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
1.边沟
(1)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2)边沟沟底纵坡应衔接平顺。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边沟沟底纵坡应衔接平顺。
(3)土质地段的边沟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4)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2.截水沟
(1)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
(2)截水沟应先施工,与其他排水设施应衔接平顺。
(3)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江水面积等进行设置。
(4)截水沟的水流应排至路界之外,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5)截水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及加固处理。地质不良地段、土质松软路段、透水性大或岩石裂隙较多地段,截水沟沟底、沟壁、出水口都应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水流渗漏和冲刷。
3.排水沟
(1)将边沟、截水沟、取(弃)土场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时,应设置排水沟。
(2)排水沟线形要平顺,转弯处宜为弧线形,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3)排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与其他排水设施的连接应顺畅。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情况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4)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出路基或引入排水系统。
4.跌水与急流槽
(1)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时,宜设置跌水或急流槽。跌水和急流槽应采取加固措施。
(2)急流槽片石砌缝应不大于40mm,砂浆饱满,槽底表面粗糙。
(3)急流槽分节长度宜为5~10m,接头处应用防水材料填缝。混凝土预制块急流槽,分节长度宜为2.5~5.0m,接头采用榫接。
(4)急流槽底的纵坡应与地形相结合,进水口应予防护加固,出水口应采取消能措施,防止冲刷。为防止基底滑动,急流槽底可设置防滑平台,或设置凸榫嵌入基底中。
(5)无消力池的跌水,其台阶高度应小于600mm,每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协调。
5.蒸发池
(1)气候干旱且排水困难的地段,可利用沿线的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汇集地表水。
(2)蒸发池与路基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路基稳定要求。湿陷性黄土地区,蒸发池与路基排水沟外缘的距离应大于湿陷半径。
(3)蒸发池池底宜设0.5%的横坡,入口处应与排水沟平顺连接。
(4)蒸发池四周应进行围护。
(5)不得因设置蒸发池而使附近地基泥沼化或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