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冥想,人类古老的修行方式
冥想:人人可以练习的古代隐秘智慧
在冥想体验中,人往往会感到平静、精神集中、快乐并充满爱意。卸下了自我的重负,我们来到了一个更为宽阔的意识状态,通过瑜伽姿势练习和调息法逐渐唤醒自我意识。
到达了冥想这片乐土,我们便可以学着将冥想的心态和觉醒转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为我们周遭发生的事所影响。冥想练习可以增强我们对自我和我们与其他万物联系的意识,让我们学会以一颗知足、平静、充满爱的心充实生命中的每时每刻。
通过有规律的冥想练习,甚至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许多人常年被消极心态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冥想可以帮助我们从压力中解脱出来,找寻到我们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宁静。
冥想的起源早于人类的文字记载,甚至可以说,人类一出现就有人在练习冥想。放眼那些现今仍存在的最古老的文明,如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和南、北美洲当地的民族,我们可以了解到,冥想以及其他一些精神修行自古以来都只属于一小部分人。这些人被挑选出来,经过多年的训练和考验,才能领悟到其中隐秘的智慧,成为部落的精神领袖。
在许多民族文化中,这种精神修行及其方法只能秘密传授给那些注定要成为精神领袖的人,这些人要么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选中了,要么出生在世代传道的家庭。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这种隐秘的智慧才被广泛地传播开来。
褪去传统的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其实每种文化里的冥想方法都惊人的相似。这些技巧无一例外都是帮助冥想者抛弃关于过去、眼前和将来的想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内心感受上来,找寻身心的宁静。相应的,人体神经系统会转入一种“万事大吉”的安宁状态,大脑电波也会从活跃进入沉思。具备了以上条件,就有可能进入冥想的状态。
在许多传统中,精神修行者通常居住在特定的住所,如远离尘世的静修处或修道院。修行者的生活由两部分组成——常规的冥想练习与日常的宗教仪式活动。如果修行者无论在“闹市”还是“山林”都能保持冥想的心态,那么他就会被派出去传教布道,向更多的人传授冥想的技巧。也有许多精神修行者回到尘世后,面对名利的诱惑或是被追随者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从而走上了堕落之路,有辱“上师”之名。
自古以来,只有很少数的一部分人被允许进行冥想训练。在过去,大部分人都是被拒之门外的,特别是妇女(她们被视为男人们的财产)、农奴、农民和体力劳动者(他们实际上是有钱有势的地主的财产)以及外国人。然而,正是这些被排斥的人群里产生了一些最伟大的修行者,他们克服重重阻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今世界,我们很幸运,因为每个人——不论国籍、阶级或是性别——都有机会从事这种古代精神传统的练习。
冥想的源起:跏趺坐上的修行方式
