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FOREWORD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自2012年3月出版以来,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近两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断推出新理念、新政策,学校也针对教育部的指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再加上信息技术发展的瞬息万变,因此,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推出了第二版。第二版针对现在广东省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新政策、考试大纲,以及教育部最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理念,对教材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经多次改版后的教材结构和内容更加成熟。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第二版中,第1章计算机概论增加了平板电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知识,第6章在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网络信息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手机的移动应用知识,其他章节的结构和知识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删除了过旧的信息,替换为最新的知识,等等。
我在长期从事计算机的教学中,深感要发展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重要性。2006年,我就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应该以提高大学生在专业方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其具体的措施是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作为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次是摒弃以掌握一门程序语言为评定学生计算应用能力为依据的教学传统,改为加强学生在本专业中实际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学会使用与本专业有关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最后是学校要大力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选修范围和教学深度,为希望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此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的认同。
我们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宗旨是“全面”和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012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也遵循这一宗旨,力求将Windows 7和Office 2010知识较系统地介绍给大家。该宗旨顺应了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方向。
2008年,我的同事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和学习平台,这是一个共享共建的具有实时控制教学轨迹的网络平台,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记录了教学轨迹。学生通过网络,可在线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所有的知识点视频,并进行在线知识点的操作测试,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体会。教师通过网络,可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操作测试数据,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测试,实现教学“轨迹”的实时控制。
近三年来,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商学院等很多广东省高校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使用了这个平台,他们的共同体会是,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中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后,节省了教学资源(大多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模式,或分类别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我们特别希望教师通过平台的在线控制,有意识地掌握和提高学生在线学习和在线测试的进度和强度,重点帮助操作测试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在参加第三方的期末考试的成绩对照中,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操作试题占大多数)成绩与没有进行教学改革和使用平台之前相比,合格率和平均成绩都提高不少。更可喜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以往的“被动学习”思想得到改变,主动学习、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这使我们倍感欣慰。
本书在第7章特别介绍了网络教学和学习平台学习的指导建议。凡购买本书的学校,均可与我们联系免费使用本网络平台,电话020-85213800,联系人赖建锋老师。我们提供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方便考试测评,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调整教学计划。
本书适合本科院校、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使用。推荐学时45~72学时。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我们建议采用教师重点教学、网络平台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利用平台学习。
通过学习本书,可使学生掌握计算基础知识,掌握信息运用能力和Office应用能力。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的有关技术知识,第2章介绍Windows 7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及应用软件的使用,第3~5章分别介绍2010版的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第6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应用,第7章介绍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
本书由刘冬杰任主编,王会、杜瑛任副主编。全书由刘冬杰、郑德庆策划和编写目录,并由郑德庆审定全书。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由谭共志、杜瑛编写,第2章由刘冬杰编写,第3章由熊芳敏编写,第4章由李利强编写,第5章由杜瑛编写,第6章由王会编写,第7章由赖建锋、陈自琛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考试管理中心的梁武、赖建锋、林永怡的建议和帮助,也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李丽萍、李桂英、杜炫杰、陈子森的帮助,藉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冬杰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