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年休闲行为特征变异与休闲空间组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关于“休闲”的概念阐释

休闲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我国著名的休闲学家马惠娣(2004a)曾经将“休闲”称为“人们美丽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她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休闲对于人之生命的意义来说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

1.关于“休闲”的词义学考证

在英文词义学的考证中,英文“Leisure(休闲)”一词来源于古法语“Leisir”,意指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劳动,而该词又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Licere”。经考证,“休闲”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文学中,希腊语中的“休闲”为“Skole”,拉丁语为“scola”,意为休闲和教育活动,表示从事休闲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即休闲活动是以接受一定的教育为前提的。在英文“Leisure”的释义中关于“休息”的含义很少,关于“消遣”的含义也不明显,它主要是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这表明了“休闲”一词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休闲娱乐与自我发展相辅相成。在拉丁语中同样也能找到这种排斥关系,拉丁语“otium”(表示“休闲”“闲逸”)的反意为“neg-otium”(字面意为“事务、商业、劳动”)罗歇·苏.休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8.

在我国,自古就有关于“休闲”的词义解释,同样具有与英文相似的含义。“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此外,有限制、约束之意。“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在现代汉语中,休闲与闲暇、休暇、休憩等词语互通。《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对“休”“闲”以及“休闲”都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休闲”:①犹言空闲、闲适,正如唐朝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一诗中所云“秋满休闲日,春徐景色和”; ②指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有休闲地一词。休,一指休息。二指休假。三指停止。闲,一指休假;二指空阔宽大;三指安静;四指悠闲;五指止息。总而言之,从语义上来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了两层含义:休,即停止劳作、休假、休息;闲,即闲适、悠闲。

2.国外学者对“休闲”的概念理解

国外学者对休闲的概念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that leisure is the center-point about which everything revolves(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Pieper,2009)。在后人的研究中,马克思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在马克思眼中:“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7.在马克思看来,休闲是人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存的追求目标。休闲既包括积极、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较高级活动,也包括消极、被动的一些消遣活动,但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马惠娣,2004a)。

当代美国休闲学研究专家Geoffrey Godbey对西方传统的“休闲”定义进行了分类,将之解读为:时间(time)、活动(activity)、存在方式(state of existence)和心态(state of mind)(吕勤,2008)。从中可以发现休闲研究存在四种不同的视角维度,因为视角不同,对休闲的定义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从时间(time)维度出发的定义。

学者们经常会将“休闲”与“自由时间”等同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英文版本中,休闲即被译为“Freetime”。这种定义虽然涉及休闲的本质,但“自由时间”分为多种,不同社会群体的自由时间也千差万别,如失业者、学生、患者等,要区分哪些是与休闲有关的自由时间并不容易。

(2)从活动(activity)维度出发的定义。

从社会活动的视角来看,休闲被认为是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活动。但是,休闲并非仅仅是活动本身,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是这种过程必须要通过某种具体的活动载体才能实现。

(3)从存在方式(state of existence)维度出发的定义。

休闲也经常被理解为用来表达人们从容自若、安宁静谧、忘却时光的状态,于是休闲被视为一种优雅的存在状态。然而,这并不是休闲的本质追求,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的约束与责任,这是极不现实的。

(4)从心态(state of mind)维度出发的定义。

心理学家将休闲定义为一种心态,强调休闲的真正含义是一个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都是自由的,是人在控制着局面,而不是被环境所控制。心态虽然是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定义将个体感知与客观存在人为隔离,是一种“唯心论”的表现,也是片面的。

总而言之,每一种研究视角对于休闲的定义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都未能将休闲的全部含义融合为一体,“休闲”的概念外延不仅仅局限于这四个维度的范围,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休闲与其四维度之间的概念关系

3.本研究对“休闲”的定义

国内当代学者对休闲的理论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当时着眼于休闲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借鉴国外研究者的“休闲”概念,可以发现,“时间”因素与“活动”因素是休闲的客观条件和物质载体,并不是休闲的本质与目的,休闲的终极目标是要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使参与休闲的个体获得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体验,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在本研究中将“时间”“活动”与“体验”三要素结合在一起来定义休闲是比较科学与合理的。

在本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是老年人,因此休闲给老年群体带来的精神价值与生命意义更为重要,老年人参与休闲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老年休闲事业的发展。所以,本研究对于休闲的定义在将“时间”“活动”与“体验”三要素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体验”的重要性。具体定义为:休闲(Leisure)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在本研究中,休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成为心灵的驿站。

