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
产业转型的新动能
一、基本概况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园内,辐射北京第二机场经济带,前身是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供热厂。国家新媒体产业园最早是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传统工业园区,2005年被批复成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成为以新媒体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
园区鸟瞰图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现有企业办公、创业孵化、创意制作、观光展示廊、会议会客、餐饮休闲、景观观赏等10大功能区,能够充分满足文创产业园对办公及特色服务的各类需求。2015年,基地正式揭牌运营,改造后的园区建筑规模为11500平方米。2016年,互联网公司猪八戒网正式入驻,与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媒体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同搭建运营平台对园区进行管理。作为一个集创业、孵化、服务、展示、投融资等多位一体的“创新工场”,园区至今已经吸引了50多家包括新媒体、传媒影视、互联网科技、传统文化及体验式教育等类型的小微企业入驻。
二、改造历程
(一)历史沿革
原供热厂于1993年建成,占地30亩,承接包括原大兴工业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用热以及两个居民区4000余户居民,共100万平方米的供暖任务。
2012年,为响应北京清洁空气计划,供热厂开始实施“煤改气”工程。改造完成后,为了盘活空闲资产,推动新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发展,供热厂将三分之一的原厂房继续作为供暖单位承接区域内的供暖任务,剩余三分之二的闲置厂房则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于2015年9月份改造完成。总面积由改造前的7000平方米增至11500平方米。
2015年11月,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为项目挂牌为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成为新区节能减排并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2016年9月,国内知名的网络服务众包平台“猪八戒网”北方区总部落户园区,与园区共同打造北京市“互联网+”型创新创业示范园区,主营业态涵盖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文创新媒体、互联网+广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北京智造2025、互联网+教育等六大领域。
(二)改造理念:“交流”—— 交叉和互动
产业地块的更新都伴随着产业和空间的双重更新。然而产业定位下的内容组织往往是动态的和不固定的,因而空间形态需要持续反映潜在内容的价值。在这一主旨下,“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在旧厂房改造中,以“交流”作为改造的核心理念。“交流”即交叉和互动,这一理念融入了空间界面、立面肌质、产业之间、信息交换、人际行为和情感的设计之中,具有内容和形式的双重意义。改造目标是通过重新组织场地与建筑的内容、界面和肌理,建造适应潜在文创领域功能的交流空间和场所。
(三)空间创意改造
园区原有建筑7000平方米,改造后建筑规模1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层数2~4层,总高度24米。在建筑改造上保留了供热厂厂房旧有建筑,将20世纪的工业元素与现代化建筑结构和谐融为一体,9个楼体空间各异,空间集群独具艺术视觉吸引力。
在空间组织上,通过加固和改扩建重建空间序列。原供热厂的更新,保留了原来的锅炉房、鼓风间、煤渣池、输煤廊等建筑的主体结构,不拆不建,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对原有空间的重构和重组,对场地进行功能再分类和切割,按照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办公、展示、创意、配套服务的需求进行功能设计和装修改造。
“输煤廊”的创意发展
“煤渣池”的创意改建
在建筑改造上,不同空间和场所下的建筑存在多重对比和调和,随场景移动产生独特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沿街建筑立面的设计以钢、铝、玻璃等构件形成重复波动的肌理冲突,加固的钢结构都尽可能显露出来。内院建筑则以红砖贴面营造质朴人文的特征。
基地创意改造内景
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齐全,拥有挑高开放式办公区、会议室等办公空间,美食广场、咖啡吧等基础服务空间,为入驻企业创造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人性化的配套服务。园区改造过程中,创造性地保留和创新原厂房部分建筑结构打造园区公共文化空间,以书媒廊为例,利用原厂房用于运输煤的长廊的建筑结构,进行现代化风格的装饰和改造,以“输煤廊”谐音为名,成为园区独具特色的空间结构。除了书媒廊之外,艺术品展示区、空中录影棚、条形观景带、中央互动观景区等预留的公共空间,将为入驻企业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交流场所,激发园区内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三、业态布局
(一)互联网企业:猪八戒网
猪八戒网是围绕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交易平台。2016年,“八戒北京”签约落户园区。“八戒北京”是猪八戒网创新商业模式落地北京市,为地方政府、企业打造中国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战略项目。猪八戒网入驻后,打造出97个独立工作空间,2个Zwork社区,带动了40多家小微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一个企业集合体,主要业态包括软件开发、品牌设计、网站建设、互联网科技、新媒体、传统文化及体验式教育等。
猪八戒网北京总部园区整体入驻新媒体基地
(二)文创设计类:金蜜蜂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金蜜蜂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致力于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利用信息大数据大融合滋养本土文化发展,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影响。目前金蜜蜂已经开拓了集创意旅游设计、会议展览公关活动、媒介传播、互联网大数据营销、文创产品研发制作、品牌服务管理等多元素板块业务。2016年,营业额突破5000万元。
