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尊重(Respect)

很多人问我,尊重婴幼儿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怎样才能算得上是尊重婴幼儿?

的确,这是一个听上去有点复杂的话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尊重的理解不同,对尊重程度也有着差异化的感受。但是,我们也会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大家不妨换个角度,从共同的“不被尊重”的体验来思考这个问题。

比如:

你在跟对方说话,对方却一直盯着手机不看你;

第一次跟某位异性见面,对方却强行跟你亲近拥抱;

原定晚上6点共进晚餐,都10点了对方还没来,也没有打电话告知爽约缘由;

当你跟对方哭诉自己的痛楚时,对方不予理会,也不给你表述自己想法的机会;

……

如果每天的生活都以上述方式运转,相信你很难有美好的人生体验,也很难喜欢上对方。不仅如此,你也很难建立起“安全感”。

可是,这却正是多数婴幼儿每天都在经历的生活。看护人大多对此习以为常,而婴幼儿也只能被动接纳,直至他们长大后有能力去“反抗”,最终演变成叛逆。

回想一下,你是否对下面的情形感到熟悉?

孩子兴高采烈地把皮球推向你,期待你推回来互动,你却在聊微信。不管你如何声明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实际行为都在告诉对方:手机比他(她)更重要。也许有一天,他(她)也会玩着电脑游戏不理你;

他(她)正专心致志地捏着橡皮泥,同事带着小朋友来家里拜访,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他(她)被迫和不熟悉的人亲吻拥抱。这时,你忽视了孩子自己的社交原则、他(她)对“亲密”“信任”的界定。孩子会感到,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见人随便就可以拥抱,即使自己不愿意抱也必须抱;

你答应孩子晚上出去半小时就回来,结果他(她)一直在等你,直到困得上床睡着了你才回来,之后他(她)将很难再信任你;而出于内心愧疚,你很可能在其他时候例如物质满足、制定规则时妥协,并最终造成他(她)的任性;

当孩子哭着告诉你心爱的小汽车弄丢了时,你轻率地回答“没关系”——他(她)的感受被你轻易否定。他(她)最在乎的你却不在乎,有一天你在乎的,也许他(她)也会刻意去忽视并回应说“没关系”。

认真思考之后,我们会不寒而栗:原来我们就是以这样不公平的方式对待我们最爱的人的。

有一句非常通俗却是至理名言的话,那就是:如果你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得首先学会尊重别人。相信大部分成人都能在社交中做到这点,而我希望的是,把这个法则也运用到对婴幼儿的看护中。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尊重你,就请你从他(她)出生的第一天起学会去尊重他(她)。

因此,我们不妨参考与同事、朋友、家人和谐流畅的交往模式,来思考如何具体做到尊重你的小人儿。

那么,对婴幼儿的尊重如何具体实施呢?

事先告知,尊重婴幼儿的第一步

在阐述这个观点之前,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对比案例。

案例1 婷婷突然旋转的世界

婷婷正处于站立行走的敏感期,她独自站在休息区的认知墙前,来来回回专注地拨弄着墙面上的串珠,时而流露出欣喜的表情。外婆就“守卫”在她的身后,双手一直挨着她的后背,时刻准备着一旦婷婷站不稳或者站累了,能扶她一把。不一会儿,外婆很自然地把手摸向婷婷的尿片部位,自言自语道:“尿了!”然后“不假思索”而“娴熟”地从后面抱起婷婷,转身走向母婴间。

婷婷的世界突然旋转起来,她“飞”了起来。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她不情愿地“飞”进了母婴室。她奋力摆动双腿哭闹着,倔强地反抗着……

10秒钟的时间,她被外婆“成功”地按在尿布台上,然后才听到外婆解释道:“我们要换尿包了,换完了再玩,你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好吧?!”婷婷好几次挣扎着想起来,外婆微笑着哄着否定了她:“你不要动啊,我给你换‘包包’,换好你就舒服了。”“乖,不哭不哭,哭就不是好宝宝了。”

就这样,万般无奈下,婷婷被不情愿地脱掉了裤子。外婆手忙脚乱地“操作”着(我猜她也希望快点完成,一个人带孩子她显得有些忙乱),匆匆换上了新尿片。外婆喘了口气,抱起了婷婷,习惯性地轻拍了一下她的屁股说:“完事儿啦,你去玩吧。”

婷婷终于解脱,可以去玩她喜欢的玩具了,她却不动了。她依偎着外婆,举起一双小手,示意外婆“抱抱我”。外婆回应道:“你不是喜欢自己走吗?”婷婷依然举着双臂,紧紧地抓着看护人的胳膊要求抱起来,外婆很无奈,最后只好选择把婷婷抱起来。

案例2 备受尊重的小泰迪

吃完晚饭后我下楼去遛弯,走到绿植广场中央时,听到一位女士温柔地对着中心花坛说话:“妞妞,你玩够了吗?我们要回家喽!妈妈饿了,要回家吃饭了!”我很好奇,这位妈妈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独自钻进50厘米高的灌木丛玩呢?

