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也会排斥异己的
——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这就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现象。
假定男A,男B,美女C,从客观条件和个人禀赋来看,男A较有优势,男B稍逊。若从资源配置来看,A、C结合实属大快人心,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A男因自身禀赋或客观条件好,选择面比较广,“吊死在一棵树上”的机会成本过大。而B男则相反,可能是“一无所有”,索性“孤注一掷,拼命一搏”。这样B男在追求美女C的努力程度上显然会大于A男,而C女只能凭借对方的行为表现来评判其爱恋自己的程度。往往会被B男刻意粉饰的“海枯石烂,一心一意”的倾慕和忠诚而迷惑,被B男拖入婚姻的“围城”。于是,婚恋角逐画上了句号。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18世纪20年代之后,由于某人不懈努力,白银终于变为非主流,黄金成为货币世界永恒的主题。某人,叫作艾萨克·牛顿,而且,与你认知的牛顿是同一个人。牛顿,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是经典力学、微积分的奠基人。对物理和数学来说,牛顿是奠基人;对牛顿来说,物理和数学只是业余爱好。牛顿的本职工作,只是英国王室造币大臣。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相当兢兢业业。
牛顿当政之前,“造币大臣”只是一个闲职,没有任何实权。各家银行自己发行银行券,自行铸造铸币,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关造币大臣何事。黄金为币,始于牛顿。
18世纪初,金银同为英国货币,但牛顿发现黄金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少。因为,黄金在欧洲大陆购买力低于英国,白银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在英国本土金贱银贵,在海外金贵银贱。
牛顿不但掏空了国库的白银家底,而且收购英国居民的银器,就是为了增加白银铸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出约700万英镑白银,依然不能扭转金贱银贵的局面,新铸的银币也在流通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牛顿很伤心,伤心之后就明白了:既然黄金在本土便宜,无论铸多少银币都会被人藏起来,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托马斯·格雷欣爵士发现并加以明确表述的。格雷欣是英国著名的金融家、慈善家,格雷欣学院的创建者,英国王室财政顾问和金融代理人。1559年,他根据对当时英国货币流通状况的考察,上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收回成色不足的劣币,以防止成色高的良币外流,并重新铸造足值的货币,以维护英国女王的荣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格雷欣在建议书中首次使用“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指出由于劣币与良币按面额等值使用,因此人们往往把良币贮藏起来或运往外国使用。这样就出现市面上所流通的都是劣币,而良币被驱逐出流通领域的货币现象。
◇现实生活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上述的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原则在起作用,所以说,“劣币驱逐良币”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格雷欣法则是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的一种货币现象。但随着时代变迁,金属货币被纸制货币所代替。第一代纸币是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是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它是银行的债务凭证,承诺其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人兑换所规定的金属货币。所以,这一种纸币叫作可兑换纸币。第二代纸币是由银行券蜕化而成的不可兑换纸币,它通常由中央银行发行,强制通用,本身价值微乎其微,被认为是纯粹的货币符号。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写道:“可兑换的纸币——即肯定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币(或其他本位硬币)的纸币——对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几乎和面值相等的本位硬币一样。当然,哪怕对这种纸币十足地兑换成本位硬币的能力稍有怀疑,人们就会对它存有戒心;如果它不再十足兑现,则其价值就将跌到表面上它所代表的黄金(或白银)的数量以下。”显然,硬币是良币,可兑换纸币是劣币。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完全一样,但当纸币兑换成硬币发生困难时,其名义价值就会贬值,严重时就会发生挤兑。这时纸币就会被卖方拒收,流通困难,从而迫使其持有人不得不涌向发行银行要求兑换硬币。这种情况,实际上宣告格雷欣法则的失效,即已经不是作为劣币的纸币代替硬币,而是相反,人们将持有硬币以代替纸币。
在现实生活中,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的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