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 Max 2012三维设计能力教程(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一 乒乓球桌与球网——基本体的制作

任务描述

基本体的制作是复杂操作的基础。这里利用制作乒乓球桌来讲解基本体的制作,制作效果如图1-1-1所示。

任务分析

在制作模型之前,应该对模型的尺寸、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在制作时,最好按实际模型大小或按一定比例缩放后制作。乒乓球台面可以使用标准几何体中的长方体创建;八个桌腿与垫脚使用圆柱体创建并通过镜像完成制作;桌线、球网由矩形创建后使用“挤出”修改器制作而成;网夹可以使用线条绘制出截面后使用“挤出”修改器来完成制作。

图1-1-1 任务一效果图

方法与步骤

1.制作乒乓球桌

提示:

①设置系统单位;②使用长方体创建球桌台面;③使用圆柱体创建桌腿与垫脚;④使用镜像工具生成其他桌腿与垫脚;⑤使用矩形创建球桌的桌线;⑥镜像生成另一侧桌线。

(1)启动3ds Max 2012,设置系统单位。执行“自定义”|“单位设置”命令,打开“单位设置”对话框,选择“公制”单选按钮,并选择下拉列表框中的“毫米”选项。单击“系统单位设置”按钮,打开“系统单位设置”对话框,设置单位为“毫米”,如图1-1-2所示。

(2)单击“创建”面板“几何体”类别中的“长方体”按钮,在“键盘输入”卷展栏中设置“长度”为2740mm,“宽度”为1525mm,“高度”为40mm,单击“创建”按钮创建长方体,命名为“台面”。单击视图控制区中“所有视图最大化显示”按钮(快捷键:Z),使“台面”完全显示,如图1-1-3所示。

图1-1-2 设置系统单位

(3)单击“圆柱体”按钮,建立一个圆柱体,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半径”为25mm,“高度”为780mm,“高度分段”为5,“端面分段”为1,“边数”为18,命名为“桌腿01”。右击工具栏中“选择并移动”工具,在打开的“移动变换输入”对话框中设置“绝对:世界”的坐标值X为-500mm,Y为1100mm,Z为-760mm,如图1-1-4所示。

图1-1-3 制作“台面”并完全显示

图1-1-4 制作“桌腿01”并调整位置

(4)执行“编辑”|“克隆”命令,打开“克隆选项”对话框,选择“复制”单选按钮,并将其命名为“垫脚01”,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修改”面板,在“参数”卷展栏中修改“半径”为26mm,“高度”为20mm,如图1-1-5所示。

(5)单击“垫脚01”右侧按钮,打开“对象颜色”对话框,选择“黑色”,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6所示。

图1-1-5 复制出“垫脚01”并设置参数

图1-1-6 调整“垫脚01”颜色

(6)按【H】键打开“从场景选择”对话框,选择“桌腿01”和“垫脚01”,单击“确定”按钮,此时选中“桌腿01”和“垫脚01”,如图1-1-7所示。

(7)单击工具栏中“镜像”工具,打开“镜像”对话框,设置“镜像轴”为X,“偏移”为1000mm,克隆方式为“实例”,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8所示。

图1-1-7 “从场景选择”对话框

图1-1-8 镜像制作桌腿与垫脚一

(8)选择“桌腿01”“桌腿02”“垫脚01”“垫脚02”,单击“镜像”工具,在“镜像”对话框中设置“镜像轴”为Y,“偏移”为-900mm,克隆方式选择“实例”,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9所示。

(9)选择所有桌腿和垫脚,单击“镜像”工具,设置“镜像轴”为Y,“偏移”为-1300mm,克隆方式选择“实例”,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10所示。

图1-1-9 镜像制作桌腿与垫脚二

图1-1-10 镜像制作桌腿与垫脚

(10)单击“长方体”按钮,在顶视图中建立长方体,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长度”为900mm,“宽度”为30mm,“高度”为30mm,命名为“桌牚01”。单击“选择并移动”工具,在坐标显示区域中设置X为-500mm,Y为650mm,Z为-300mm,如图1-1-11所示。

(11)选择“桌牚01”,单击“镜像”工具,打开“镜像”对话框,设置“镜像轴”为X,“偏移”为1000mm,克隆方式选择“实例”,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12所示。

图1-1-11 用长方体制作桌牚

图1-1-12 镜像制作“桌牚02”

(12)选择“桌牚01”和“桌牚02”,单击“镜像”工具,设置“镜像轴”为Y,“偏移”为-1300mm,克隆方式为“实例”,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13所示。