美国知名的经济类杂志《商业周刊》曾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了烦恼是影响业务效率的罪魁祸首,冥想被看作是提高员工士气的重要手段,而通过冥想教育,许多经营者都不约而同地察觉到,公司员工的决断力和沟通能力都大有提高。那么,被众多知名企业作为员工最佳放松方式的冥想是怎么来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冥想与宇宙的起源有关。宇宙本质上只有意识、能量和虚空,所以宇宙也是意识和能量的混合体。和宇宙一样,在本质上,人体也是意识与能量的混合体,所以说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指挥人体的是人的意识,而不是大脑。意识具有无限创造力,激发意识能量需要自我调整,而自我调整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平心静气”,于是就有了冥想。
另一种关于冥想的源起说法是,冥想最早是来源于佛教与印度教的精神训练,古印度的高僧们为了追寻精神世界的升华,独居山林,远离喧嚣,静坐冥想。
相传,佛教是在公元前6-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的,他原身是一位王子,当他看到宫殿门口的穷苦人民饱受苦难时,他抛弃了奢华的宫廷生活。佛祖练习最严厉的苦行试图达到“觉悟”(enlightenment)状态,未果,可是通过冥想他悟出“适度中庸”才是最好的精神之途。为了将大众从当时印度神职人员强加的约束和礼教中解脱出来,悉达多·乔答摩开始宣扬一种基于对万物的爱与尊重之上的新的宗教。
悉达多·乔答摩出身显赫,生活富裕,但是这并不能遮掩住他内心对人性的思索,他对人人都须面对的生老病死感到恐惧。因此他决定放弃毕生所学和财富,离开家庭和朋友,做一个依靠他人慈善施舍过活的贫穷乞丐,并开始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在此过程中,他实践了禁欲主义。但是,由此带来的却是健康状况的每况愈下,最后他认识到极端的做法并不能达到自我觉醒。
一次旅行途中,他听到同船上的一位音乐家教导学生说,要想演奏出完美的音乐,琴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由此,悉达多·乔答摩受到启发,悟出“适度中庸”的道理,从而开导了冥想。
在菩提迦耶,乔达摩经常坐在无花果树下冥想,就是在这里他获得了自我觉醒并得到启迪。在这之后,他的教义得以迅速扩大。
冥想与佛教禅宗:冥想的禅宗渊源
禅与佛教本是一体,在佛教代代延续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传承而逐渐衍生出佛教的各部派,禅宗就是其中一支,但这并不意味着禅宗只传承了佛法的一部分。事实上,佛法似海,万千河流从此出,又奔流至此,这一滴海水和那一滴海水的不同实际上很难区分。禅宗出自佛教,本质上又归于佛教,它所传承下来的,是整体的佛教。
禅,译自梵文Dhya na(迪亚那)或Jha na(禅那),意思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有层次的冥想。就是修习者的意念专注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排除外在的干扰,摈弃外在的诱惑,让自己的内心获得自由和解脱。因而,可以说禅其实就是冥想。
禅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方式。禅宗重在“修心”“见性”,主张以禅定进行佛教义理的修习,但其修行的形式不仅仅是静坐凝心。印度的禅宗希望修行者能够通过集中精神进入入定的状态,从而抛却烦恼与妄念,获得解脱。印度的禅学大师们还为信徒指引了很多禅定的技巧与法门。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僧稠大师常常用来教导他人的“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另外,通过打坐、诵读、忏悔等方式都可以进入禅定的状态,但是实现精神上的修行并不一定必须执着于这种外在的形式。
马祖道一出家时年纪尚幼,他一心想通过坐定而得佛法,于是整日里在寺中坐禅,既不外出,也不接待来访者。怀让禅师听说此事后就找到道一,问他终日坐禅究竟为了什么。
道一说:“为了成佛而坐禅。”
怀让禅师二话不说,捡起一块砖头开始专心致志地在地上磨了起来。
过了许久,道一终于忍不住道出了心中的困惑:“你在这里磨砖做什么呢?”
