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瘰疬案
外科发挥
一疬妇发热,日晡愈甚,乃血气虚也,治以四物汤加柴胡、地骨皮而愈。(溃疡发热)
一男子患此(瘰疬),肿痛发寒热,大便秘,以射干连翘散六剂,热退大半;以仙方活命饮四剂而消。
一妇人耳下肿痛,发寒热,与荆防败毒散,四剂表证悉退;以散肿溃坚汤,数剂肿消大半;再以神效瓜蒌散,四剂而平。
一男子肝经风热,耳下肿痛发热,脉浮,以薄荷丹治之而消。
一男子每怒耳下肿,或胁作痛,以小柴胡汤加青皮、木香、红花、桃仁,四剂而愈。
一男子肿硬不作脓,脉弦而数,以小柴胡汤兼神效瓜蒌散各数剂,及隔蒜灸数次,月余而消。
一妇人颈肿不消,与神效瓜蒌散,六剂稍退;更以小柴胡汤加青皮、枳壳、贝母,数剂消大半;再以四物对小柴胡,数剂而平。
一男子因暴怒,项下肿痛结核,滞闷兼发热,用方脉流气饮二剂,胸膈利;以荆防败毒散,一剂而热退;肝脉尚弦涩,以小柴胡加芎、归、芍药,四剂脉证顿退;以散肿溃坚丸,一料将平;惟一核不消,乃服遇仙无比丸二两而瘳。
一妇人久郁,患而不溃,既溃不敛,发热口干,月水短少,饮食无味,日晡尤倦,以益气养荣汤,二十余剂稍健。余谓须服百剂,庶保无虞。彼欲求速效,反服斑蝥之剂,及数用追蚀毒药,去而复结,以致不能收敛,出水不止,遂致不救。(瘰疬)
一男子久而不敛,神思困倦,脉虚,余欲投以托里,彼以为迂,乃服散肿溃坚汤,半月余,果发热,饮食愈少。复求治,投益气养荣汤三月,喜其谨守,得以收敛。(瘰疬)
一男子久不敛,脓出更清,面黄羸瘦,每侵晨作泻,与二神丸数服泻止;更以六君子汤加芎、归,月余肌体渐复;灸以豉饼,及用补剂作膏药贴之,三月余而愈。
一妇溃后核不腐,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更敷针头散腐之,再与前汤三十余剂而敛。
一男子未溃,倦怠发热,以补中益气汤,治之稍愈;以益气养荣汤,月余而溃,又月而瘥。
一妇人肝经积热,患而作痛,脉沉数,以射干连翘汤,四剂稍愈;更用散肿溃坚丸,月余而消。(瘰疬)
一男子患面肿硬,久不消,亦不作脓,服散坚败毒药,不应。令灸肘尖、肩尖二穴,更服益气养荣汤,月余而消。
一男子面硬,亦灸前穴,饮前汤,脓成,针之而敛。一妇人久溃发热,月经每过期且少,用逍遥散兼前汤,两月余气血复而疮亦愈;但一口不收,敷针头散,更灸前穴而痊。(瘰疬)
一妇人因怒,结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神效散下之,更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而消。常治此证,虚者先用益气养荣汤,待其气血稍充,乃用神效散,取去其毒,仍进前药,无不效者。(瘰疬)
一室女年十七,项下时或作痛,乍寒乍热,如疟状,肝脉弦长,此血盛之证也。先以小柴胡汤二剂稍愈,更以生地黄丸治之而痊。(瘰疬)
一男子耳下患五枚如贯珠,年许尚硬,面色萎黄,饮食不甘,劳而发热,脉数软而涩。以益气养荣汤六十余剂,元气已复,患处已消。一核尚存,以必效散二服而平。
一妇人久不作脓,脉浮而涩。予以气血俱虚,欲补之,使自溃,彼欲内消,专服斑蝥,及散坚之药,气血愈虚而死。(瘰疬)
一男子素弱,溃后核不腐。此气血皆虚,用托里养荣汤,气血将复;核尚在,以簪梃拨去,又服前药,月余而痊。
一男子气血已复,核尚不腐,用针头散,及必效散各三次,不旬日而愈。
一男子患之,痰盛胸膈痞闷,脾胃脉弦。此脾土虚肝木乘之也,当以实脾土伐肝木为主。彼以治痰为先,乃服苦寒化痰药,不应,又加以破气药,病愈甚。始用六君子汤加芎、归数剂,饮食少思;以补中益气汤,倍加白术,月余中气少健;又以益气养荣汤,两月肿消,而血气亦复矣。夫右关脉弦,弦属木,乃木盛而克脾土,为贼邪也。虚而用苦寒之剂,是虚虚也。况痰之为病,其因不一,主治之法不同。凡治痰,用利药过多,则脾气愈虚,虚则痰愈易生。如中气不足,必用参术之类为主,佐以痰药。(瘰疬)
一室女年十九,颈肿一块,硬而色不变,肌肉日削,筋挛急痛。此七情所伤,气血所损之证也,当先滋养血气,不信,乃服风药,后果不起。(瘰疬)
一室女性急好怒,耳下常肿痛,发寒热,肝脉弦急。投以小柴胡汤加青皮、牛蒡子、荆芥、防风治之,而寒热退;更以小柴胡汤对四物,数剂而肿消。其父欲除去病根,勿令再发。予谓:肝内主藏血,外主荣筋,若恚怒气逆则伤肝。肝主筋,故筋蓄结而肿,须病者自能调摄,庶可免患。否则肝逆受伤,则不能藏血,血虚则为难瘥之证矣。后不戒,果结三核。屡用追蚀药,不敛而殁。(瘰疬)
