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数字出版全球化发展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梳理

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不同学科领域中,全球化的内涵和判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

(一)不同领域的全球化概念

西方理论界关于全球化的确切定义众说纷纭。综观现有的理论,全球化概念大致有如下几种界定。

从通信角度,全球化被认为是地球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

从经济学角度,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世界性市场,资本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这种经济全球化是自由派经济学家心目中经济发展的最终理想状态,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希望的结果。这种认识把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市场的发展,从而在理论上把国家推到了全球化障碍的一面。

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角度,全球化被视为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胁等共同问题下达成的共识。

从体制角度,全球化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依曼纽尔·沃勒斯坦(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尝试。依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他认为不平等交换形成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他之后,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Dirlik)认为“全球资本主义”也可以称作“灵活的生产”,也是欧内斯特·曼德尔所说的“晚期资本主义”。它指的是在新的经济“规则”(regime)下商品、金融交易以及生产过程本身的前所未有的流动。Dirlik A. After the Revolution[M].Hanover, NH: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1994.英国学者斯克莱尔(Sklair)则更直接提出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体系(global system)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Sklair.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M]. 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1991.他强调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政治、文化过程,更确切地说是三者统一的过程。另一位左翼学者阿尔博(Albo)明确地说:“全球化必须不仅被视为一种经济规则,而且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它植根于社会权力特有的资本主义形式中,而且这种权力控制在私人资本和民族国家手中。基本上讲,全球化意味着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规范者(regulator)日益普遍化。”他还进一步强调“全球化只是资产阶级的国际化”Albo G. The world economy, market imperatives and alternatives[J].Monthly Review,1996(12):16-17.

从制度角度,全球化被看作现代性(modernity)的各项制度向全球的扩展。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Giddens)是持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他认为全球化不过是现代性从社会向世界的扩展。它是全球范围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骨子里都在进行着全球化”Giddens A.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M].Oxford:Stanford Univesity Press,1991:63.。吉登斯这种制度主义观点被罗伯逊批评为忽视了文化和文明在定义全球化中的意义。

从文化和文明角度,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是未来的文明存在的文化。它不仅表明世界是统一的,而且表明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单质,而是异质或多样性共存。这一派学者更强调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矛盾冲突的过程,没有一个单一逻辑,也不会出现其他学者所说的某种统一的局面。最早系统阐述该思想的是埃利亚斯(Elias),此后有罗伯逊、费舍斯通(Featherstone)等人。费舍斯通在给一本专题杂志写的导言中提出了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出现的可能性Featherstone M. Global culture:An introduction[J].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1990(7).。他认为全球文化的相互联系状态(interrelatedness)的扩展也是全球化进程,它可以被理解为导致全球共同体(ecumene)——“文化持续互动和交流的地区”——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成为这种观点的拥护者。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社会科学,1999(3):34-40.

(二)经济全球化

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全球化,更多的是探讨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联动效果,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要素整合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全球化”与“一体化”概念存在一定关联。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1950年首次提出“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概念,在他所著《国际经济一体化》一书中进一步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概念的较早提出者则是莱维(1985)和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1990)。

现今西方国家广泛接受的经济全球化概念的定义为:对世界范围内商品、服务、资本等市场一体化联系不断增强的过程与趋势。而具体解释为:这一定义侧重于全球化的客观过程,而非某一社会机构的主张或原则,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世界经济活动本身的发展变化,是世界各国经济主体之间不断相互依赖与影响的结果,同时它也受到人们所制定的政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同时是鼓励经济全球化政策的结果。

关于世界经济活动联系不断紧密的这一现实过程,国际、国内学者对到底是用一体化(integration,unification)还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经济学家李慎之认为经济全球化符合实际,而不赞成一体化,认为即使欧洲现在也只处在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而来自经济发达和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洲联盟的学者,则主张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予以研究。刘曙光.经济全球化研究进展综述[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12-16.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研究的传统领域。世界范围内对于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比较重视,尤其是对于其中的技术贸易有更多的关注。

经济要素全球化流动与交易是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基本领域。跨国直接投资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研究的重点,近期大型企业之间的国际并购(merger)与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研究是其中的重要方向;金融全球化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1997年以来开始于东南亚,波及亚洲和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际社会对金融国际化持谨慎态度;而欧洲联盟欧元货币的统一进程却在坚定地向前推进;人才国际化是引起全球注意的经济全球化领域的新话题,跨国公司及专业人才中介机构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技术流动问题已如服务贸易所述,新近趋势为技术垄断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直接获取廉价技术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而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成为技术贸易是一大特色。

与经济要素全球化相联系的是企业生产与研究开发(R&D)的全球化。企业生产全球化是20世纪中期以来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新近发展表现为国际生产分工的细化和标准统一化(如电信设备规格的统一、汽车生产的规格趋向统一等),而企业非核心业务生产的国际转包,接受跨国公司委托定制等成为新时尚;企业研究开发(R&D)全球化是近年兴起的国际经济现象,在不同国家的人才、技术、信息或市场集中地建立公司的R&D分支机构,成为现代跨国公司企业获取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这一领域同时引起国际、国内学者的极大重视。

与经济各要素和各方面相对应的是区域经济整体的全球化,国际学者对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重要推动者和示范者的欧洲联盟予以了充分而持续的关注,关于欧盟发展的详尽文献非常多。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研究是国际学者关注的又一热点,我国学者(尤其是2001年上海APEC会议之后)对此给予更多关注;其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非洲及拉丁美洲自由贸易组织等,也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关于国际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探讨频繁而经常出现分歧的问题。刘曙光.经济全球化研究进展综述[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12-16.

经济全球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产业全球化。例如,美国学者西蒙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产业全球化。他认为,“最好将‘全球化’看作一种微观经济现象,它指的是产业和市场一体化和联合的趋势”西蒙D F,戴涛.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国[J].国外社会科学,1992(3).。产业和市场一体化联合的趋势,反映的是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整和升级,产业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和垄断,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崛起和各国产业政策的世界性影响。伴随各国产业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程度的日益加深,产业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它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产业链的形成。在科技和信息革命推动下,全球产业日益成为一种密不可分的全球产业网。在产业全球化浪潮下,“没有谁可以像孤岛那样,与世隔绝而独善其身”。产业全球化推动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产业联系变量连续变化,从而导致全球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最终朝着无国界方向转变。王述英.产业全球化及其新特点[J].理论与现代化,2002(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