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数词和量词
一、数词
数词就是表示具体数目的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
(一)基数词
基本的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
其他数目的基数词是在基本的基数词基础上添加基本的基数词来构成。例如:十一、三十、二百四十一、四千五百、十万六千八百七十九、三千一百万、十亿。
基数词还包括“零”和“半”。三位以上的数,如果中间有空位,不管空几位,都只用一个“零”来补,如“一百零六”“九万零三十”“一亿五千两百零七万”;“半”的意思是二分之一。除了说“一半”外,“半”不同别的基数词连用,而是用在量词后边,如“四个半”“两天儿半”“八寸半”;或用在量词前面,如“半斤”“半个”“半尺”“半天”“半匹布”“多半袋面粉”。
基数词在句中的作用如下。
1.作主语
十六是八之两倍。
2.作定语
(1)这条河大约是三百公里长。(这条河大约三百公里长。)
(2)我军昨晚攻克了三八二〇高地。
(3)数千人们参加了这次会议。
(4)七十年代他在国外已经工作过。
(5)这个月有三十一天儿。
3.作主语补语(有时要与量词连用)
(1)小刘今年是十八岁啦。(小刘今年十八岁了。)
(2)它的人口接近两百万。
4.作同位语
你们俩坐这里。
5.作状语
他们三三两两来了。(他们三三两两地来了。)
基数词的省略:基数词“一”在语用中有时被省略,只剩下量词,如“他有个姐姐在<北大>学习”“我上街买了本书”“你写篇文章吧”,其中“个”“本”“篇”前就是省略了数词“一”。这种省略了“一”的量词只能出现在宾语前,不能出现在主语前。
(二)序数词
在第一个基数词前加上词缀,即前缀“第”就可以构成序数词,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次序,如“第三”“第二十六”“第一万零八”。如果后面直接连用名词,“第”有时可以省略,如“三号口”“一号楼”“五班”“三中队”。除了加“第”表示序数外,还有一些习惯用法,如“头一回”“末班”“正月初一”“元月”“大儿子”“二儿子”。
序数词在句中的作用如下。
1.作定语
(1)我们住(在第)五楼。
(2)囡囡是他们的(第)二(个)女儿。
(3)这运动会上我们得了四个第一名儿。
(4)<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
2.作补语(与量词连用)
(1)谁是第三名?
(2)明天将是十五号。(明天十五号。)
(3)这是我的第三次来<中国>。(这是我第三次来中国。)
(4)这是你第一次访问<北京>吗?
3.作主语(与量词连用)
(1)第一个是不行的,第二个更糟的。(第一个不行,第二个更糟。)
(2)这个月之三号将是个休假日。
4.作介词宾语
她将于六月二日到达。
5.作状语
由序数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可以作状语。例如:他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时他就没有翻译陪着。(他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就没有翻译陪着。)
序数词表示日期的方法如:五月(第)一日、三月(第)八日、四月(第)二十二日。
二、数词的其他用法
(一)分数
分数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如“五分之一”“百分之三十”,前一个数目是分母,后一个是分子。口语里常用“几成”“几分”来表示分数,如“六成”就是“十分之六”,“三分”就是“十分之三”。“分”和“厘”用来表示利息时,“分”是指百分之一,“厘”是指千分之一。
分数在句中的作用如下。
1.作主语
其中,十分之三能达到质量要求。
2.作宾语
(1)他们占这人口之百分之八。(他们占人口的百分之八。)
(2)他们的人数占总人口之七分之一。
3.作定语
(1)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儿都有电视机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都有电视机。)
(2)今天百分之八学生们缺席了。(今天有百分之八的学生缺席。)
(3)我付给了他百分之四利息。(我付给他百分之四的利息。)
4.作补语
(1)那年之收成只是常年产量之三分之一。
(2)银行贷款利息为百分之十二。
5.作状语
他自己也不百分之百全信。(他自己也不是百分之百全信。)
(二)倍数
由基数词后加“倍”(或说“次”)构成,如“一倍”“三倍”“两百倍”。例如:我厂去年产量系1000万吨,今年产量是3000万吨,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之三倍,换句话说,比去年增加两倍。
(三)概数
表示概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
(1)用不定代词“几”来表示,如“去几天儿就回来”“他回了家几次啦”。
(2)有时用数词“两”来表示概数,指为数不多的意思,如“我这两天儿太忙,过两天儿去看您”。
(3)基数词后加“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等词也表示概数,如“十来岁”“二十多天儿”“百把块”“五十左右”“六十上下”“四十以上”“五十五以下”。
(4)在基数词“十、百、千或万”前加“成”“上”“小”“近”“约”等词来表示概数,如“成千人们”“上万条”“小一百”“上百辆车儿”“近五亿元”“约三天儿(或‘三-天’)时间”。
比较起来,“来”“把”“成”“上”比“左右”“上下”“以上”“以下”“近”“约”更口语化。
(5)邻近的基数词连用来表示概数,如“三四次”“七八下”“四五十”“八九万”;“百八十”“千八百”“万八千”也可以连用;“百十”“千百”“千万”“亿万”也可以连用,“百十”表示一百左右,如“百十来年儿”,“千百”“千万”“亿万”表示极多的意思。
注:在基数词的应用中,表示增加多用倍数,但增加不到一倍的,常用分数来表示。而减少则多用分数。例如,从二增加到四,是“增加了一倍”,或说“增加到两倍”。而“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也可以说成“增加了一倍半”。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或说“一半”。比如,“造这种零件儿由原来十天儿改为五天儿,这时间缩短了二分之一(或缩短了一半)”;“这价钱从六元减到两元”,应当说“减少了三分之二”。