(13)单击“矩形”按钮,在顶视图中建立矩形,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长度”为1370mm,“宽度”为1525mm,命名为“桌线01”并调整位置,如图1-1-14所示。

(14)选择“桌线01”,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编辑样条线”修改器。单击“编辑样条线”左边的符号,进入“样条线”子对象层级,在“几何体”卷展栏中“轮廓”右侧文本框中输入20,按【Enter】键确认,如图1-1-15所示。

(15)在堆栈中选择“分段”子对象层级,选择桌线01右边内侧边,单击“选择并移动”工具,在坐标显示区域中设置X为-5mm,Y为-685mm,Z为40mm,如图1-1-16所示。

图1-1-13 镜像制作其他桌牚

图1-1-14 创建“桌线01”

图1-1-15 编辑“桌线01”

图1-1-16 调整“桌线01”位置

(16)在堆栈中选择“样条线”子对象层级,选择内侧的小矩形,在“几何体”选项组中选择“复制”与“以轴为中心”复选框,然后单击“镜像”工具,对内侧矩形进行复制,如图1-1-17所示。

图1-1-17 镜像复制内侧矩形

(17)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修改器,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数量”为0.1mm,如图1-1-18所示。

(18)在工具栏中单击“镜像”工具,打开“镜像”对话框,设置“镜像轴”为Y,“偏移”为1370mm,选择“实例”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19所示。

图1-1-18 使用“挤出”修改器

图1-1-19 镜像制作“桌线02”

2.制作乒乓球网

提示:

①创建矩形并阵列生成水平网线;②创建矩形并阵列生成垂直网线;③使用长方体制作球网的网边;④绘制出网夹截面图形,挤出形成网夹对象;⑤使用圆柱体制作网柱对象。

(1)在前视图绘制矩形,设置“长度”为1mm,“宽度”为1820mm。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修改器,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数量”为1mm。

(2)右击“选择并移动”工具,在“移动变换输入”对话框中设置世界坐标,分别设置X为0mm,Y为0mm,Z为50mm,如图1-1-20所示。

(3)重复上述步骤,建立一个长度为130mm,宽度为1mm的矩形,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修改器,在参数栏中设置“数量”为1mm。

(4)右击“选择并移动”工具,在“移动变换输入”对话框中设置世界坐标的X为-910mm,Y为0mm,Z为115mm,如图1-1-21所示。

图1-1-20 制作Rectangle01

图1-1-21 制作Rectangle02

(5)选择对象Rectangle01,执行“工具”|“阵列”命令,打开“阵列”对话框,设置Y增量为8mm,在“阵列维度”选项组中设置1D数量为17,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22所示。

(6)重复上述步骤,选择Rectangle02,打开“阵列”对话框,设置X增量为8mm,1D数量为228,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23所示。

图1-1-22 “阵列”对话框一

图1-1-23 “阵列”对话框二

(7)在“创建”面板中单击“几何体”类别中的“长方体”按钮,在前视图建立长方体,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长度”为20mm,“宽度”为1820mm,“高度”为2mm,命名为“网边”。在坐标显示区域中设置X为0mm,Y为1mm,Z为182mm,如图1-1-24所示。

(8)在“创建”面板中选择“图形”类别,在“对象类型”卷展栏中单击“线”按钮。在前视图中绘制多边形,命名为“网夹01”,效果如图1-1-25所示。

图1-1-24 制作“网边”

图1-1-25 创建“网夹01”

(9)进入“修改”面板,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修改器,在“参数”卷展栏中设置“数量”为20mm,如图1-1-26所示。

(10)激活前视图,执行“工具”|“对齐”|“对齐”命令,然后按【H】键打开“拾取对象”窗口,选择“网边”选项,单击“拾取”按钮,在弹出的“对齐当前选择(网边)”对话框中设置对齐位置,如图1-1-27所示。

(11)在顶视图中建立一个圆柱体,设置半径为7.5mm,高度为150mm,命名为“网柱01”,如图1-1-28所示。在坐标显示区域中设置X为-910mm,Y为0mm,Z为50mm。

(12)按【H】键打开“从场景选择”对话框,选择“网夹01”和“网柱01”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29所示。

图1-1-26 选择“挤出”修改器

图1-1-27 选择对象并设置对齐方式

图1-1-28 建立“网柱01”

图1-1-29 “从场景选择”对话框

(13)单击“镜像”工具,打开镜像对话框,设置“镜像轴”为X,“偏移”为1710mm,选择“实例”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30所示。

(14)调整透视图到合适角度,场景渲染效果如图1-1-1所示。

图1-1-30 通过“镜像”工具生成“网夹02”“网柱02”