怀海禅师说:“做镜子。”
道一忍不住笑道:“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海禅师盯着道一的双眼,反问道:“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道一顿悟。
坐禅只是一种进入禅定的途径,假使只为坐禅而坐禅,即使枯坐成骨,心也不会抵达禅的深处,成佛的愿望也不过是空梦一场。
禅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息,也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智慧。禅开人心智,助人成长,使人感悟到世界的和谐,心境的清澈,生命的圆融。一旦你能够放下所有对于观念的执着,放下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那么就能够得到佛陀的真正智慧,也就能达到禅的最高境界了。
虽然心念就像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意识的溪流,但是通过坐禅仍能培养自己意念的安定、专一,从而达到“止”的状态。佛教曰“因定生慧”,禅定不仅能协调身心,使人在入定中沉静心灵,而且在观想时能更直观地把握宇宙人心的奥秘。
禅修有“熟悉”的意思,是指此时心念中常出现的最熟悉的东西。禅修的实质就是冥想,即心灵处于持续地无间断地平静状态,感觉自心本性就像天空一般澄澈空明。禅修属于心神意识的活动,它的最终目标是要唤醒意识当中幽微玄妙的层面,使修行者获得对于事物直接而直觉式的觉察力,即证悟之境地。但禅修并非要人做白日梦式的冥想,使其从眼前现实中逃避开来,而是让人在沉思冥想中直觉宇宙的本体实相,瞬间顿悟达到“梵我合一”、物我交融的境界。
禅和冥想都是智慧的,它们既存在于人的内心,又存在于一切外在之中。世间法就是佛法,一切现象中皆有禅机。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野花见天堂,处处有佛法,事事含禅机。禅不可说,要以心感悟,禅无形迹,要牢牢把握,从大千世界中发现禅的真谛,从自然天地中感悟禅的清澄,从心灵深处体验禅的圆融。只要有一颗孩童般单纯的心灵,有一双敏锐的发现的眼睛,就能够在自然天地世间百态中发现真正的禅。
冥想在古埃及:追随先人的脚步
几千年前,人类就有了正式练习类似冥想的记录,那时候的冥想练习者主要是高层次的贤哲。古文明的政权形式是神权统治,神职人员或祭司也属于统治者。在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之中,进行神权统治的是法老、高级男祭司和女祭司。
在古埃及文明中,虽然没有广泛的、正式的关于冥想的实践记录,但是众所周知,古埃及人十分注重梦的重要性和梦境所包含的预兆。古埃及有许多叫席拉普姆的寺庙,人们在这座寺庙中,尝试着把梦想变为现实,被古埃及人称为“孵梦”。孵梦之人睡在寺庙里,期待着做一个能预示未来的梦,然后请教圣贤或教士帮他解梦。孵梦之夜,孵梦的人会举行预备仪式,包括斋戒、沐浴、涂油礼以及祈祷。其中,祈祷本身就是冥想的一种形式。
无独有偶,希腊也有孵梦的预备仪式。希腊人更注重孵梦的医疗作用,他们通过睡眠来召唤睡神修普诺斯和梦神墨菲斯。
冥想在古印度:瑜伽体系中的冥想
印度教有许多灵性实践的方法,冥想就是其中之一,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同的印度教派别,看待冥想的眼光不同。有些把冥想视为一种技巧,有些把冥想视作一种奉献爱的方式,有些则把冥想当作一种精神崇拜。运用冥想最广泛的就是瑜伽。
古老的《瑜伽经》记载了“八支分法”,也就是修行瑜伽的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分别是:
1.禁制
是对外在身、口、意的控制,需要修行者遵守以下五种道德规范:不杀生、不妄语、不贪、不盗、不淫。简单地说,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思想、行为、语言应以慈悲为怀,并合于中道。
2.劝制
是对内在心灵的控制,包括清静、满足、苦行、学习经典和敬神。
3.调身
是让肢体保持平稳、宁静的技巧。瑜伽的姿势大部分都是模仿的动作,除了能够给予身体的刺激外,更能达到安定身心的功效。
4.调息
是控制呼吸的方法。瑜伽体系认为,我们的呼吸是宇宙能量的一部分,调息就是要控制生命的能量。瑜伽认为人类能得以生存是因宇宙中充满活力的命素,此种命素存在于空气、水、食物、日光中,人类吸收此命素而产生能量。只有学习瑜伽呼吸原理及健康的饮食方法,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5.制感
通常意识心灵的活动借由感官而产生情绪,同时也影响到内在心灵的意识。因此,必须将往外的心念从外在的世界收摄到心灵内在的专注。
6.专注
让心念专注到一处,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对象上,这个对象可能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
