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企业的革命性变革
自从1978年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GDP和国民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对外贸易迅速发展,金融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诸多成就中,企业变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一、中国40年来企业改革思路与措施的回顾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改革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92年的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阶段。该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既有产权制度的框架下,探索各种形式的灵活经营机制。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1978年试行的“扩大企业自主权”,1983年开始的“利改税”,1987年推行的“承包制”等。第二阶段是1992-2002年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该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公司制企业制度为方向,全面构建现代化的企业微观产权制度、经营体制、管理体制。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1997年开始的以“债转股”为主要方式的国有企业脱困,以公司制改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第三阶段是2002-2012年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阶段,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该阶段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从一般性、竞争性产业中逐步退出。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剥离等方式和手段实现“抓大放小”的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今改革深化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加速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国有经济从国有资产管理向国有资本管理转变。
从中国企业改革的过程来看,中国的企业改革遵循着一条较为明确的线索,即在改革的内容方面,遵循从寻求既有产权制度框架下的经营机制创新,到实现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改革路径;在改革的领域方面,遵循着从企业制度改革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从微观领域到宏观领域的改革线索。其核心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实力提升,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富有活力的微观主体。
在这一改革思路的引导下,中国的企业改革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除极少数特殊垄断性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以外,大多数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做到股权多元化;一部分效益好、规模大、有发展前途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多方面的资金入股,实现股权社会化。股东按股权比例,分别派出人员组成董事会,或通过股东大会,选举组成董事会,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全权负责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打破原有国有企业处于政府主管部门控制之下、很难避免主管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随意干预的现象,从制度上促使政府与企业之间分离。
在管理体制方面,建立起明确的公司治理机制。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股东会选出的董事会,负责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总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监事会负责进行监督。从而在企业的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确立起一种既能相互协调合作,又能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在制度上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理分离及其正常实施。
(二)以管理原则、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创新,是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增值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行政化、多环节化与多元化,是国有资产利益主体结构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种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导致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中决策难、操作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主要包括管理原则创新以及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在管理原则方面,从以往管理具体的资产运行向确保资本保值增值转变;在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方面,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设置,要符合精简、效能的原则,管理幅度要适当。同一级政府国有资产营运机构设置不宜过多,行业性的资产营运公司要逐步予以归并,设立综合性、开放式的营运机构。县市一级一般不设或只设一个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继续保留国有经营的企业资产可转入授权经营的集团公司或者划转给上一级政府的资产营运机构管理。同时,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真正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统一。
(三)以抓大放小为主要思路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由于国有企业数量庞大,涉及产业众多,且与国有经济职能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产业所占比重太大,因而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不断下降。在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状况下,国有企业继续大规模发展,只会继续大量占用社会资源,而且还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从微观体制、机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思路,从宏观视角探求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由于国有企业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规模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领域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需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把大多数国有中小型企业放开搞活。为此,按照“抓大放小”的思路,通过兼并、收购、资产置换、资产剥离等手段,将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产业退出,放开国有中小型企业,允许民营和外资进入,同时将国有资本集中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和大型企业,着眼于国有经济的整体发展,在宏观层面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
(四)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中国逐渐认识到,在存量改革之外寻求增量发展对于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由于产权关系相对清晰、历史负担较轻、发展空间巨大等优势,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明确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之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配套支持、金融扶持等措施大力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中国40年来企业改革的成就总结
在明确的改革思路引导下,在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中,中国40年来的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一)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以公司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首先,大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和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了股权多元化改制。其次,截至2016年年底,作为国有企业主干的中央企业,已有85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开展董事会试点,实现企业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最后,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使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利益分置、价格分置的问题不复存在,各类股东享有相同的股份上市流通权和股价收益权,各类股票按统一市场机制定价,并成为各类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奠定了市场化基础,使中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上与国际市场不再有本质的差别。目前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机制。
