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现状分析
一、全球化的界定与出版全球化
(一)全球化界定方式
杨金海(1999)梳理了全球化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对认识全球化思想的六个维度予以梳理。
第一,在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和全球交往活动方面,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进行信息自由传递。第二,全球化还包括人类利用现代化交通工具冲破自然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自由交往活动。第三,从经济角度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是世界市场和国际劳动分工的全面形成,是金融资本、物质财富和人员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在全球的自由流动。第四,从政治意识形态或社会体制方面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第五,从文化方面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文化或文明全球整合,其间既有文化的冲突,也有文化的融合。第六,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化甚至美国化。
全球化思想最早的提出者当属马克思。他150年前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场等思想。最早提出全球化理论的是“依附理论”学派。萨米尔·阿明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他最早建构世界资本积累和发展模式。他认为,资本积累是通过全球分工发生的;在分工中,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各个阶层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不等价交换和剥削;但边缘国家有可能摆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并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左文(2012)认为,全球化涵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两个维度。全球化最初指的是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即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从而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之一,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全球化不等同于文化趋同化趋势,而是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共生;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而文化全球化客观上反对的是文化殖民化。
(二)出版全球化
王子奇(2000)对出版全球化的开端予以梳理,并分析了图书出版全球化的三层内涵,即图书市场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制作全球化。出版全球化指超越民族国家、地区范围的图书生产、编辑、制作和营销贸易的过程,出版企业通过参与大型的图书书展等活动,超越国家、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跨国进行国际图书贸易,乃至进行跨国图书制作,把世界图书市场连成一个整体,使图书出版越来越成为全球性事业的趋势。
(三)数字出版全球化
左文(2012)认为,数字出版实现了文化内容生产数字化、文化管理过程数字化、文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文化传播渠道网络化。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文化全球化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