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基本知识
1.1.1 任务内容
1.安全、危险、隐患、事故等基本概念。
2.安全运营的基本特性。
3.安全运营的基本特点。
1.1.2 任务要求
1.掌握安全运营的基本概念。
2.掌握安全运营的基本特性。
3.掌握安全运营的基本特点。
1.1.3 必备知识
1.基本概念
(1)安全
关于安全的概念,可归纳为两种,即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
绝对安全观是人们较早时期对安全的认识,目前仍然有一部分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有此认识。绝对安全观认为,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例如,在《简明牛津词典》中,安全被定义为“不存在危险和风险”。有的学者认为,安全是免于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条件,安全意味着系统不会引起事故的能力,安全即是无事故,没有遭受或引起创伤、损失和损伤。这种安全观认为,发生死亡、工伤等的概率为零,这在现实生产系统中并不存在,是安全的一种极端理想的状态。由于绝对安全观过分强调安全的绝对性,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分析社会—技术系统的安全问题时,更是如此。
与绝对安全观相对应的就是人们现在普遍接受的相对安全观。例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教授将安全定义为“安全就是被判断为不超过允许极限的危险性,也就是指没有受到损害的危险或损害概率低的通用术语”;霍巴特大学的罗林教授指出,所谓安全,是指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在《英汉安全专业术语词典》中,安全被定义为“安全意味着可以容许的风险程度,相对无受损害之忧和损害概率低的通用术语”。
由相对安全的定义可知,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并非绝对无事故。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在安全与不安全这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安全依附于生产过程,伴随生产过程而存在。但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换言之,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关于时间的连续函数。但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确定某一生产系统的具体安全函数形式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采用概率法来估算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的可能性,或者利用模糊数学来说明在非概率情形下的不精确性。
因此,安全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状态。换言之,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
(2)危险
关于什么是危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作为安全的对立面,可以将危险定义为:危险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状态。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同时,危险还包含了安全与不安全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发生的突变从外在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
(3)风险(危险性)
“风险”一词在不同场合含义有所不同。就安全而言,风险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这主要有两种考虑:一是把风险堪称是一个系统内有害事件或非正常时间出现可能性的量度;二是把风险定义为发生一次事故的后果大小与该事故出现概率的乘积。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具有概率和后果的二重性,即可用损失程度c和发生概率p的函数来表示风险R。
R=f(p,c)
为简单起见,将风险表达为概率与后果的乘积。
R=p·c
上述风险定义中,无论损失或者后果,均是针对事故来定义的,包括已发生的事故和将会发生的事故。风险既然是对系统危险性的度量,则仅仅是事故来衡量系统的风险是很不充分的,除非能够辨识所有可能的事故形式。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风险是系统危险影响因素的函数,即风险可表达为如下的形式:
R=f(R1,R2,R3,R4,R5)
式中 R1——人的因素;
R2——设备因素;
R3——环境因素;
R4——管理因素;
R5——其他因素。
(4)安全性
从系统的安全性能讲,安全性为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与安全性对立的概念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指标——风险(危险性)。假定系统的安全性为S,危险性为R,则有S=1-R。显然,R越小,S越大;反之亦然。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危险因素,就等于创造了安全条件。
由于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将可靠性与安全性混用的现象,因而有必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别。可靠性是指系统或元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性则是指系统的安全程度。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共同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可靠性高的系统,其安全性通常也较高,许多事故之所以发生,就是由于系统可靠性较低。但是,可靠性要求的是系统完成规定的功能,只要系统能够完成规定功能,它就是可靠的,而不管其是否会带来安全问题。安全性则要求识别系统的危险所在,并将他从系统中排除。此外,故障的发生不一定导致损失,而且,也存在这样的情形,即当系统所有元件均正常工作时,也可能伴有事故发生。
(5)事故
“事故”一词极为通俗,事故现象也屡见不鲜,但对于事故的确切内涵,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牛津词典将“事故”定义为“意外的、特别有害的事件”;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非计划的、失去控制的事件;甘拉塔勒等人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提出,事故是与系统设计条件具有不可容忍的偏差的事件;吉雷进一步补充说明,“事故是指任何计划之外的事件,可能引起或不会引起损失或伤害”。还有的学者从能量观点出发解释事故,认为事故是能量逸散的结果。
2.基本特性
作为伴随生产而存在的安全为题,对于所有的技术系统都具有普遍的意义,交通运输系统也不例外。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安全的系统性
安全涉及技术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管理等许多方面。特别对于像轨道运输这样的开放系统,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到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而安全的恶化状态,即事故,不仅可能造成系统内部的损害,而且可能造成系统外部环境的损害。因此,研究和解决安全问题应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2)安全的相对性
凡是人类从事的生产活动,都有安全问题,所不同的只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危害程度有轻有重而已。安全的相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绝对安全的状态是不存在的,系统的安全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其次,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抛开社会环境讨论安全是不现实的;再次,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对安全机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即安全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具有相对性。由安全的相对性可知,在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事故或危害还是可以避免的,但难以完全避免;各种事故或危害的不良作用、后果及影响可能避免,但难以完全避免。但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可以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技术,预先发现、鉴别、判明各种隐患,并采取安全对策,从而防患于未然。