(二)与本研究相关的其他基本概念

1.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Leisure Time)不是闲得无聊虚度光阴,而是人们每天除工作时间和睡眠、用餐及家务劳动等生活必要时间以外,用于个人发展、文化娱乐、消遣、社会交往等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人口现象,是随着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下降而必然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广义的“人口老龄化”包括个体的老化和整个人口群体的老化这两种含义。而就一般而言,本书研究的“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相对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相对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指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反映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指标和抚养比指标。国际上一般用四个指标来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即年龄中位数的上升、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下降,以及老少比的上升。

3.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Health Aging)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算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

4.积极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观点、新理论,其在2002年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提出并被接受,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于老年健康政策拟定的核心概念之一。为了使老龄化成为正面的经验,长寿必须具备持续的健康、参与安全的机会,因此“积极老龄化”被定义为:使健康、参与和安全达到最适化机会的过程,以提高每一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此定义也呼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安宁美好状态,以及注重基层健康照顾的做法。

5.社区

社区(Communit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赞迪南德·腾尼斯1887年提出来的。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区是指由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在我国,城市社区主要是依托街道或居民小区发展的(郑杭生,2000)。在旧的管理体制下,我国的社区发展较为缓慢。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的管理重心不断下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性功能逐步弱化,社区的地位不断上升。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非生产性、非行政性服务逐步转给了社区,社区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并由此带动了社区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三)老年休闲研究的相关理论

1.生命路径理论(Life Path Theory)

生命路径理论(Life Path Theory)理论最早是1969年由瑞典著名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T. Hägerstrand)提出的,他把人口统计学的生命线(Life Line)概念加上空间轴后得到的生命路径(Life Path)概念应用于人口移动的传记性研究中,成为后来提出时间地理学的契机。所谓生命线就是人类个体在时间轴上的连续表示,而生命路径则是时空坐标轴上个人活动的连续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移动从出生地点开始,经过许多活动地点,最后在死亡地点终结,将这种一生的路径在时间轴和空间轴上表示出来就是生命路径。该理论为研究老年休闲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从微观层面研究老年休闲行为提供了借鉴。

图1-2 生命路径示意图

注:横轴平面表示空间,纵轴表示时间,实线代表人的活动过程,S1、S2表示停留点,f表示迁移(资料来源:Pred,1977)

2.社会参与理论(Social Participation Theory)

社会参与的指向是社会,所强调的是“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每位老年人在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指引下所参与的可能是正规的工作岗位,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工作岗位;从事的可能是有报酬的工作,也可能是无报酬的工作,还可能参与民间社团、老年协会、私营机构、老年大学、学术团体、文体团体,或是志愿者,甚至参与宗教团体的活动等。此定义所强调的社会参与主要是指老年人,如图1-3所示,它指出老年人社会参与要在以下三个条件下进行:能力,需要和愿望,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老年人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和社会分享过程,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而通过自我实现又可以对老年个体进行反馈,如此不断形成老年人自我价值的提升。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它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还表现在其价值方面。老年休闲包括个体休闲和群体休闲两种方式,群体休闲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参与行为。因此,我们要在完全尊重老年人的基础上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过程,这种参与应该是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而不是被动的老年社会参与。

图1-3 老年人社会参与过程及其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3.社会角色理论(Social Role Theory)

“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构成相应的角色集,并且随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因此,准确把握新时代老年社会角色的变迁是研究老年休闲问题的基本前提。

4.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s Theory)

社会互动理论与社会参与理论的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老年人休闲生活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对老年休闲生活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老年自身的生活满意度,更有利于促进整个老年社区的和谐发展。

5.老年亚文化论(Old Sub-culture Theory)

老年亚文化论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斯(Rose)提出的。该理论解释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回答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心理需求问题,即只有在同群体中才能减少压力、获得快乐,旨在揭示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并认为老年亚文化群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按照罗斯的观点,只要同一领域成员之间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交往,就会形成一个亚文化群。老年人口群体正是符合这个特征的一种亚文化群体。

根据老年亚文化论的观点,老年人参与同龄群体的活动及其对亚文化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地向老年阶段过渡。其他的一些活动也有这样的效果,如孤寡互助计划,是老年人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活动;退休老人志愿队,是老年人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大帮助的组织;祖父母抚养计划,则是老年人帮助年轻人的活动。

6.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提出,试图回答“决定人的行为的尚未达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内容”。其基本点一个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已经得到什么,还缺什么。一个是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于老年人而言,归宿、社交或情感的需要,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主导需要。社交、情感与归宿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越来越多的离退休老人,离开单位回到社区,因地域或多或少地疏离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空虚感。因此,在社区内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结交新的朋友,继续参与社会生活,以便在新的社区生活环境中重新塑造自我,实现心理平衡,保持精神健康成为迫切需要(李宗华,2009a)。在“老年成就感”实现后,可以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并逐步达到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