7.冥想
当你能够毫不费力地持续专注,那么冥想就开始了。集中心灵而达到无念、无想、无心的状态,从而进入“空”的境界。
8.入定
即身心统一、心物合一的入定状态,是意识觉悟的最高精神境界。
如果我们怒火焚心、贪欲滋生、心烦气躁、呼吸不顺、压力过大或者受外物刺激而心生杂念使得心神不宁,那么在这种状态下是肯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冥想放松的。此时可以尝试进行瑜伽“八支”练习,前两支分别通过道德戒律来加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通过自律净化来关爱自身;紧接着是舒适、稳定的体位法来为冥想做准备,用呼吸控制来平衡和增强体内能量;最后进行的是放松式感官内敛。完成上述的动作之后,则转入后三支,即内支练习,包括专注、冥想、入定。
瑜伽中的冥想对象
瑜伽体系认为,物质世界和心意世界有相似性,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因为物质事实上也是从心意进化而来。当心意的真实本性被知晓,它就再也不会迷惑自我,只有自我才会散发出它本有的光辉,而冥想被当作获取这种知识的技巧。在这种技巧里,意志力扮演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通过对意志的锻炼,可以使心意有意识地和从容地培养出一种单一的思想,从而排除所有的其他思想。
通过认识内在的自我,也就是纯意识来停止所有的痛苦,这就是冥想要达到的目的。瑜伽体系认为无明是痛苦的根源,它迷惑了自我,使自我纠缠在物质世界中。这种纠缠是心意的本质,可以通过实在的知识,斩断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对自我的纠缠。
冥想集中于一个单一的对象,通过专注认识一个对象的真正本性,进而揭开那个对象的真正本性。因为只有了解了一种事物,才能控制它。又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同一种心质构成的,所以通过认识一个对象的真正本性,可以使人明白宇宙中所有对象的真实本性。
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事物,比如一幅图像或一个符号;一个词或者一种观念,一个神的形象或者是一个人,在专注和冥想的练习中,都可以成为被选择的对象。《瑜伽经》中提到了这些可以成为冥想的对象:
1.可以提升灵性的所有事物。这样的事物可以是一种思想,某个场景,一块地方或者任何可以引起心意集中的事物。因为如果心意能够集中在某一对象上,那么它也可以集中在其他对象上。
2.梦中的体验或者深眠体验。无论是关于圣人或神圣象征的梦,或者是一种深眠中的喜悦状态,都可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梦中,由于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关闭了,因而头脑中的各种思想都会变得非常逼真。一般来说,人会通过三种方式来冥想这种逼真的思想:第一,通过冥想一个记忆中的梦,并持续维持这种冥想的状态;第二,通过建立一个冥想对象的精神图像,并且想象它是真实的;第三,通过专注任何可以提升灵性之梦的体验。
另外,无梦的睡眠状态使外在与内在的感知都变得模糊,是一种被动的意识。这种被动的“我——意识”也可以成为冥想的状态。
3.古代的知微者曾说,超越了所有悲伤的光辉绚丽之光是灵性意识之光,它在内心的隐蔽处闪耀。冥想者可以在心中想象无边际的、透明仿如天空般的光芒,然后想象自我就在光芒之中。
4.圣人的心总是平静的,而且它能使人感觉到吸引力,也会使人产生信仰,因为这是不被激情和执着所束缚的被照亮的灵魂之心。集中在这种心上的心意,也能够专注在平静之中。
冥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诗意禅趣的冥想氛围
有人这样评价中国传统文化:重感情,轻理性;重冥想,轻现实。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禅趣也都追求空寂的冥想氛围。
空寂本是佛教语,说的是事物了无自性,本无生灭。世界清净无垢,也是禅的心灵世界,众所周知,坐禅能帮助人安定心神、集中心思,禅强调的是空和无,这与冥想追求的至境是一致的。要达到至境,思想往往玄之又玄,彻悟了然,空明通透,这里的空就是“空寂”。
空是没有杂念,除去一切的杂念;寂是寂静,不仅是指外在空间的静,也指心灵上的静,甚至带点凄凉味道。明代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谈到空寂时说:“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
当人从空寂之中体察万物,眼前就没有了物的概念,就会走出习惯性的观察视野,拒绝从前执着的诠释,真正看到了事物的本来面貌。于空性中重新看待这些“概念化”的事物,这种方式就是冥想,冥想不仅是对外的,还是最佳反观自省的方式。