相关知识

1.界面认识

首先运行3ds Max 2012,进入系统主界面,窗口背景显示为黑色,执行菜单栏中“自定义”|“加载自定义用户界面方案…”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打开3ds Max安装目录3ds Max 2012\UI下的3dsMax2009.ui,系统界面转变为熟悉的3ds Max 2009风格的界面,如图1-1-31所示。

①“应用程序”按钮:单击该按钮时显示的“应用程序”菜单提供了文件管理命令。

②快速访问工具栏:提供一些最常用的文件管理命令。

③信息中心:通过信息中心可访问有关3ds Max和其他Autodesk产品的信息。

图1-1-31 3ds Max 2012的操作界面

④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共由13个菜单组成,每个菜单的标题表明该菜单上命令的用途。

⑤命令面板:位于屏幕的最右侧,主要用来创建和修改对象,包括“创建”、“修改”、“层次”、“运动”、“显示”、“工具”6个面板,可以访问绝大部分建模和动画命令,根据需要用户可以将命令面板拖放至任意位置。

⑥视图控制区:主要用来对工作视图的显示进行控制。

⑦动画控制区:用来进行动画的制作、时间配置和播放。

⑧状态栏和提示行:用来显示场景和当前命令提示,以及当前系统所处状态和信息。

⑨轨迹栏:提供了显示帧数(或相应的显示单位)的时间线。这为用于移动、复制和删除关键点,以及更改关键点属性的轨迹视图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替代方式。

⑩时间滑块:显示当前帧并可以通过它移动到活动时间段中的任何帧上。右击滑块栏,打开“创建关键点”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创建位置、旋转或缩放关键点而无须使用“自动关键点”按钮。

视图区:在默认状态下一般由4个视图组成,分别是顶视图、前视图、左视图、透视图。具有黄色边框的为当前视图。窗口中还提供了两种视图导航工具:ViewCube和SteeringWheels。

● ViewCube:该工具是指视图右上角标有文字的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使用户从不同的角度环绕或查看对象变得更容易。执行“视图”|“视口配置”命令,在打开的“视口配置”窗口中选择ViewCube选项,勾选或去掉“显示ViewCube”前面复选框的对勾可以显示或隐藏ViewCube工具。

● SteeringWheels:该工具是指视图中跟随鼠标移动的圆形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进行“缩放”“平移”“动态观察”“设定中心”等操作。该工具关闭以后,用户可以通过执行菜单栏中“视图”|SteeringWheels|“切换SteeringWheels”命令打开该工具。

建模功能区:提供了编辑多边形对象所需的所有工具。

主工具栏:通过主工具栏可以快速访问3d Max中用于执行常见任务的工具和对话框。

2.主工具栏认识

3ds Max的主工具栏如图1-1-32所示。

图1-1-32 主工具栏

● “选择对象”:在视图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当对象被选中时,会以高亮的方式显示。

● “按名称选择”:选择对象的另外一种快捷方法。按键盘上的【H】键,然后在列表中按名称选择对象。当场景中有许多重叠对象时,这是确保正确选择对象的最为可靠的方式。

● “矩形选择区域”:拖动鼠标时创建的矩形区域,区域内和区域触及到的所有对象均被选定。

● “窗口/交叉”:按区域选择时可以在“窗口”和“交叉”模式间切换。在“窗口”模式中,只能对所选区域内的对象进行选择。在“交叉”模式中,可以选择区域内的所有对象,以及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任何对象。

● “选择并移动”:在场景中选择并移动对象,当用户需要精确定位对象的位置时,可以选定要定位的对象,用鼠标右击“选择并移动”按钮,将弹出如图1-1-33所示的“移动变换输入”对话框,在其中可以输入精确的位置坐标,也可以在屏幕下方信息区及状态行的相应文本框中,直接键入对象的目标位置。移动时按住【Shift】键,会复制出当前操作对象。

● “选择并旋转”:在场景中选择并旋转对象。单击并拖动单个轴向,可以进行单个方向旋转,视图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圆分别代表了X、Y、Z轴,选中某个轴将会以黄色显示。当需要精确定位对象旋转角度时,可选定要旋转的对象,右击“选择并旋转”按钮,弹出如图1-1-34所示的“旋转变换输入”对话框,使用方法与移动选项基本相同。旋转时按住【Shift】键,会对当前操作对象旋转复制。

图1-1-33 “移动变换输入”对话框

图1-1-34 “旋转变换输入”对话框

● “选择并均匀缩放”:在场景中选择对象并均匀缩放。用户可以在三个轴向以相同量缩放对象,同时保持对象的原始比例。按住左键不放会弹出一系列按钮供选择。缩放时按住【Shift】键,同样也会复制出当前操作对象。

