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会说话的人处处受欢迎
核心提示
说话的根本目的在于表达沟通,要说得对方能听懂,并且愿意听,愿意考虑与接受。只有这样,你才会处处受欢迎。
理论指导
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是人类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之一。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所以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说话,或是听别人说话,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少数人,格外会说话。
话说得巧妙,对于听众来说,是一种享受。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伊立特说过:“一个有教养的人,其谈吐也是优美而文雅的。”善于说话的人,不但能使不相识的人见了他后留下好印象,而且能广结人缘,处处受欢迎。
许多人说话的方式很不高明,是因为他们不肯多读书,不肯多思考。他们说话,宁肯随便用粗俗的语句,也不肯“三思”而后言,将自己的意思用文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据说,有一对父子冬天在镇上卖便壶。父亲在南街卖,儿子在北街卖。不多久,儿子的地摊前有了看货的人,其中一个人看了会儿,说道:“这便壶大了些。”那儿子马上接过话茬:“大了好啊!装的尿多。”人们听了,觉得很不顺耳,便扭头离去。
在南街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的情况。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后,父亲马上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意地点了点头,继而掏钱买走了便壶。
父子两人在一个镇上做同一种生意,结果迥异,原因就在于会不会说话上,我们不能说当儿子的话说得不对,他确实是实话实说。但不可否认,他的话说得欠水平,粗俗的语言难以入耳,令人听了很不舒服。本来,卖便壶不俗不丑,但毕竟还有些私密的因素在内。此时,儿子直白的大实话使买者感到别扭。
而父亲则算得上是一个高明的销售商。他先用“大是大了些”认同顾客的观点,从而拉近顾客的距离。然后,又以委婉的话语说“冬天夜长啊”,这句看似离题的话说得实在是好。它无丝毫强卖之嫌,却又富于启示性。其潜台词是:冬天天冷夜长,夜解次数多且又怕冷不愿意下床是自然的,大便壶正好派上用场。这设身处地的善意提醒,顾客不难明白。卖者说的在理,顾客买下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儿子一句话砸了生意,父亲一句话盘活了生意,正说明了会说话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你无法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空间里,无论我们将怎样度过漫漫人生,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都无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沟通以及和谐相处。因此,成为会说话的人,也许是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件头等大事。最会说话的人,将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不会说话的人,将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一个人会不会“说话”,并不是看你能否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地去说,也不是看你能否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话的根本目的在于表达沟通,要说得对方能听懂,并且愿意听,愿意考虑与接受。
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称得上是一个“会说话”的女人。在《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丧父后进京城,小心翼翼初登荣国府时,王熙凤的几段话就展现了她“会说话”的超凡才能。人未到,却先听其笑,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尚未出场,就给人以热情的感觉。
随后王熙凤拉过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竟有这等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这一席话,既让老祖宗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动于衷,感激涕零。而当贾母半嗔半怪说不该再让她伤心时,王熙凤话头一转,又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在现代社会里,仍然不乏这类“会说话”的人。他们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从事不同的职业,在这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那么,我们如何做一个灵活变通的人,来博得众人的喜爱?
生活中,人是各种各样的,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脾气秉性、语言习惯也各不相同,由于这个缘故,就决定了他们对语言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与不同的对象谈话,就要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1.与严谨的人态度要尊敬
一般说来,办事严谨、诚实、老练的人,最喜欢听流利而稳重的话,这时,你要注意态度尊敬,既不能高谈阔论,也不可巧舌如簧,而应以忠实见长,朴实无华,直而不曲。话语虽简单,但言必中的,给人以老实、敦厚的印象。
2.对直爽之人要坦白
若对方性情豪放、粗犷,则他喜欢听耿直、爽快的话,那么你就应忠诚、坦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美丑、善恶的爱憎要强烈分明。
3.对高雅之士要谦虚
若对方是学识渊博的高雅之士,他可能崇尚旁征博引而少有芜杂的言辩,你不妨从理论问题谈起,引经据典,使谈话富有哲理色彩,但言辞应表现出含蓄和文雅,显得谦虚而又好学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