顺着灌木丛望去,只见远处有只小泰迪犬正欢快地用爪子拨弄着花草,玩得正酣——原来它就是这位女主人的“孩子”。

女主人悠闲地等待着,微笑着看着小狗。过了两分钟,她走向小狗,轻轻地抚摸它的毛发,温柔地说道:“你这么想玩儿啊,可是我们要回家了……我再等你一会儿吧。”就这样,她又等了一会儿,小狗也绕着花园快乐地小跑起来,但最终摇着小尾巴,顺从地跟着主人回家了。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两个案例有什么感受。

一个是“不告知”对方、我行我素的处理方式,一个是明知对方不具备语言能力,还要坚持与它进行交流。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宠物当孩子来养,也会用把孩子当“宠物”养来形容对孩子的宠爱,上面的对比案例,却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有时我们孩子的生活体验,还不如一只小泰迪犬。小泰迪犬在回家之前会被主人询问,得到主人最充分的尊重,而在案例1中,外婆表达爱和付出爱的方式,却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一个有着真情实感的人,活在一个不被告知的环境中,会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他(她)的世界是完全不可控、随时会被颠覆的。特别是婴幼儿,他们需要了解周围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他们能参与什么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这样才能有相应的心理预期,从而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结,最终培养起安全感。

刚刚出生的婴儿,在生活上是非常被动的。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衣着、住所、看护人,但是看护人却可以做到尽可能地告知,向婴儿提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是湿纸巾,我用它来给你擦手。”“我要把你抱起来,我们出去晒晒太阳。”“你需要再吃一块西瓜吗?”“今天我带你去公园,我们10分钟后出发。”这些不费力却贴心的交流,会大大改善看护人和婴儿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也许有人怀疑,小小的婴儿能听懂这么复杂的话吗?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不跟他们讲,他们会永远也听不懂;相反,如果你每次行动之前都提前告诉他们,会极大地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婴幼儿的语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习得的。

当然,一开始,新生儿可能仅仅把你的提前告知当作纯粹的声音信息来处理,但这也已经足够给他们传递一个信息——有事情要发生,而且是跟他们有关的事,接下来他们就会密切关注你和将要发生的情况。对于新生儿,这是建立安全感的一个关键。渐渐地,重复的交流加上日常行为的示范,他们会记住这些声音,并慢慢地在大脑中把不同的声音与事物甚至动作连在一起。

看护过程中的语言,都伴随着相应的事物和动作。这种语言方式能够给婴幼儿留下最直观的印象,有效地帮助婴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比如说,你抽出一张干净的尿片,一边展示给孩子看,一边告诉他(她):我们要换“niaopian”了。久而久之,他(她)就会习得“niaopian”这个发音跟尿片之间的指代关系。

语言就像滚雪球的游戏,最初手心里的小雪球,会随着滚动不断变大,进而把更多的雪滚到一起。当孩子懂得越来越多,你们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有效。

所以,如果你尊重婴幼儿的感受,就请你在抱起他们之前,提前告诉他们你要做什么;在你把他们放下来之前,同样也事先告知。这个小小的动作,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它是尊重婴幼儿的第一步,和谐的亲子关系将由此建立。

从长远来看,我们这样“繁琐”的做法,也是把婴幼儿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是在改变他们的“被动”生活。这为他们日后成长为一个自信、积极的人,早早地埋下了一颗种子。

等待回应,不要扼杀婴幼儿的主动性

以尊重为原则与婴幼儿沟通相处,作为看护人,除了提前告知外,我们还需要学会等待回应。通过我们看护人的耐心等待,给予婴幼儿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揣摩和做出选择。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竭尽全力为孩子着想,可孩子却并不领情。当然,低龄阶段的反抗方式,还只是表现为拒绝配合和哭闹。问题就出在大人没有“慢下来”去等待孩子的反应上。

相对于成年人,婴幼儿的反应比较缓慢,他们需要充分的时间去理解你说的话,从而对即将发生的事形成一定的心理预期。但很多婴幼儿却并没有得到允许他们慢慢做出反应的时间,他们的反应被视作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这种不被尊重的体验导致的结果,就是婴幼儿对看护人的抗拒。