(3)安全的依附性
安全是依附于生产而存在的,他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只要存在生产活动,就会出现安全问题。另外,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和保障,安全工作做得不好,生产便无法顺利进行。因此,需要持久的抓好安全工作。
(4)安全的间接效益性
要保证生产安全,必须在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方面有相应适时的安全投入,但安全投入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却是间接的、无形的,难以定量计算。因此,安全投入往往被忽视,只有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之后才会意识到安全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事实上,安全的效益除了减少事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在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设备性能、改善环境质量和加强生产管理等方面所创造的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安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人对安全的认识在时间上往往是滞后的,很难预先完全认识到系统存在和面临的各种危险,而且即使认识到了,也会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予以控制。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旧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新的安全问题又会产生。所以,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努力做好安全工作。此外,高技术总是伴随着高风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系统的复杂化程度增加了。以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为例,无论从规模、速度、设备和管理上都发生了极大的飞跃,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之大、伤亡之多、损失之重、补救之难,都是传统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此外,事故是一种小概率的随机偶发事件,仅仅利用已有的事故资料不足以及时、深入地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而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又不容许通过事故重演来深化对安全的研究。因此,认识事故机理,不断揭示系统安全的各种隐患,确实是艰巨的任务。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的基本特点
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安全工作的特点,然后针对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运营质量。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工作是在多部门、多工种共同配合下,在列车的运行中实现的。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安全工作一方面与其他行业有着共同的要求,即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防止和消除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损毁事故,变危险为安全,变有害为无害;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安全方面有其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轨道交通是一架大联动机,安全工作影响面广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都是在地下、地面、高架等复杂的运行条件下进行,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内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运营安全的干扰和影响较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是由车辆、车站、公务、电务等多部门组成的一架巨大联动机,每个工作环节必须繁密联系、协同动作,才能确保运营安全。否则,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其运营安全。特别是行车安全方面更为突出。如果一个地方发生行车重大、特大事故,就会影响一线、一片,甚至波及整个企业的运营。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复杂,安全工作贯穿始终
城市轨道交通运送乘客,要经过若干工序、若干人员的共同劳动才能实现乘客的位移,将其运送到目的地。安全工作贯穿运营管理过程的始终,涉及运营管理环节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都必须严格遵章守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受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如阴天、下雨、刮风、下雪、下雾等,会影响司机瞭望信号和观察线路情况,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事故;防洪季节可能发生塌方落石或线路、桥梁被毁坏,影响行车安全;寒冷季节可能造成运营设备被冻坏,影响运营安全;强烈的雷电有可能毁坏或干扰通信、信号设备,也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等。
(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覆盖整个城市,安全工作受社会环境影响大
城市轨道交通运送乘客是在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上完成的。因此,社会治安秩序的好坏,沿线人民群众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或一些乘客违章携带危险品、易燃和易爆品上车等,都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
(5)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现代化交通工具,技术性强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设备先进、结构复杂,因而,技术性很强。各种车辆、车站设备、调度设备、通信设备、养路机械、修车设备等结构复杂,要求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的技术知识。因此,各类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技能培训和严格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任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运营安全。
(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是动态的,时间因素对安全影响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是通过列车使乘客发生位移,把乘客运送到目的地。由于行车密度大,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短,因此,在运营时要求有关人员特别注意时间因素,要做到分秒不差、准确无误,才能确保运营安全。否则,一分一秒之差,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