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环境决定小收益,投资须读懂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有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边装满了钱,他把钱倒了出来,只把筐拿走了。当时的德国,货币贬值到了在今天看来几乎无法相信的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德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战争本来就已经使德国经济凋零,但战胜国又强加给它极为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使德国负担巨额的赔款。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1923年还被法国、比利时军队占领,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德国政府迫于无奈,只能日夜赶印钞票,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由此,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
◇持续负利率是在征收通胀税!◇
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起来了:一份报纸的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
在这样巨大的经济危机之中,德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苦难。没有工作、没有粮食,走投无路。德国人民对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政府极为不满,德国各地的斗争、骚乱不断发生,德国处于严重的动荡之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的纳粹党建立了,并利用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掀起了对内反对民主制度和共和国,对外要实现民族复仇的浪潮。
从这场经济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度的钞票发行量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这次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比如说,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