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研究:人口、土地与产业三维协调发展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之后,城镇化成为全民关注热点,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中国当前的城镇化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表现为中国城市建成区快速增长,但城镇集聚的人口却没有同步提高,中国的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土地扩张的速度。大量的土地非农化转变成了城镇用地,但是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却明显滞后。据统计,1996年中国城镇面积是1.3万平方公里,到2011年,中国城镇面积扩大到5.3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1倍,而1996~2011年的城镇人口仅从3亿增加到6.9亿,增长了1.3倍。2009~2016年,全国城镇土地面积增加218.1万公顷,增幅为30.1%国土部.截至2016年底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943.1万公顷[EB/OL].(2017-12-28)[2018-06-12].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7/1228/c1004-29734355.html.,远高于同时期城镇人口7.8%左右的增长率。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各种产业,把大量的耕地、基本农田征用为城镇用地,导致很多城市土地城镇化的速度非常快。发改委.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滞后于土地城镇化[EB/OL].(2013-10-24)[2018-06-12].http://news.sohu.com/20131024/n388792786.shtml.另外一组数据是:1985~2016年,中国的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2.22,远远大于国际公认的1.12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国际公认的1.12,在很多期刊和研究报告中都用来作为参考值。的合理水平,如果再考虑人口城镇化质量不高,即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口径是以常住人口计算即有些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6个月之后就被作为城镇人口统计,但因没有城镇户籍而不能享受到城镇居民待遇的情况。,截至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按照常住人口统计为57.35%,但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41.2%左右。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1.2%[EB/OL](. 2017-02-10)[2018-06-12].http://www.xinhuanet.com/city/2017-02/10/c_129474176.htm.中国仍然有3亿左右农民工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因此,如果综合考虑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客观现实,那么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表现就更为明显。

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土地面扩张的不对称,反映出来的就是城市人口密度在不断下降。从2000年到2016年,城市人口密度年均下降1.38%。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中国城镇人口密度偏低。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年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人口密度仅为305人/平方公里,即便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市也仅仅达到3816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密度。然而,中国土地资源极度稀缺,截至2016年底,中国耕地总数20.24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约0.1公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水平。中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土地资源十分贫乏,城镇人口密度偏低与中国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的国情严重不符。

针对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失调的严峻现实,专家学者们极力呼吁,认为亟须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实际上,城镇化也不能简单等同于人口城镇化,并非仅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让人都住在城镇,聚集在一起就是城镇化了,这是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要安居乐业成为真正市民,就需要有产业作为支撑,也就是产业的集聚。城镇化是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之后,解决这个群体的安居乐业问题。王元京.新型城镇化业绩的后评价[J].中国科技投资,2013(27):45-48.因此,对于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而言,有必要更加关注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从而促进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同时更应该要强化产业支撑,通过产业集聚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和安居问题。

中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以及产业集聚是现阶段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本书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产业集聚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改善。指出城镇化不等于简单的“土地的城镇化”,也不能简单等同于“人口的城镇化”,而应该是产业的集聚,丰富了城镇化的理论,为今后的继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书不仅要破解土地城镇化为什么会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谜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还要分析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就业、实现农民市民化的难题。因此,探讨促进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顺利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