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
大家都来学国学
1998年,钱锺书去世;
2005年,启功去世;
2006年,张中行去世;
2009年,任继愈去世,季羡林去世;
……
一个又一个国学大师离我们远去,在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去世后,有人感叹:“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也走了,大师时代已经彻底终结。”确实,改革开放以来,那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国学大师渐次作古,作为中华民族核心文化的国学眼看就要出现断代,这令国人在伤感之余也认识到了国学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之下,一股学习国学的热潮迅速兴起,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已经成为国人的必备素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争论。一般来说,国学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的冲击使得一些学者开始审视“中学”,于是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国学被正式提出,并被传统学者视为“国魂”。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被视为民族落伍的根源,受到猛烈批判。一些国学大师为保护国学而与西学论战,客观上也促进了国学的繁荣。上世纪20年代,国学名家辈出,出现了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一大批国学泰斗。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数次政治运动,传统国学惨遭涂炭,许多国学大师受到冲击,国学的传承出现了数十年的断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欧美文化、日韩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使我们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而我国最具价值的文化软实力,自然是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国学。然而,等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许多国学大师已年届耄耋,再加上断档的存在,国学的传承已是后继乏人。因此我们对每一位国学大师的去世都倍感惋惜,这不仅是出于对国学大师的尊敬,也包含了对国学传承前景的担忧。
在我国经济地位得到空前提升的今天,我们必然要增强我们的软实力,大力弘扬国学,扩大国学的国际影响力。弘扬国学不单单只是大师、专家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学习国学、了解国学,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此,我们编辑了这本《国学常识随问随查》。
本书总结了近千个国学问题,大致按照国学的门类分成了十章:国学名家、国学典籍、名典名句、哲学思想、传统宗教、政治军事、古典文学、礼仪民俗、艺术美学和医学科技,以问答的形式介绍相关内容,基本囊括了国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同时,本书还为一些问题配了插图,便于读者在图文并茂的轻松阅读中掌握传统国学的精髓。
传统国学博大精深,仅仅《四库全书》记载的国学文献就需要一座阁楼才能容纳得下,因此,想要在一本书的篇幅中详细说明传统国学的各个问题是不可能的。本书所能起到的只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只要读者能从本书的阅读中增长对传统国学的兴趣,更加关注传统国学的传承和发展,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编者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