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肠壁增厚
一、前 言
组织学上,直肠壁包含三层:黏膜、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在T 2WI轴位MRI图像上,这几层都能较好地分辨出来。直肠腔周围的黏膜层表现为环形低信号细线,与其紧密相连的黏膜下层表现为较厚的较高信号带,固有肌层形成最外层的低信号环。
直肠肠壁增厚是直肠病变常见的病理表现,多见于先天性直肠疾病、直肠炎症、直肠息肉及息肉病、直肠良恶性肿瘤。CT/MRI均可清楚显示增厚的肠壁,但不同的疾病引起的肠壁增厚表现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
二、相关疾病分类
直肠肠壁增厚的疾病主要包括炎性病变、息肉及息肉病、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等。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表7-1-1)。
表7-1-1 直肠肠壁增厚病因分类
续表
三、影像诊断流程
直肠肠壁增厚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病理改变。最常见的能引起直肠肠壁增厚的病因为肿瘤性病变,其肠壁增厚的程度往往较为显著。肿瘤性肠壁增厚的病因包括:上皮来源肿瘤,多表现为直肠黏膜面不光整,如腺瘤、上皮内癌、直肠癌以及类癌;间质来源肿瘤,如脂肪瘤、平滑肌瘤、胃肠道间质瘤以及血管肉瘤;另外,还有恶性淋巴瘤、继发性肿瘤。除肿瘤性肠壁增厚性病变,还有直肠炎性病变和息肉性病变均可引起直肠肠壁增厚;其中炎性病变急性期可表现肠壁水肿,包括溃疡性直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缺血性直肠炎(图7-1-1)。
图7-1-1 直肠肠壁增厚病因诊断流程
四、相关疾病影像学表现
1.溃疡性直肠炎(ulcerative proctitis)
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亚类,炎症只限于直肠部分。而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最常见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通常也最先累及直肠。病变可只保持在直肠,然后不同程度地向近端结肠蔓延。临床上溃疡性直肠炎可出现腹泻、里急后重、便血及全身状况不佳,常呈进展、缓解交替性发作,也可保持在慢性活动阶段。
螺旋CT能为溃疡性直肠炎提供传统检查方法所不能及的影像学信息。溃疡性直肠炎的CT主要表现:黏膜面的炎性息肉和溃疡呈锯齿状凹凸不平,对称性直肠肠壁增厚与分层,直肠管腔变细缩短,邻近可见增大淋巴结等(图7-1-2)。
图7-1-2 溃疡性直肠炎
A~D.盆腔CT增强检查示直肠肠壁增厚并异常强化,强化可见肠壁分层,管腔变细
2.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RC)
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胃癌。直肠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老年人(>50岁)居多。按形态可分为溃疡型、肿块型和浸润型,以溃疡型最为多见。按组织细胞类型分为腺癌、鳞癌、鳞腺癌、神经内分泌癌,以腺癌最为多见。按照与肛缘的距离可分为高、中、低位直肠癌,以低位直肠癌最为常见。流行病学认为少纤维、高脂肪和动物蛋白饮食习惯的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他与直肠癌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家族性和慢性炎症等。临床表现为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破溃、感染后可有直肠刺激症状、便血、脓血便和排便习惯改变等。
直肠癌的术前TNM分期决定了其治疗方式,因此影像学对直肠癌的诊断重点集中在TNM分期尤其是T、N分期。原发肿瘤T分期:①T1期:肿瘤侵犯黏膜下层;②T2期:肿瘤侵犯固有肌层;③T3期: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直肠旁组织;④T4期: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a)或直接侵犯、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T4b)。区域淋巴结N分期:①N0期:无区域淋巴结转移;②N1期:直肠周围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③N2期:直肠周围超过4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的CT表现多样。T分期:T1、T2期的肿瘤局限于肠壁内,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增厚,呈结节样或环形,肿瘤较小时难以与息肉、腺瘤鉴别,有时仅表现为肠壁黏膜的增厚。肿瘤合并溃疡时,肠壁增厚不均匀。直肠周围脂肪间隙清晰。T3期直肠癌除肠壁增厚外,尚可见肿瘤侵犯直肠周围脂肪间隙,表现为肠壁周围索条影或癌性结节影。T4期肿瘤表现为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如精囊腺、前列腺、肛提肌、子宫、附件、阴道、膀胱等。N分期:①N0期:直肠周围系膜内无淋巴结肿大;②N1期:直肠周围系膜内1~3枚淋巴结肿大;③N2期:直肠周围系膜内>3枚转移淋巴结。但是淋巴结增大(>5mm)并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绝对征象,直肠癌常合并直肠系膜淋巴结良性增生反应,表现为边缘光滑,形态规则的结节影。CT增强显示直肠癌中度至明显强化,肿瘤较大时可显示中央不强化的坏死区。
MRI表现与CT相同,但MRI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力,因而能更好地显示直肠肠壁的各层结构(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对直肠癌的分期更为准确,同时,由于多参数成像,对病变的定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直肠癌的信号特点表现为等长或稍长T 1稍长T 2信号,T 2压脂图像及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高信号。T1期肿瘤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T2期显示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期显示肿瘤突破直肠外壁低信号环侵犯直肠周围系膜(脂肪间隙),表现为索条状或结节状长T 1稍长T 2信号。T4期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分界不清。N分期:相比较CT,MRI能更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特点,转移性淋巴结MRI表现为淋巴结增大,边缘模糊,结内信号不均匀,代表癌性淋巴结内部的坏死区域。有时,转移性淋巴结体积不大,但是模糊的边缘与混杂的内部信号亦可提示其转移可能。MRI增强特点同CT,但MRI增强可能造成空间分辨率的下降,影响到直肠癌的分期,常规MRI尤其是高分辨MRI结合DWI即可作出可靠的术前诊断(图7-1-3)。
