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名相:王安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有其父必有其子

王安石的出生,谁最高兴?是他的父亲王益,王益多么希望他的儿子可以健康长大。

单单健康长大就够了吗?当然不是,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王益不仅有在心里暗自憧憬,还有在行动上的努力。

纵观王安石的年少有志和人生轨迹,就可以知道他的父亲是推动他前行的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王安石的人格造化,无一不是源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其实,王安石的祖父那一辈就已经在朝为官了,不过直到王益这一代才算是真正踏上仕宦之途,如此说来,王安石最后能成为一代名相,也有父亲的功劳。如果王益没有为官,说不定王安石到老也只是一个不知名的种田老汉呢!

王益只是大宋王朝当时一个鲜少人知的小官员,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做过几任地方上的官职。

但是这个看似平凡的男人绝对不容小觑,虽然他的官职不大,但其在任期间,是个为民从政、除暴安良的好官。他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名声。

当时的北宋,多年无事,皇帝看重文官,对在朝犯错的文官那是能不杀就不杀。官员们混个几年就能升官加薪,职位较高的官员还享有“恩荫”的政策——子孙后代甚至不用太多努力就能得到官位。如此一来,朝廷上的风气渐渐败坏,贿赂贪污的现象是见怪不怪,尸位素餐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世界上最缺的从来不是好男人,而是清官,因为做个清官真的太难了,像王益那样真正考虑老百姓利益的官员更是稀缺。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他能够居其位、谋其职,不为社会风气所动,保持清廉正直的心态。

但是要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灰色地带,更何况是水深不见底的官场呢?不只是现在,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潜规则”就已经存在了。王益处处为百姓着想,自然就会触犯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大概是出身并不高贵的缘故,王益深谙百姓之苦,对一些鱼肉百姓的行为嫉恶如仇,所以在官场上极力压制地方豪强的势力。

官任临江军判官期间,他发现地方有许多豪强势力,仗着自己有钱,为非作歹,甚至肆无忌惮地搜刮百姓,而这一切,知州看在眼里,却无动于衷,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有作为。王益心想:你这个知州到底怎么回事?百姓在下面受苦受难,你却在这里高枕无忧,是何命官!

知州对地方豪强的作为心里清楚得很,他为什么无动于衷?不是为钱就是为色,这些豪强大概给了他不少好处,在个凡事向“钱”看齐的世界,这些都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了。

可这些恰恰是王益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所以,他不仅在心里盘算着要把知州教训一顿,还把想象搬上了台面,真去教育知州了。仔细想一下,王益此时是临江军的判官,知州是谁?可以说是他的顶头上司,竟然把上司教育了一顿,这下王益可摊上大事了。

知州当然怒不可遏,被自己的下属给教训了一顿,任谁脸面都挂不住吧,但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还赞同地对王益说:“小王说得真对,是我疏忽了,就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漂亮话谁不会说,话虽如此,但知州已经把王益当成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不知道王益是真傻还是装傻?居然顺着知州的漂亮话行动起来了。不过努力还算没有白费,在他的治理下,临江军又恢复了井然有序的治安,官吏豪强也对他有所忌惮,从而不敢再为所欲为。

但是,得罪了这些人是不会有好的下场,难道王益身边的人没有劝过他吗?当然劝过,但是他哪里听得进去:说我不识时务也好,说我一根筋也罢,我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王益的“一根筋”很快就招来了地方豪强和顶头上司的报复,在那个官员地主相护的时代,王益成为了横在他们头顶上的一把利刃。如果有人在你头上天天吊着一把刀,估计你晚上都不敢睡觉了吧。所以同理,他们想要像从前一样逍遥快活,就必须除掉王益这把利刃。很快的,王益就被调离临江军了。

自此,王家开始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可怜王安石和他的兄弟们,做个“官二代”都没别人舒服。但对于还只是孩子的王安石来说,这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无非是多了个到外地旅游的机会罢了。他也并没有因为“官二代”当得不舒服而埋怨父亲,而是把父亲的好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默默发誓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事实上他也没有食言,这从他后来在地方上的为官经历就能看出来。

话说回来,王益虽然在上一任职位上碰了壁,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初心,在新任官位上,依然“我行我素”——一不讨好上司,二不勾结地方豪强,只做利国利民的好事,把地方豪强统统拒之门外。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不要妨碍我!

没过多久,需要王益“坚持己道”的机会就来了。当时,他管理的韶州翁源(今韶关市东南部)一带发生虎患,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他知道后,当即命令下属官员展开捕虎行动。县令想要讨好他,就捕了五只老虎,用车运到州府献给他,还说这五只虎是听到王益的大名自己吓死的。

嘿!为了讨好上司,这种话也能编出来,真当你上司是傻的吗?王益当然不傻了,一看老虎身上的伤痕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下就让人把老虎抬了回去,顺便捎给县令了一句话:“政在德不在异!”简单粗俗地解释就是:“少给我动这些歪脑筋,老子不吃你这一套!”这句话对可怜的县令来说,简直就是打脸。唉,谁让你没摸清楚王益的脾气禀性就乱来呢?活该!

别看他对妄图“拍马屁”的下属如此严厉,但是根据《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中的记载,他虽治吏严厉,对待百姓却总是以理服人,绝不会耍大牌,也不会动不动就棍棒伺候,对待百姓尚是如此,更何况是自己心爱的孩子呢?同理,我们也能推测出,他绝不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动用家法,一定是谆谆教导,用自己的好行为为他们做出好的榜样。

王安石经常待在父亲身边,小时候他还不懂什么,慢慢长大了,就开始效法父亲的好行为,正所谓上行下效。

王安石正是在这样耳濡目染的教育下慢慢长大,在最需要学习的年纪,父亲给了他博览群书的机会;在性格初步形成的年龄,父亲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壮志初成的时候,父亲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在最迷茫的时候,父亲给了他不畏豪强的勇气。

有其父必有其子,是王益的好行为对王安石以后的性格造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若你要问王安石,这一生中最敬佩的人是谁?他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出父亲的名字。

但是这个他最一生中最敬佩的人陪伴他的时间真的太短了,短到还来不及抓住回忆,就已经消散了。世事无常,大抵就是如此。

宝元二年(1039年),王益卒于江宁任上,留下了孤苦无依的妻儿,那一年王安石才只有十八九岁,刚及弱冠,父亲的离去对他来说简直是人生的一道晴天霹雳。还有王益的妻子吴氏,她面对丈夫留下的一大家子,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