四、管理运营:打造 O2O服务综合体
2015年11月,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建成之初,由北京文投集团下的文化创新工场负责运营。2016年,随着中国服务众包平台猪八戒网线下园区的落地,园区开始探索新的运营模式。由猪八戒网、文化创新工场以及作为大兴区政府的派出机构的新媒体基地管理委员会三方成立运营公司开始接手园区的整体运营,探索“政府+国企+民营企业”的运营平台新模式。
猪八戒网占有园区运营管理公司60%股份,承担园区主要运营和管理工作,依托线上流量以及大数据平台,将线上订单推送给入园企业,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互联网+”第三代园区产业空间,实现服务型企业及人士与中小微企业无缝对接,助力企业快速孵化成长。
新媒体基地管理委员会对于园区入驻企业进行资格审核,通过管委会招商部对入驻企业的产业形态、经营状况进行筛选和评定,把控入园企业质量。同时,作为大兴区政府派出单位,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桥梁,有效地保证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政策落地,及时反馈企业诉求。创新工场依托的市文资办拥有丰富的平台资源,能够从企业需求出发,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办公空间配套、金融资本对接、政策法务咨询、企业管理全要素、互联网技术支持等5大类20余项软硬件设施服务。
园区在运营管理上利用猪八戒网平台以及政府区域对口政策,对创业者进行定向扶持与培育。通过线上共建云端双创服务平台、线下共建众创空间的方式打造“云端产业园”。利用猪八戒网十年发展所获得的海量数据深挖钻井平台,整合服务领域众多产业链,建立线上管家平台,整合八戒知识产权、八戒财税、八戒教育、八戒法务等核心业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运营配套服务。线下园区为服务商和创业者提供了实体发展空间和企业集聚区域,依托线下管家平台,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服务以及标准化物业管家服务。
基地管委会代表大兴区政府作为园区运营的一方,保证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与园区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资源的流动。以金蜜蜂文创公司为例,该企业承接了由政府主办的月季大会、樱花节等特色活动的活动策划以及礼品设计等工作,既提升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同时金蜜蜂也能够借力政府主办的活动平台展示企业风采,塑造企业品牌。政府与园区企业的互动对接机制的建立,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园区依托猪八戒网的资源优势、大兴区政府的政策优势,以及文化创新工场的平台优势,有机地整合互联网、市文资办与基地的文化产业资源,扶持青年创业,集聚产业优秀杰出人才,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孵化和成长空间,为推动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案例评析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作为猪八戒网将在大兴区建成“国家级‘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区”的第一个示范园区,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园区运营模式的更新,不仅在园区内实现了区域内的服务商与雇主的集聚,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服务交易的对接和全生命周期化服务。
空间改造是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的一大亮点,园区在原供热厂的建筑基础上,对建筑立面肌质和内部空间进行重组和更新,营造交互性强、配置完善的创意空间。在建筑外立面材质选择上,钢筋玻璃组合的现代感与红砖墙体带来的人文气息相互碰撞,既保留了工业遗存的时代印记,又展现了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和活力。内部空间的改造打破原有封闭的空间格局,提供激发创意,思想碰撞的交流互动场所。另外,园区对独具特色的工业遗留创造性地利用,保留其原有结构,重新赋予空间新的功能。
园区起步不久,在与周边业态和周边居民互动上仍显不足,一些旧有建筑改造的公共空间还未能有效利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园区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园区发展的需求,对园区的空间和公共建筑进行逐步升级,实现空间的功能叠加,提升空间价值,面向市场拓宽运营思路,创造更多的赢利模式。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在主导产业定位上,还未能形成突出的特色优势文化产品和主导性产业。园区内虽然存在例如金蜜蜂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此类成熟文创企业,但是在招商引资上无法通过同类企业的聚集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由猪八戒网引入的企业多为零散的成长型小微企业,企业之间互动关系松散,缺乏足够的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难以形成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条,导致园区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依托于国家新媒体基地,园区在主导产业定位上要加强与基地内部其他园区之间的联动合作,利用好资源优势。同时,要突出园区的特点和产业特色,实现园区个性化、差异化错位发展,避免与其他园区产生不良竞争,通过形成自身的核心产业形态和资源聚集优势,寻求社会、园区、企业的互利共赢,实现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老总心语】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新媒体基地是大兴区老旧厂房改造的典型代表,也是近年来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蜕变成长、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作为大兴区唯一的文创产业园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将继续聚焦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拓展产业领域,深化产业链条,构建“文化科技融合+平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创业智慧策源地、数字创意产业引领区和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