图7-1-3 直肠癌
A、B.MRI平扫示直肠肠壁增厚,局部凸向腔内呈稍长T 1稍长T 2信号;C、D.T 2压脂及DWI呈明显高信号
3.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
是发生于胃肠道黏膜下的肿瘤,直肠间质瘤是继胃、小肠外的第三位GIST好发部位。直肠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见,好发于直肠中下段,近90%的直肠间质瘤距肛缘<7cm。与其他部位的间质瘤相比,直肠间质瘤因发生于结构相对疏松的盆腔,具有病程长、发病隐匿的特点。因肿瘤倾向于向肠壁外生长,其症状出现相对较晚,发现时肿瘤大多已生长较大。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胀腹痛或肛周不适,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偶然发现肿块。
直肠间质瘤的影像表现与其他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盆腔内直肠壁或直肠周围软组织肿块,大小不等,可仅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较大肿瘤边缘可有分叶,肿瘤与直肠壁关系密切;直肠呈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窄,肿块主要向直肠腔外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推挤压迫,增强时实性部分呈中等度均匀强化,坏死部分无强化(图7-1-4)。鉴别诊断方面需与直肠癌和直肠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直肠癌肿瘤主要发生于黏膜,肿瘤主要向直肠腔内生长,或沿黏膜和黏膜下浸润性生长;直肠淋巴瘤病变范围广,病变肠管扩张明显,常伴有淋巴结肿大,增强时中等度均匀强化。
图7-1-4 直肠间质瘤
A~D.MRI检查示盆腔内直肠区见不规则稍长T 1稍长T 2信号占位向腔外生长,边界欠清,信号不均,可见长T 1长T 2信号液化坏死区,直肠局部肠腔变窄
4.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因肿瘤侵袭行为比癌低,又被称为“类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可发生于消化道、肺、咽喉部、唾液腺和鼻腔等部位,但最多见于消化道,主要发生于直肠下2/3段。类癌综合征是NEN特有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多汗和腹泻等;但直肠NEN大多为非功能性,仅表现为疼痛、肛周坠胀感、贫血、便血等非特异性症状。
NEN影像学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直肠黏膜下肿物的特点,低级别病灶长径小,形态规则,远处转移少见,而高级别病变长径大,侵袭性生长特点明显(图7-1-5)。磁共振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稍减低,延迟期强化廓清,并可见边缘环形强化包膜。需要与黏膜下间质瘤鉴别,胃肠道间质瘤增强扫描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进一步增强。
图7-1-5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MRI检查示直肠局部肠壁增厚,边界清楚,病变上下径较大,呈稍长T 1稍长T 2信号
五、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直肠为大肠的终段,直肠壁的黏膜层较厚。肠壁增厚同样是直肠病变的常见征象,有多种疾病可引起直肠肠壁增厚。X线气钡造影对于肿块型以及浸润型的中晚期病变均能发现,但是难以发现早期病变,且不利于评价直肠周围组织结构的情况。经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局部的病变显示较好,能够清楚显示肠壁层次,评价肿瘤浸润深度,但是由于经直肠腔内超声视野较为有限,对于直肠癌的N、M分期评价能力有限。CT/MRI能够较全面观察直肠乃至整个盆腔、全身的情况,故无论在直肠癌诊断、术前评估、术后复查、复发诊断、疗效评价方面都应用较多。由于MRI对软组织分辨能力优于CT,故其发现早期病变的能力以及对于直肠病变T分期的判断能力均优于CT。
(曲林涛 李万湖 高波)
参考文献
1.Lambregts DM,Cappendijk VC,Maas M,et al.Value ofMRIand diffusion weighted MRI for the diagnosis of 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Eur Radiol,2011,21(6):1250-1258.
2.Prasad DS,Scott N,Hyland R,et al.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for early detection of tumor histopathologic downstaging in rectal carcinoma after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Radiology,2010,256(2):671-672.
3.Rao SX,Zeng MS,Chen CZ,et al.The value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m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2-weighted imaging for rectal cancer detection.Eur JRadiol,2008,65(2):299-303.
4.Sun YS,Zhang XP,Tang L,et al.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for early detection of tumor histopathologic downstaging.Radiology,2010,254(1):170-178.
5.顾乐锋,李建策,翁晓海,等.DWI和常规序列结合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5):738-741.
6.李振辉,张治平,王关顺,等.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放射学实践,2014,(8):957-960.
7.梁振威,蒋力明,李颖,等.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1):867-870,884.
8.鲁果果,高雪梅,程敬亮,等.直肠绒毛管状腺瘤的MRI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3):459-462.
9.王庭红.MRI对直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