三、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分量的词。量词有以下几种。
(一)名量词
名量词用来限定名词,表示名词的分量。这类量词有很多,常用的有:个、把、张、本、间、根、件、条、节、口、棵、粒、块、名、匹、篇、首、所、台、枝、门、样、项、份等。一般来说,一个名词与量词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如“伞”与“把”搭配,“衣服”与“件”,“裤子”与“条”,“旗”与“面”,“眼镜”与“副”等。
名量词在句中的作用:通常名量词要与数词等词连用构成数量词组来作定语去修饰名词。例如:一副对联、一群孩子们、一套房子、一帮敌人、一伙强盗们、一批货儿、一打铅笔儿、一条河、一把葡萄干儿、一束花儿、五大张纸儿、一小条布、三厚册书儿、三大块蛋糕儿、一薄片饼干。名量词中还有些属于借用量词,即有些名词(多为表示容器的名词)可以被临时借用来充当量词。借用量词有复数形式,特别是当其所修饰的名词是不可数名词时,而当所修饰的名词是可数名词时,则此复数形式体现在名词上,例如:五瓶儿啤酒、两杯儿茶、一桶水、八桶儿石油、一满壶酒、三平碗儿饭、三大锅儿汤、六小时儿车程、两篮苹果儿、三小锅红薯儿,等等。这类数量词组在句中可作如下成分。
1.作主语
那些姑娘们中,两个来自<西藏>。
2.作定语
(1)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2)杨白劳身上落了一层雪。
(3)她看起来像一个二十岁青年女子。
(4)他们看见了一座六十层左右高楼。(他们看见一座六十层左右的高楼。)
(5)他们的面前有一堵火墙。(他们面前有一堵火墙。)
(6)那喷泉喷出一根水柱。(喷泉喷出一根水柱。)
(二)动量词
动量词是表示动作分量的词,用来修饰动词。例如:次、下、回、顿、阵、场、趟、遍、番等。
动量词在句中的作用:与名量词一样,动量词也是与数词等词连用构成数量词组来作状语和补语去修饰动词。
1.作状语
(1)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最近药品已经几次降价了。(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最近药品几次降价。)
(2)他连一遍课文都没念完就跑了。
(3)她对他一阵臭骂了。
2.作补语
(1)这老师傅把头轻轻地点了一下。
(2)他朝那敌人狠狠地踢了两脚儿。(他朝敌人狠狠踢了两脚。)
(3)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了三次。(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三次。)
(4)这件事他已问过我一回,我没告诉他。(这件事他问过我一回,我没告诉他。)
(5)他昨天叫人打了一顿。
(6)他今天来了三趟都没看到你。(他今天来了三趟都没有看到你。)
(7)你把这课文从头到尾念一遍。(你把课文从头到尾念一遍。)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以及人体的四肢器官的名词可以被借用为动量词,如“切了一刀”“放了一枪”“踢了一脚”“咬了一口”“看了一眼”“打了一拳”。
(三)不定量词
表示不定数量的量词有:“很多、太多、许多、大量、好多、少数、几个、很少、一点、一些、所、多少、一切、所有、任何”等,它们在句中主要作定语。
为了区别普遍概念中表示有穷普遍概念的名词与无穷普遍概念的名词,即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逻辑汉语规定采用不同的量词来修饰二者。
1.很多
用来修饰可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例如:
(1)你有很多朋友吗?(定语)
(2)这份财务报告有很多毛病儿。(定语)
(3)这篇论文有很多错误儿。(定语)
(4)她有很多事儿去(或“要”)做。(她有很多的事要做。)(定语)
2.太多
只能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也可作补语。例如:
(1)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定语)
(2)你所给了我这食物是太多啦。(你给我的食物太多了。)(补语)
(3)她已经带了给我太多快乐。(她已经带给我太多的快乐。)(定语)
(4)他失了血太多。(后置定语)
3.许多
有时为了方便或者说“偷懒”起见,在逻辑汉语里“许多”可以用来修饰可数和不可数名词,但仅限用于日常口语中,在句中可作定语。例如:
(1)这瓶子里还有许多花生油。(不可数)
(2)许多委员们都赞成了这项计划。(可数)
4.大量
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和可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例如:
(1)她买了大量食物。(她买了大量的食物。)
(2)在大量事实儿面前,他认罪了。
5.好多
用于修饰可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例如:
(1)我有好多信儿去(或“要”)写。(我有好多的信要写。)
(2)这池塘里有好多鱼儿。
6.少数
用于修饰可数名词,在句中可作定语,也可作补语。例如:
(1)活到100岁之人是很少的,但少数人能活到100岁。(活到100岁的人很少,少数人能活到100岁。)(定语)
(2)这毕竟是少数。(补语)
7.几个
用于修饰可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例如:
(1)他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儿。(定语)
(2)只有几个学生们获得了奖学金。(定语)
8.一点
有时省略为“点”。用在名词前表示事物的数量少,主要修饰不可数名词,在句中作定语,也可作状语,表示程度。例如:
(1)我们只剩一点时间,对吧?(定语)
(2)告诉我一点他的病情。(定语)
(3)她只是出来买点东西。(定语)
(4)他的话有一点真实性。(定语)
(5)我买了点水果。(定语)
(6)你的妹妹好像比你高一点。(你妹妹好像比你高一点。)(状语)
(7)今天这天气是比昨天冷的一点。(今天比昨天冷点儿。)(状语)
(8)你走近一点,我看不清。(状语)
9.一些
有时可以简略为“些”,通常用在名词前,表示不定量,作定语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例如:
(1)她买了一些饼干儿。
(2)你上街去买些肉回来。
(3)你刚才都说了些什么呀?太没有礼貌啦!
