、目、口、鼻、舌、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故五宫九窍同内脏之间,亦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
当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内传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经络还是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经络或属于相同的脏腑,因而常使相为表里的脏和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症,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伤寒论》的六经分证,即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经络体系是一种功能传递的通路。正如《灵枢·官能》所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这指出了经络对于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用循经诊察等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诊断。
灸感的种类与阶段
灸感一共有七种:即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内部热、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非热感觉、施灸部位发生深透远传。这七种灸感在灸疗过程中依次深入,第六、七种感觉的出现,表明艾灸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灸感的种类
灸感的不同阶段
临床实验表明,经灸疗后的口甜患者,引出了路径鲜明并最终进入脾区的感传,患者的口甜感觉消除;对口苦、口辛或口淡、口酸患者施灸,不仅可以引出分别进入胆、肺、胃之明显感传,而且几乎都获得了满意疗效。灸法循经感传有一定的规律:感传的方向,大多呈双向性;感传的性质以温热感传为主,其次为沉重、麻木、灼痛、抽痛、痒、胀、酸困、蚁行等感觉;感传的速度开始较慢,随着灸量的增加,感传速度亦随之加快,并与受灸者的体质和所患疾病有关。一般体质衰弱和气血双虚者感传速度较快,而体质强健者则较慢。艾炷灸循经感传的出现与施灸壮数的多少有关,也与经穴所在部位有关,即肌肤浅薄处的穴位所需壮数较少,反之,则较多。
在感传调查过程中,发现当感传到达病灶,常出现病情及时缓解轻快的感觉,这种趋病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例如,某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线发生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此现象与中医所称的“气至病所”相符。感传具有趋病性,可分为“循经至病”与“自病入经”两种表现,二者均可称为“循经至病”。“自病入经”现象表现为,在患处着灸时,感传也可沿经走向有效穴或反映穴。这对经络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有力说明,也可称此种现象为逆经感传。十二经脉在施灸时,根据患者的灸感,可以找出经络里的病症。感传是检验经络是否通畅的试金石,也是寻病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