(二)国有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从1998年到2016年的18年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数量大幅减少,总资产由7.49万亿元增加到131.72万亿元,增长约16倍;所有者权益由2.68万亿元增加到44.68万亿元,增长约15倍;实现利润由525亿元增加到23157亿元,增长了44倍。在中央企业方面,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进行了百余次重组,特别是2013年以来,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搞重组,加快推进了煤电行业、重型制造装备行业、钢铁行业等领域的重组整合,探索境外资产整合,不断探索有效重组方式,加大重组后融合力度,企业数已经从196家下降到102家。
(三)国有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经过长期的企业改革,虽然国有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但是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上缴税金3.81万亿元。2016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68万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利润15259.1亿元,上缴税金29153亿元。截至2016年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1.7万亿元,同比增长9.7%。
(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逐步得到了恢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报告: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101.75亿元,比上年的95.09亿元净增6.6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2家入围世界500强榜单,比上年净增5家,增幅达71.43%。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61568.57亿元,户均323.14亿元,增幅达10.06%。2015年,民营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173004.87亿元,户均346.01亿元,增幅达25.16%。民营企业500强税后净利润总额稳步提升,达697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7%。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到642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全国税收比重达5.14%。纳税额超过200亿元的企业共有4家。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7900家,比上年增长5.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132亿元(折合1260亿美元),增长4.1%。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905家,增长34.1%;对华直接投资金额458亿元(折合71亿美元)。此外,外资经济也快速发展。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352亿元,增长12.1%。
三、中国企业40年来革命性巨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上没有企业,因为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企业几乎是不存在的。在改革开放后的头15~20年,中国企业基本上是没有战略的。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期,各种机会层出不穷。处于其中的企业,很自然地选择“机会导向”。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便是抓住这些机会,迅速扩张、成长、壮大。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企业的成功并不一定依赖于高瞻远瞩的战略或者优异高效的管理,而是看企业能否抓住关键性的稀缺资源,并充分利用每次机会。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的演变可以将中国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初期,我们称为“寻租”阶段。在“寻租”阶段,企业追求的是“好买卖”,就是抓住市场某个空缺,获取一次性的暴利。企业生存发展最需要的是“拉关系、找资源”的能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十年,短缺经济使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卖方市场的状态。企业每天考虑的都是如何获取资源,抓住更多的机会。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期,我们称为“一招鲜”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在一些最先开放的行业,例如家电行业,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者开始享有了选择权,也就对产品有了差异化的要求。差异化的第一步往往是通过广告实现的。广告之外常见的另一招是销售渠道。在这个阶段,企业追求的是“好项目”,打一枪,换一炮。对于企业来说,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通用能力,包括对资源的掌控能力、广告能力以及销售能力等。这也是我们前些年经常看到、听到的所谓“一招鲜”。然而,当整个市场的竞争逐渐成熟,单靠某一方面能力而获得发展的企业,如果不能迅速把这种能力扩展到其他方面,就很难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这也就是为什么90年代有一大批企业迅速崛起,又很快陷入绝境的根本原因。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期至今,我们称为“全面竞争”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向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全面竞争的市场经济。在这个阶段,企业想保持领先的地位,需要高层次的战略能力、全面的管理能力和组织架构的搭建能力。只有在这个阶段,企业家才会真正关心如何建立“基业常青”的企业,也只有在这个阶段之后,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企业”,才需要战略思考。
(二)中国企业的三大巨变
1.巨变之一:中国企业实现了量级跨越,从“作坊时代”到“跨国时代”
1978年,中国离世界很遥远,中国企业处在世界的边缘。《读卖新闻》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当年参观了上海一家集成电路厂后,对工厂的落后状况深为惊讶:“简直是马路工厂。工厂方面说,产品多半不合格,卖不出去。”而他的同行在重庆炼钢厂竟然发现了一台140年前英国造的机器还在使用。
我们已经很难确知当年最大企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但我们知道,1984年,刚刚当上副经理的柳传志被问及对公司有何打算时,他信誓旦旦地回答:“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
1978年,全国国有企业的存款和财政存款之和只有1089.9亿元。后来,国资委监管的102户中央企业一月的利润平均就有1200亿元。大型国企的家数在减少,但规模在扩大,从“作坊时代”走向“跨国时代”。2016年,全国国企资产总额增至131.7万亿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占据主导地位。
国企的贡献度正在增大。据国税总局公布,2016年全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中,国企应交税金3.8万亿元,是我国绝对纳税大户。
民企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同样惊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说:民营企业创造了中国GDP总量的约40%、增量的约60%,解决了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半、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的80%以上。
外企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在发展中实现双赢。短短30多年,中国成为全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连续16年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2016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7900家,比上年增长5.0%。
2.巨变之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跃升,从政企不分、民企戴“红帽子”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08年9月,上海出台规定,国企领导人不再沿用行政级别。这只是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再次深化。如今,股份制已成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在逐步完善。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市场化机制在国企初步建立。
民企市场主体地位的提升突出地表现在市场准入平等方面。2005年2月,“非公经济36条”由国务院公布,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两年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对非公经济实行“两个平等”,即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民营企业迎来腾飞的新契机。
3.巨变之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从利税挂帅到企业公民
英国人胡润在做中国富豪榜的同时还做慈善榜,记录企业家们关注慈善的行为。2008年5月26日,他第二次发布了“2008慈善榜”,百富榜上榜企业家中有80人为地震灾区捐款。自2004年以来,胡润连续五年发布慈善榜,100位慈善家共捐赠了近129亿元。国企、民企都在从单纯对利润、税收的追求到构建“和谐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并重中走向成熟。
当前,中国的企业还不断发生着变化,因为新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新商业模式对传统产业造成重大改变。40年前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企业的发展从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的转变,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影响,企业管理从内部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的战略从自身向供应链战略转变等,都在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