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特性的理解。
(2)学习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3)学习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
(2)交流毫伏表1块。
(3)电阻器:51Ω、100Ω各1个。
(4)电容器:0.033μF1个。
(5)电感器:9mH1个。
三、实验原理与说明
1.RLC串联电路
图1-12-1为RLC串联电路。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ω的函数,即

当有ωL=1/ωC时,电路处于串联谐振状态。谐振角频率ωo及谐振频率fo分别为:


图1-12-1 RLC串联电路
它们仅与电路的自身参数L、C有关,而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无关。
显然ω<ωo时电路呈容性,阻抗角φ<0;ω>ωo时,电路呈感性,阻抗角φ>0。
2.电路在谐振状态时的特性
(1)由于回路总电抗

因此,回路阻抗│Z0│为最小值,整个回路相当于一个纯电阻电路,激励电源的电压与回路的响应电流同相位。
(2)由于感抗ωoL与容抗1/ω0C相等,所以电感器上的电压UL与电容器上的电压UC相等,相位相差180°,电感器上的电压(或电容器上的电压)与激励电压之比称为品质因数Q,即
在L和C为定值的条件下,Q值仅仅取决于回路电阻R的大小。

(3)在激励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情况下,回路中的电流Io=Us/R为最大值。
3.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1)回路的响应电流I与激励电源的角频率ω的关系称为电流的幅频特性:

当电路L的C保持不变时,改变R的大小,可以得出不同Q值时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1-12-2所示。显然,Q值越高,曲线越尖锐。
为了反映这一情况,通常研究电流比I/I0与角频率ω/ω0之间的函数关系,即通用幅频特性:

图1-12-3画出了不同Q值下的通用幅频特性曲线,显然,Q值越高,在一定的频率偏移下,电流比下降得越厉害。幅频特性曲线可以由计算得出,也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定。

图1-12-2 电流相频特性曲线

图1-12-3 相对通频带
(2)为了衡量谐振电路对不同频率的选择能力,定义通用幅频特性中幅值下降到峰值的0.707倍时的频率范围为相对通频带,如图1-12-3所示(以B表示),即。
显然,Q值越高,相对通频带越窄,电路的可选择性越好。
(3)激励电压Us回路的电流I之间的相角差φ与激励源角频率ω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即

相频特性曲线如图1-12-4所示。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是衡量电路特性的重要标志。
4.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的关系
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同样是角频率ω的函数:

曲线如图1-12-5所示,当Q>0.707时,UL(ω)及UC(ω)才会出现峰值,并且UC(ω)的峰值出现在ω=ωC<ω0处,UL的峰值出现在ω=ωL>ω0处。Q值越高,出现峰值处离ω0处越近。UL(ω)的峰值出现在ωL>ω0处,UC(ω)的峰值出现在ωC>ω0处。Q值越高,则ωL、ωc越接近ω0。

图1-12-4 相频特性曲线

图1-12-5 UL(ω)、UC(ω)曲线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量R、C、L串联电路响应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和UL(ω)、UC(ω)曲线。
实验电路如图1-12-1所示,选取元件R=51Ω、L=9mH、C=0.033mF,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US=1V(有效值)不变,测量表1-12-1中所列频率时的UR、UL和UC值,记录于表中。
表1-12-1 测量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和UR、UL(ω)、UC(ω)曲线

该R、L、C串联电路的f0为9.5kHz左右,由实验者根据情况在该频率附近多测几个点,找出谐振频率。
为了找出谐振频率f0及出现UC最大值时的频率fC,UL出现最大值时的频率fL,可先将频率由低到高初测一次,画出曲线草图,然后根据曲线形状选取频率,进行正式测量。
(2)保持U和L、C数值不变,改变R=100Ω,即改变回路Q值。重复上述实验,但只测量UR值,并记录于表1-12-2中。
表1-12-2 R=100Ω时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

这时谐振频率不变,而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降低了,在此条件下,再做出电路响应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
由于实验中使用电源频率较高,需要用交流毫伏表来测量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则用已知电阻上电压降的方法求出。
(3)保持U和L、C数值不变,改变R=100Ω(即改变回路Q值,重复上述实验,但只测量UR值,并记录于表1-12-2中。
这时谐振频率不变,而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降低了,在此条件下,再做出电路响应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
由于实验中使用电源频率较高,需要用交流毫伏表来测量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则用测量已知电阻上电压降的方法求出。
五、注意事项
(1)每次改变信号电源的频率后,注意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使其保持为定值。
(2)实验前应根据所选元件数值,从理论上计算出谐振频率f0以便和测量值加以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出不同Q值下的响应电流的幅频特性曲线和UL(ω)、UC(ω)曲线(只画高Q值的)。
六、思考题
(1)实验中,当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是否有UR=U和UC=UL?若关系式不成立,试分析其原因。
(2)可以用哪些实验方法判别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3)通过实验总结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主要特点。
(4)为了比较不同Q值下的I-f曲线,可将第二条幅频曲线所有数值均乘以一个比例数,使在谐振时的电流值相同。
(5)谐振时,回路的品质因数可用实验所测数据按下列几种方法计算:

哪一种结果较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