● “选择并非均匀缩放”:可以在指定坐标轴上对选择对象进行不等比缩放,缩放时体积和比例都会改变。

● “选择并挤压”:可以在指定坐标轴上对选择对象进行挤压变形,缩放时只改变对象形状,对象体积保持不变。

● “三维捕捉开关”:可以捕捉三维空间内所有几何体,既可以捕捉栅格也可以捕捉切换、中点、轴点、面中心等,右击该按钮弹出“栅格和捕捉设置”对话框,如图1-1-35所示。

● “二点五维捕捉开关”:它是将三维空间的特殊类型对象捕捉到二维平面上,就好像在一块透明物体上画出透过这个透明物体所看到的三维物体一样。

● “二维捕捉开关”:可以捕捉二维空间平面上的点、曲线和无厚度的表面造型,只捕捉二维平面图形,不捕捉三维对象。

● “角度捕捉开关”:用于设定进行旋转操作时的角度间隔,默认设置为以5°的增量进行旋转,右击该按钮会弹出“栅格与捕捉设置”对话框,可以设置捕捉角度,如图1-1-36所示。

图1-1-35 “栅格与捕捉设置”对话框

图1-1-36 设置角度捕捉

● “百分比捕捉切换”:通过指定的百分比增加对象的缩放。

● “镜像”:将选定对象沿设置轴进行镜像复制。

● “对齐”:将选中对象与目标对象进行对齐。

● “材质编辑器”:单击该按钮会弹出“材质编辑器”对话框,可以完成对象材质的设置、编辑等操作,快捷键为【M】键。

● “渲染场景”:单击该按钮会弹出“渲染场景”对话框,可以对场景各项渲染参数进行设置,快捷键为【F10】键。

● “渲染产品”:依据渲染场景对话框中产品质量输出的设置,进行产品级别的快速渲染,快捷键为【F9】键。

3.命令面板区

命令面板是进行建模和修改等工作的主要区域,其功能非常强大,如图1-1-37所示。

图1-1-37 命令面板

● “创建面板”:“创建”面板中物体类型共有7种,包括几何体、图形、灯光、摄像机、辅助物体、空间扭曲和系统。在创建这些物体时,可以直接进行修改或设定,如果创建完对象后执行了其他命令,再想修改先前创建的对象的参数,则需进入“修改面板”来完成。

● “修改面板”:可以改变现有对象的创建参数;应用修改命令调整一组物体或单独物体的几何外形;可进行子对象层级的选择和参数修改;可删除修改器命令;可转换参数物体为可编辑物体。

● “层次面板”:主要用于调节相互连接的物体之间的层级关系。层级命令面板中包括三个命令项目:轴心点、反向运动、链接信息。

● “运动面板”:提供了对选择物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可以控制它的运动轨迹以及为它指定各种动画控制器,并且对各个关键点的信息进行编辑操作。它主要配合轨迹视图一同完成动作的控制,分为缓冲参数和轨迹两部分。

● “显示面板”:主要用于控制场景中各种物体需要显示(或隐藏)的情况,通过显示、隐藏、冻结等控制,更好地完成效果图制作,加快效果图的制作速度。

● “工具面板”:在默认状态下,只列出了9个项目,包括资源浏览器、相机匹配、测量、运动捕获等。选择了相应的程序之后,下方就会显示相应的参数控制面板。

4.视图控制区

视图控制区由8个按钮组成,如图1-1-38所示。

图1-1-38 视图控制区

● “缩放”:缩小或放大当前视图。单击该按钮,在视图中向上拖动鼠标可把该视图放大;向下拖动鼠标可把该视图缩小。

● “缩放所有视图”:缩小或放大所有视图。单击该按钮,在视图中向上拖动鼠标可把所有视图放大;向下拖动鼠标可把所有视图缩小。

● “最大化显示”:使场景中所有对象在当前视图中全部显示出来。

● “所有视图最大化显示”:使场景中的对象在所有视图中都能全部显示出来。

● “缩放区域”:在视图中框选出一块矩形区域,可对这块区域放大显示。

● “平移视图”:在视图中拖动鼠标,可对视图进行平移。

● “弧形旋转”:使用该按钮可以使视图围绕中心自由地旋转。

● “最大化视口切换”:该按钮可以使视图在只显示一个和4个视图同时显示两个状态之间切换,快捷键为【Alt+W】组合键。

5.对象复制

在建模时,经常需要制作许多属性相同的对象,通过对象复制不但可以加快建模速度,而且便于修改。常用的对象复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用菜单中“克隆”命令。选择要复制的对象,然后执行“编辑”|“克隆”命令,或者按【Ctrl+V】组合键,打开“克隆选项”对话框,如图1-1-39所示,复制后对象与原对象重合在一起。