然而冥想所要达到的空寂绝不仅仅是思想的又一产物,思想有界限,但冥想的心无界限。在冥想中,“个人”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空寂、超脱以及非凡的爱。无论中国古诗还是日本俳句,都追求这样的境界。在空寂之中收获纯粹的平静,在彻底的平静中得到纯然的观照。
空寂是一种深刻的宗教情怀,中国的禅宗偏爱空寂的意象,禅诗、禅画皆追求空、静、幽、寂、深的境界,意在忘记尘世的浮躁繁华,远离世俗的喧嚣热闹,在澄明的幽深之境,收获一颗平常心,沉浸于超然物外的生命状态。中国的传统美学尤其追求这种感悟式的思维方式,通过直觉感受,经由冥想最终与自然之道合二为一,再通过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将主体的感受抒发出来。最终,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就是审美意蕴和感性情思并存的艺术佳品。
冥想与《易经》:让心灵遵从宇宙秩序
《易经》也称《周易》《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论述,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的。中国人一提起《易经》就容易联想到八卦和算命,似乎认为学了《易经》的人,就能上天下地,无所不知。更有人对其极尽褒扬,说“《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我国古代用阴阳八卦从自然和精神两方面来概括宇宙秩序,阴阳八卦就是出自《易经》,是古人长期思索天地后“观物取象”的产物。所谓的观物取象,先来解释“观”,观物既不能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孤立的事物。既要“仰观”,又要“俯察”,既观于大,又观于小;既观于远,又观于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天地之道、万物之情。要做到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并且这种观察并不是浅层次的用眼睛去看,而是以视觉方式通达宇宙之本体,通过观象领悟万物表象之下的深层蕴含,再把观察领悟到的事物用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就是古人对宇宙秩序的认识。
关于“象”,《易经》解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指幽深复杂的事理)而拟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由此看来,“象”具有双重意义——既诞生于圣人对天下幽深之“道”(宇宙秩序)的发现,又是道之具体形象,这和冥想行为中凝神观照所见的“象”是同一个性质的,即它们都是主观创造的视觉化的图像,这些形象虽然简单,其中包含的智慧却是宇宙间最深刻的道理。“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创造过程。“观”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是在“观”的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
阴阳八卦作为古人心中宇宙秩序的符号,就是几千年前华夏圣贤对世界冥想的象。凡进行深刻冥想时所见的幻“象”都能反映出自己心灵及心灵的秩序。
冥想与心理学:从潜意识解析冥想
心理学范畴的冥想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也就是潜意识理论。心理学冥想从人的潜意识深层次地解释冥想,尤其注重冥想对心理治疗的功效。人类生来就具有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潜意识是人固有的一种本能,是人追求满足、享受和幸福的一种动力,更多的时候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潜意识是潜藏在人们一般意识下面的神奇力量,是人的深层意识,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朦胧状态以及对生存世界、未知世界的模糊感知。每一个人都具备潜意识,只是并没有过这种认识。要进入潜意识状态中去思索,首先要做到身心宁静,心静才能闭目冥想。
冥想可以加强意识,强烈的意识可以发觉并驱散潜意识。冥想能引发某种潜意识,但也不能把冥想单纯地理解为潜意识。冥想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原理就是通过直觉感知超视力或超听力,或来自他人、自然的各种信息,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帮助意识做出判断抑或是深层次的分析。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水面以上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隐藏在冰山底下的95%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潜意识显示的是冥想者本来的自性,冥想是意念和意境的结合。