“(一)些”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和动词后作状语,表示不太高的程度。例如:
(1)他的病好(一)些啦。
(2)他是比我瘦的一些。(他比我瘦一些。)
(3)小张花钱比以前注意一些啦。
一般来说,“一些”比“一点”表示的数量略多。
10.所
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例如:
(1)一年来小李’的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2)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11.多少
可修饰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可以表示数量小,也可以表示数量大。例如:
(1)我身上没带多少钱。(数量小)
(2)为了这一天,他付出了多少代价啊。(数量大)
12.一切
作定语修饰不可数名词,表示全部。例如:
(1)一切希望都破灭了。
(2)现在一切情况都已经变了。
13.所有
作定语修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表示“一切”。例如:
(1)她已经看了所有这些书儿。(她已经看了所有的这些书。)
(2)并非所有食物都适宜人们去食用。
14.任何
作定语修饰可数与不可数名词,表示“所有”。例如:
(1)任何人都要遵纪守法。
(2)我们能战胜任何困难。
(3)任何骄傲、自满都是不可取的。
(四)度量词
表示度量衡的计算单位。例如:
长度:分、寸、尺、丈、里、厘米、米、千米、海里
容量:合、升、斗、石(十斗)
重量:钱、两、斤、克、千克、吨
面积:分、亩、顷、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加仑、品脱
度量词要与数词等词连用构成数量词组在句中作补语、宾语、状语或定语。例如:
(1)它重二百多公斤。(补语)
(2)后来,那气温升高了十度。(状语)
(3)一斤等于十两。(补语)
(4)他十秒能跑一百米。(宾语)
(5)这雪有两尺厚。(定语)
(6)这条河有六十公里长。(定语)
(五)复合量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一个复合性的单位,如“架次”“人次”“秒立方米”“吨公里”等,它们也要与数词等词连用构成数量词组在句中作宾语和补语。例如:
(1)游客之人数一月达到了五万人次。
(2)该运输费为每吨公里2元。
四、数词、数量短语的重叠
(一)重叠的作用
数词“一”重叠表示“逐一”的意思,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1)代表们和大家一一握了手。
(2)他把那具体的情况儿向大家一一做了介绍。
数量短语重叠表示“数多量大”等意思,在句中作定语、状语。例如:
(1)一场一场比赛儿搞了得他精疲力竭。(一场一场的比赛,搞得他精疲力竭。)
(2)这桌子上摆着一盘一盘水果。(桌子上摆着一盘一盘的水果。)
(3)那院子里堆着一堆一堆柴火儿。(院子里堆着一堆一堆的柴火。)
(4)这些孩子们,排着队,两个两个走了进这教室。(孩子们排着队,两个两个地走进教室。)
(5)她把这糖水一勺一勺喂了给那老大娘喝。(她把糖水一勺一勺地喂给老大娘喝。)
(6)这铁锤一下一下准确地落了在这钢钎上。(铁锤一下一下准确地落在钢钎上。)
(7)为了纠正我的发音,老师一遍一遍叫了我念那(些)课文(儿)。(为了纠正我的发音,老师一遍一遍地叫我念课文。)
(二)重叠的省略
数量词重叠有时可以省略一个数词“一”,有时甚至省略两个数词“一”。例如:
(1)一场场比赛儿搞了得他精疲力竭。
(2)这桌子上有一盘盘水果摆着。(桌子上摆着一盘盘水果)。
(3)那院子里有一堆堆柴火儿堆着。(院子里堆着一堆堆柴火儿。)
(4)这时一件件往事儿又涌上了心头。
(5)一次次失败儿并没吓倒他。(一次次失败并没有吓倒他。)
(6)条条大路儿通<罗马>。
(7)朵朵葵花儿向<太阳>。
(8)这飞机穿过了那层层云雾儿,它的高度不断地在下降。(飞机穿过层层云雾,高度不断下降。)
(9)这家里,他们顿顿吃米饭。(他家顿顿吃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