● “复制”选项:复制对象与原对象是完全独立、互不影响的。修改一个对象时,不会对另外一个对象产生影响。

● “实例”选项:复制对象与原对象是完全关联、相互影响的。修改其中任何一个对象时,均会影响到另外一个对象。

● “参考”选项:参考对象之前修改器参数修改时,这两个对象是相互影响的,修改其中任何一个对象时,均会影响到另外一个对象;新修改器参数改变时,影响是单向的,修改原对象时会影响到复制对象,修改复制对象时不影响原对象。

(2)按【Shift】键快速复制。按住【Shift】键配合移动、旋转或缩放工具,可以实现任意复制,这是3ds Max中最方便实用且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复制方式。

● 【Shift】键移动复制:按住【Shift】键移动茶壶物体一段距离后松开左键,会弹出如图1-1-40所示的对话框,设置副本数,单击“确定”按钮对茶壶进行复制,效果如图1-1-41所示。

图1-1-39 “克隆选项”对话框

图1-1-40 【Shift】键移动复制

图1-1-41 移动复制效果

● 【Shift】键旋转复制:按住【Shift】键旋转物体可以实现物体的旋转复制。水平旋转茶壶物体一定角度松开左键,复制效果如图1-1-42所示。

(3)“阵列”命令。阵列工具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功能强大的复制工具,它可以同时复制出多个相同对象,同时可创建一维、二维、三维阵列。执行“工具”|“阵列”命令,打开“阵列”对话框,如图1-1-43所示。

图1-1-42 旋转复制效果

图1-1-43 “阵列”对话框

①“阵列变换”选项组:用于指定以哪种方式进行变换。

● “移动”:指定阵列中沿X、Y、Z轴方向每个对象之间的距离。

● “旋转”:指定阵列中每个对象围绕X、Y、Z轴旋转的度数。

● “缩放”:指定阵列中每个对象沿X、Y、Z轴的缩放百分比。

②“对象类型”选项组:指定阵列中对象复制的方式。

③“阵列维度”选项组:用于指定创建维数是一维、二维还是三维。

● “1D”:根据“阵列变换”选项组中的设置,创建一维阵列;“数量”:指定在阵列中对象的总数。

● “2D”:创建二维阵列;“数量”:指定在阵列第二维中对象的总数;“X/Y/Z”:指定沿阵列第二维的每个轴向的增量偏移距离。

● “3D”:创建三维阵列;“数量”:指定在阵列第三维中对象的总数;X/Y/Z:指定沿阵列第三维的每个轴向的增量偏移距离。

④“阵列中的总数”:显示阵列复制对象的总数量,默认为10。

(4)镜像。“镜像”修改器提供了一个镜像对象或子对象的参数化方法。用户可以对任何类型的几何体应用镜像修改器,图1-1-44所示为椅子镜像后的效果。选择对象,单击工具栏中“镜像”工具或执行“工具”|“镜像”命令打开“镜像”对话框,如图1-1-45所示。主要选项作用如下:

● “镜像轴”:用来设定镜像方向,默认情况为X轴。

● “偏移”:用来指定镜像对象轴点距原对象轴点之间的距离。

● “克隆当前选择”:确定由镜像创建对象的类型。默认设置为“不克隆”。

(5)间隔工具。间隔工具将对象沿着路径进行分布,路径是由样条线或成对的点来定义。用户可以定义路径,也可以确定对象之间间隔的方式以及对象的交点是否与样条线的切线对齐。图1-1-46所示为使用间隔工具将小蚂蚁排列在弯曲道路上。执行“工具”|“对齐”|“间隔工具”命令,打开“间隔工具”对话框,如图1-1-47所示。

图1-1-44 椅子镜像效果

图1-1-45 “镜像”对话框

图1-1-46 “间隔工具”效果

图1-1-47 “间隔工具”对话框

技能训练

根据前面所学的建模方法制作一把椅子,效果如图1-1-48所示。

要求:

(1)使用切角长方体制作椅子面。

(2)使用长方体制作四条椅腿与横牚。

(3)使用移动、旋转等工具调节各对象空间位置。

图1-1-48 椅子效果

学习评价

任务评价表如表1-1-1所示。

表1-1-1 任务评价表

思考与练习

(1)3ds Max 2012的主界面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如何显示被关闭的主工具栏或命令面板?

(3)有哪几种方法可以复制物体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