帕檀迦利的冥想体系
印度上师帕檀迦利撰写的《瑜伽经》记录了一系列关于瑜伽冥想(阿斯汤加瑜伽)的箴言,这些箴言构成了今天我们学到的瑜伽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我们现在所说的冥想技巧的根基。西方的瑜伽教练将研究《瑜伽经》作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尽管他们所教的瑜伽主要以身体训练为主。哈他瑜伽最核心的经文《哈他瑜伽之光》(Hatha Yoga Pradipika)与帕檀迦利的思想一致,即认为“哈他瑜伽的练习只是为了达到阿斯汤加瑜伽的境界”,也就是说,身体方面的练习是为冥想做准备。练习瑜伽的所有益处,如有益健康、缓解压力等都是次要的,瑜伽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心灵的宁静,进入冥想状态。
帕檀迦利其人
帕檀迦利并非瑜伽的鼻祖,他甚至可能并非指一个人。关于他我们所知道的是,帕檀迦利把他那个时代——约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的众多瑜伽传统融合成一套连贯的哲学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瑜伽经》。许多学者认为,该经文中关于“八支分法”的部分(哈他瑜伽的重要思想由它而来)是后来加进去的,理由是如果没有这部分,《瑜伽经》可以成为一部内容更连贯的冥想论著。不管《瑜伽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它都算得上是一部简练、精确的杰作。最初《瑜伽经》是由老师口述一代代传给学生的,到后来才用梵语记录下来,并翻译成英文引入西方。
阿斯汤加瑜伽:八支分法
根据帕檀迦利的定义,瑜伽练习由8个紧密相连的分支组成,前5个分支“专外”,为外支,是积极的练习部分,为后3个分支奠定基础,而后3个“专内”,为内支,它们共同组成了三摩地的冥想状态。
●持戒:社会制约,反映了对他人的尊重、体谅和爱,这一点和其他所有伟大的宗教一样。
●遵行:内心净化,加强了自尊与意识的象征。
●体位法:完善冥想坐姿,不受外力(如高温或寒冷)影响。
●呼吸法:调整呼吸,平衡、增加体内能量,有利于把我们带入冥想状态。
●制感法:将五官感受从外界移到内心世界(目睹和想象)。
●持执法:集中注意力到一点,排斥精神的嘈杂之音。
●入定法:通过身体放松,精神专注,达到冥想状态。
●三摩地:扩张意识,超越一般的思考。
帕檀迦利《瑜伽经》的教义
帕檀迦利一直遵循着一种印度古哲学——数论(samkhya),也称二元论。这种哲学认为,自然(prakriti)与意识(purusa)是永远分离的,而我们所感知到的人类存在反映了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或者说纠缠。
这种哲学体系认为,大自然丰富多彩、变化莫测,人类思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帕檀迦利详细地描述了人类的思维,以及我们所必须应付的痛苦、困难等。他还概括说,在人类大脑中有一些永远存在的错觉,比如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关于过去的回忆,这些错觉会使我们犯错误。
帕檀迦利列举了一系列的冥想练习步骤,通过使大脑放松,集中到一点,这样意识(永恒的自我或灵魂)才能如水晶般清澈。“瑜伽就是使思维安定下来,达到宁静……只剩下纯净、自由的意识,永远以它本来的方式存在着。这就是开悟”——这才是冥想的终极目标。
接下来的部分详细介绍了瑜伽的八支分法,然后以很长篇幅介绍了大脑通过三摩地的训练所达到的超能,也就是说,通过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某件物体上,冥想者与该物合二为一,感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瑜伽经》的最后,帕檀迦利描述了人类感知的顶峰——完全透明的真相。“现在,漫长的进化过程所揭示的真相终于展现在你面前。”
帕檀迦利的冥想
帕檀迦利推荐的冥想练习步骤包括以下方面:
●“反复将思维的注意力集中到单一的焦点上。”
●“培养心的特质:对乐者友善,对苦者同情,对单纯者喜悦,对猥亵者公正。”
●“尝试多种呼吸练习。”
●“体验内心的光芒,免于悲伤。”
●“适应另外一种心态(比如圣人或上师的心态),免于被欲望所扰。”
●“目睹梦。”(看梦如何进入潜意识)
●“任何一种冥想都应该受到尊敬。”(帕檀迦利承认他的冥想法并非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