对照成年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我们就能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家人之间的沟通,一来一往的互动是最基础的交流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有时候倾听比表达更为重要。因为倾听是暂时地将自己放在次主体的位置上,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权。比如在公司,你提出自己的工作议案,需要等待同事们的讨论回复,而不是自己贸然行动;和朋友相约出游,你需要倾听对方的建议,而不是单方面制订约会计划;和家人,我们就更需要有商有量,规划经营共同的生活,而不是一意孤行。

对于婴幼儿而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我们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甚至需要去引导他们主动表达。自然,这也要求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

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想法,只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性不足,很容易被大人忽视。他们的表达可能是单字短语,咿咿呀呀,也有可能是丰富的肢体语言。我们只有“慢下来”等待,细心解读他们的回应,才能更清晰地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这一点格外重要!

一次,我在早教中心无意中遇到一对母子,孩子大概18个月,妈妈对他说:“儿子,快走,Andrew老师来了,我们要上课咯,赶快进教室!”但不知道为什么,小男孩就是不愿进去。于是,妈妈便直接把他抱到教室里,放到了Andrew老师面前。

“你在家不是天天吵着要见Andrew吗?他就在这里,Andrew老师好,你抱抱老师吧。”妈妈一连串地说道。小男生有些迟疑,一直想往外走,趁着妈妈不备,机灵的小家伙冲到了教室外的大门旁,用力地按着放在那儿的免洗洗手液。

直到这时,妈妈才意识到,原来刚才孩子想洗手——这是老师每次都强调的,先洗手再进教室上课。孩子记住了并坚持遵守,妈妈反而忘了。小男孩洗完手后,满意地走回了教室。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多等待一会儿孩子的反应,不要扼杀孩子的主动性。

如果我们能付出多一点耐心,尊重他们的意愿,就会发现这种交流方式虽然有点“慢”,但其实是在鼓励孩子建构他们的自我人格。

不能哭的孩子,也很难笑得大声

我想特别地谈一谈对婴幼儿哭泣的尊重。

所谓尊重婴幼儿的哭泣,主要指的是我们要正视并接纳婴幼儿的情感需求,保留他们对真实情感的体验,协助他们更好地学会认知自己的情绪,并习得自我修复的能力。正如美国著名的育儿专家劳拉·马卡姆博士在她的著作《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中所说:“孩子也需要体会自身情感,然后才能排解,让它们消失。”

因此,就像我们不会禁止婴幼儿快乐开心地笑一样,我们也需要适当地保留婴幼儿哭泣的权利,而不是忙于禁止和扼杀。

通常情况下,下面几类情况看护人会阻止婴幼儿哭泣。

第一种,根本不给婴幼儿哭泣的可能性。也就是在生活中不让婴幼儿有任何受挫的可能,不会让他们饿一分钟,也不容许他们跌倒,生怕其他小朋友“抢”他们的东西,总之极度“操心”地呵护着孩子。

第二种,口头禅是“别哭”或“不哭”,习惯用这两个词制止婴幼儿的情感表达,认为哭是一件坏事,哭就不好。事实上,当孩子失落或者受伤的时候,他们拥有表达和宣泄情感的权利,哭泣能帮助他们更快地修复自己的情绪。

第三种,当婴幼儿哭闹时,总是用其他事物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认为这是一种既轻松又好用的方法,其实是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第四种,直接用成人的价值观去判定婴幼儿是否应该哭,尤其是男性家长,喜欢用“你是男子汉”来要求一个对性别还没有概念的婴幼儿。“别哭,没关系”“别哭,你很坚强”是他们的口头禅。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意愿,希望孩子成为坚强的人,但是未必会达到效果。

下面是一则比较典型的案例。

案例3 从没有摔倒过的孩子

有一次,在早教中心,一个正在学步的孩子由看护人牵着小手过一座小木桥。一不留神,孩子的脚踩空摔了下来,哇哇大哭起来。看护者立刻脸色苍白,她一把抱起孩子,快速地坐到了角落。我猜测她应该不是孩子的妈妈,便走过去问:“您是?”“我是她的保姆。”她回答。我笑着轻轻地摸着孩子的头,安慰道:“你摔到哪儿了,疼吗?”试图通过语言的交流,帮助孩子和大人平复情绪。保姆一脸自责地说:“这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摔过,更没哭过,她妈妈要知道可就麻烦了。”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追问:“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没有啊,就是家里看得重!”保姆回答我。

