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针灸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中国的针灸术在6世纪已传到朝鲜和日本,7世纪时日本就派人来中国研习针灸技术,而后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东(参见Marti-Ibanez F,1965)。针灸传到欧洲则开始于16世纪。不过,真正详尽而广泛地向人们传播针刺疗法却是在17世纪的下半叶。欧洲人把最早发现使用针灸归功于丹麦人Dane Jacob Bontit,而他则是在日本和爪哇(1642)学习到这种技术的。他在一本关于印度自然史和医学的书中介绍了中国针刺术,认为这一神奇的治疗方法值得研究(图4-1A)。
图4-1 A:Dane Jacob Bondt在1642年出版珠一本关于印度自然史和医学的书中介绍了中国针刺术;B:Hermann Busschof在1675年出版的 Het podagra mets gaders desselfs seker geneezinge一书中,介绍了灸法治疗痛风病;C:瑞尼(C1)于1683年在伦敦出版的第一部针刺学专著《论针刺术:风湿病的治疗》封面(C2)和书中已经欧化的中国针灸穴位图(C3)
1675年,当时的海洋大国荷兰人布绍夫(Hermann Busschof)在日本撰写了采用灸法治疗痛风的著作并在阿姆斯特丹出版(次年在伦敦出版英文本)。他根据日文“もぐさ(草)”的发音“moxa”+“-bustion(燃烧)”而创用了“Moxibustion”一词(图4-1B)。
另一个荷兰人瑞尼(Wilhem Ten Rhyne)系东印度公司的医生,作为医学博士被荷兰派往日本,在日本和爪哇工作了10年,期间他从当地学习和搜集到有关针灸方面的疗法,阅读了王惟一所著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瑞尼于1683年在伦敦出版了《论针刺术:风湿病的治疗》一书,这是西方第一部系统介绍针刺术的专著(图4-1C1~C3)。针刺的词汇Acupunctura就是通过他的文章而在西方语言中固定下来。Acupuncture是由拉丁文的“针”的词根“acu”+刺“puncture”而组成的。
同样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德国人Kaempfer于1690年在日本学习2年,搜集了不少医学方面的资料,撰写了包括有关针灸疗法的论文,后又经整理加工配图出版。而法国也是在欧洲传播针灸学术较早的国家,并对推动针灸学术在欧洲的传播有很大贡献。1681年,法国传教士Harviell在法国首次撰文介绍针灸疗法。1774年,Dujardin把针灸术作为外科史的一部分出现在教科书上。1810年,法国Louis Berlioz就撰写出了使用针灸治病的医学报告。1820年,法国医生开始在一些医院讲授针灸学(参见Richard)。1821年,英国医生Churchill发表应用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报告。创始于1823年10月5日的著名医学期刊 The Lancet杂志创刊号中详细介绍了英格兰诺福克郡的John Tweedale医生采用“acupuncturation”方法成功治疗一例全身水肿的病例,并在其200页发表了相关述评。1836年,美国医生Lee在 Boston Medicine and Surgery Journal(15:85-88,1836)撰文介绍风湿病的针刺治疗( Acupuncture as remedy for rheumatism)。1909年,美国医生Osler在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8 thEd.,Appleton&Co.,New York,398-399,1909)专著中建议用针刺治疗腰背痛。1823年Churchill JM在其著作 A treatise on acupuncturation(London)中附针灸针插图,针体长分别为2.54cm和3.81cm(图4-2)。
图4-2 欧洲在18—19世纪使用的针灸针
Soulié de Morant(1878—1955)是法国驻中国的外交官,他在华任职期间(1907—1927)目睹了针灸的良好疗效,并学习了针灸。1928年,Soulié回国任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将针灸医术带回法国,后专门从事针灸医疗工作。1933年在巴黎病院医事研究会上发表了针灸治验。Soulié在1929年撰写了《中国针灸术与近代反射疗法》,1930年出版了《中国针灸》,1934年撰著出版了《真正的中国针刺术》一书,在书中创用“meridian”一词对应于“经络”;该书在法国和欧洲医学界具有相当影响(图4-3)。
图4-3 Soulié de Morant当年使用过的针灸器械包和电针仪,其后人一直保持至今,而且已落户到云南中医学院博物馆
日本大久保適斎在1892年出版的《鍼治新書》中采用了用现代医学的理论阐述针灸治疗学(并在明治四十三至四十四年,也就是在1914—1915年出版修订第2版)(图4-4)。1913年,山本新梧根据现代医学知识撰改古典医学的《日本针灸学教科书》出版。此后不断有研究针灸作用的文章发表。
图4-4 大久保適斉出版的《鍼治新書治療篇》增補第2版
西医在我国传播和发展以后,对中医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批学贯西中的人士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他们以西医的解剖生理学来印证中医的理论,对中西医的特点进行比较,试图以西医药之长,补中医学之不足。
根据木下晴都的评述(1976),日本在20世纪初开始了对针灸效应机制的研究。1906年,日本现代医学先驱者的三浦谨之助首先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在家兔身上开展针灸的实验研究。他采用直径为0.2mm的针刺入组织,可伤及4~20根肌纤维和10~20根神经纤维。灸法的实验研究开创于1912年,日本樫田和原田首先观察了不同大小灸条燃烧温度。临床用的灸卷可使尸体皮下4mm处的温度上升不到1℃。长门于1932年在雄性家兔的实验观察表明,用直径为15mm、重0.07g的艾炷灸背臀部皮肤,可使局部皮下温度上升6~19℃。但这种灸法足以使皮肤1~3度烧伤,皮肤呈现明显的坏死反应。
1906年,三浦观察了针刺对青蛙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针刺坐骨神经时引起血管收缩和血流速度减慢,一段时间后血管继发性扩张。1929年,藤井和竹内在人体和家兔实验中研究了小儿针对皮肤血管的作用,注射atropine可进一步增强这种收缩作用,而注射胆碱或切断交感神经节,针刺收缩血管的效应减弱或消失;推测针刺的这种效应与兴奋交感神经有关。而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针刺不同,根据樫田和原田的观察,施灸后在引起短暂的血管收缩之后,主要引起血管的明显扩张,血液流速加快,同时心率增加,血压升高。
1912年,樫田和原田研究了艾灸对家兔胃肠运动的影响。腹部施灸时主要引起胃肠运动减弱的效应。但与此同时,后藤则认为施灸可引起胃肠蠕动加强。驹井在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中插入一囊球,注入200ml的溶液,发现用0.05~0.1g的5壮艾炷灸腹部的幽门、通谷、不容穴时,胃的收缩波明显加快,而承满穴则不明显。在背部膈俞、肝俞和脾俞施灸时,以脾俞引起的收缩波增高明显,而曲池穴施灸反而引起收缩波减少。足三里穴也能使收缩波明显增高。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不同经穴(不同部位)对胃肠功能调节作用的差异性。藤井和竹内的实验证明针刺可以使肠道运动一过性增加,而后减弱,最后恢复正常。
1918年,越智采用针和灸两种方法刺激家兔的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等穴位,对肾脏功能和排尿作用有很大影响。
此间日本学者对针灸作用于胃、肝、胆、内分泌、血液、骨、肌肉神经组织也开展了一些有目的的研究,逐步将针灸医学建立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之上,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成绩。1934年,我国学者金萧雷开始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探讨针灸的机制。1936年,宋国宾撰文研究针刺对内分泌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