顿时,我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怜悯!因为在我看来,她的父母虽然为她支付了昂贵的学费,却剥夺了她体验本真世界的权利。

尊重孩子,就应该赋予他们体验真实生活的权利,让他们参与到真实生活的细节和情感中来。既然能开怀大笑,同样也有权利去尝试“眼泪”。像成人一样,他们需要多长时间去释怀,就会多珍惜欢乐的来之不易。

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去体会争夺、矛盾,体会拥有、失去。其中有欢笑,有哭泣;有强势,有回避;有努力,有舍弃;有得意,有失望……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而太多的婴幼儿却被“剥夺”了生活在这种“本真”环境中的权利。这些不被“尊重”的体验,将会给他们未来的成长埋下隐患——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了解这个世界,更谈不上如何去应对这个世界!

就像我们不会禁止婴幼儿快乐开心地笑一样,我们也需要适当地保留婴幼儿哭泣的权利,而不是忙于禁止和扼杀。

国内目前的特殊情况是,很多孩子熟悉的社交环境是1比6,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会有六个大人来看护。这是一个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不平等”的社交环境。孩子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摔倒了,全家人都急着赶过来扶;正式开餐前,鸡腿已经内定是孩子吃;明明已经可以自己走了,但孩子一撒娇,六个成人轮着抱,甚至抢着抱……

这不是真实的社交环境。真实的社交环境中,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永远是别人关注的核心,也无法保证他人视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

当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走向“平等”的校园或社会生活时,他们会非常不适应,甚至会自卑、迷失。因为他们再也不是那个“唯一”。他们可能摔倒,但不一定会有人把他们扶起来;因为用餐要讲究秩序,必须学会与别人一起分享;老师不可能抱起每一个不愿走路的孩子,所以必须自己走。太多的事物,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努力和争取,慢慢地融入集体。

所以,如果你爱孩子,就请尊重他们,让他们活在“本真”的环境中,勇敢地去体会努力、委屈和哭泣。当然,他们同样也会收获快乐、幸福和掌声,并且加倍珍惜。

案例4 海绵球争夺战

Lucas,男宝,17个月;窗窗,女宝,16个月

Lucas走进PREC教室时,手里拿着一黄一红两个小球,但是一见到教室里各种有趣的玩教具,立刻把它们丢在了一边。比他小一点的窗窗看到了,欣喜地把球捡走了。Lucas 游玩一番后,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海绵球不见了。巡视了一周,他发现自己的“爱球”原来攥在窗窗手里。于是,Lucas开始追着窗窗索要:“球,球!”

窗窗选择向爸爸求助,爸爸建议窗窗把球还给Lucas,窗窗不接受爸爸的建议,又转向阿姨求助,阿姨笑了笑没有表态。Lucas回看不远处的我,我微笑着用眼神示意他“我明白你的意图”,但是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Lucas继续“黏”着窗窗不放,窗窗走到那里他也跟到哪里。

加餐时间到了,窗窗为了吃东西,一不留神丢下了手中的两只海绵球。Lucas欣喜地捕捉到了目标,失而复得的他格外开心,一个人坐在小台阶上美美地攥着小球。

扫二维码,观看视频

窗窗用完餐后意识到“局面”有变,她也选择了同样的“战术”——“黏”着Lucas。Lucas试图把球藏到储物盒里,结果发现储物盒没有盖子。然后他迅速地在教室里奔跑起来,嘴里哭喊着:“爸爸,妈妈!”他看到了我,立马跑过来坐到了我怀里。窗窗紧随其后,锲而不舍地伸手向Lucas要球。“不要,不要!”Lucas口头回应道,并看了看我,我没有吭声……

就在一刹那间,事态出现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出乎所有人意料,Lucas主动把海绵球送给了窗窗……

这是一场延续了90分钟的持久战!

窗窗的爸爸虽然给了窗窗建议,但他并没有强行要求窗窗。阿姨也选择尊重孩子们自行解决问题的权利。作为Lucas的母亲,我也很好奇并期待两个孩子“较量”的结果。当Lucas向我寻求帮助时,我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了他心里的想法,其实也是在表达对他的理解和认可。

也许是Lucas累了,也许是从窗窗的眼神中看出了她的执着,总之最终两位孩子用“谦让”“和平”的方式解决了争端,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伟大和智慧。

其实,尊重孩子生活在“本真”的社交环境中,也是培养高情商宝宝的必备条件。如果孩子未曾深切地体验丰富的社会情感,又怎么能期待他们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