一室女年十七,患瘰疬久不愈,月水尚未通,发热咳嗽,饮食少思。有老媪欲用巴豆、肉桂之类,先通其经。予谓:此证潮热,经候不调者不治。但喜脉不涩,且不潮热,尚可治。须养气血,益津液,其经自行。彼惑于速效之说,仍用之。予曰:非其治也,此类乃慓悍 ①之剂,大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经果通而不止,饮食愈少,更加潮热,遂致不救。(瘰疬)
① 慓悍:轻捷勇猛。
一男子先一耳前耳下患之,将愈,次年延及项侧缺盆,三年遂延胸腋,不愈。诊之肝脉弦数,以龙荟、散坚二丸治之,将愈,肝脉尚数。四年后,小腹阴囊内股皆患毒,年余不敛,脉诊如前,以清肝养血及前丸而愈。
一疬妇溃后发热,烦躁作渴,脉大无力,此血虚而然也。以当归补血汤,六剂顿退;又以圣愈汤,数剂少健;更以八珍汤加贝母、远志,二十余剂而敛。(瘰疬)
一疬妇恶心少食,服解毒药愈呕,此胃气虚也,以六君子汤加生姜,治之而安。(作呕)
外科心法
一男子,素嗜欲,且劳神,恶热喜冷,仲冬始衣绵,乃患瘰疬,脉洪大无力。余曰:此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阳气浮散于外,而恶热也。败毒散加芩、连、山栀,四剂少愈。再以四物汤加芩、连、白芷、桔梗、甘草、金银花,数剂而消。(用十宣败毒流气宣泄药)
一妇人,患瘰疬,延至胸腋,脓水淋漓,日久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干咽燥,发热盗汗,食少嗜卧,月水不调,脐腹作痛。予谓非疮故,乃血虚而然也。服逍遥散月余,少可。更服八珍汤加牡丹皮、香附子,又月余而经通。再加黄芪、白蔹,两月余而愈。(溃后发寒热)
一妇人,因怒伤不思饮食,发热倦怠,骨肉酸痛,羸瘦面黄,经水积渐不通,颈间结核。以逍遥散、八珍汤,治之少可。彼自误服水蛭等药,血气愈虚,遂致不起。良甫云: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则神色先散,而月水闭。火既受病,不能荣养其子,故不嗜食。子虚则金气亏,故发嗽嗽。既作水气绝,故四肢干,水气不克。又云: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痛,日渐羸瘦,潮热,其脉微数。此由气虚血弱,阳往乘之,少水不能灭盛火,故火逼水涸,亡津液。当养血益阴,用柏子丸、泽兰汤为主,勿遽通之。(溃后发寒热)
沈氏室,患瘰疬,久而不消,自汗恶寒,此气血俱虚也,遂以十全大补汤,月余而溃。然坚核虽散,而疮口不敛,更灸以豆豉饼,仍与前药加乌药、香附,两月而愈。大抵坚而不溃,溃而不合,皆由气不足也。尝见患此疮者,疮口虽合而不加补,往往变为瘵症。若发寒热,眼内有赤脉贯瞳子,俱不治。一脉者一年死,二脉者二年死。
一妇人,因怒耳下肿痛,以荆防败毒散加连翘、黄芩,四帖而愈。尝治此旬日不消者,以益气血药,及饮远志酒,其肿自消。若无脓者,亦自溃。不戒忿怒者,难治。一妇人亦因怒耳下焮肿,头痛寒热,与荆防败毒散加黄芩治之,表证悉退,但饮食少思,日晡发热。东垣云:虽有虚热,不可太攻,热去则寒生也。遂以小柴胡汤加地骨皮、川芎、当归、茯苓、白术、陈皮,十余帖而愈。次年春,复肿坚不溃,来索方。予定八珍汤加香附、柴胡、地骨皮、桔梗,自制服之。至六七剂,以为延缓,仍服人参败毒散,势愈盛。又服流气饮,则盗汗发热,口干少食。至秋复求治,诊视气血虚极,予辞不治,果殁。今人有疮疡,不审元气虚实,病在表里,便服败毒、流气药。殊不知败毒散乃发表之药,果有表证,亦止宜一二服,多则元气反损,其毒愈盛,虽有人参莫补。流气饮乃耗血之剂,果气结膈满,亦止宜二三服,多则血气愈伤,反为败症,虽有芎、归,难以倚仗。丹溪云:此不膏粱、丹毒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也。
一妇人,患瘰疬不消,脓清不敛。予以八珍汤,治之少愈。忽肩背痛,不能回顾。此膀胱经气郁所致,当以防风通气汤治之。盖膀胱之脉,始于目内眦,上顶巅,下耳角,复上顶,至脑后,过风府,下项,走肩膊,一支下腰脊。是经气动则脊痛,项强,腰似折。按此非膀胱经证而何?彼乃云:瘰疬,胆经病也,其脉主行项侧,即是经火动而然。遂自服清肝降火之药,反致不食痛盛。复请予,诊其脉,胃气愈弱。先以四君子汤加陈皮、炒芍药、半夏、羌活、蔓荆子,四剂食进痛止。继以防风通气汤,二剂而愈。又一妇,流注溃久,忽发热,乃虚也,与补药二剂。不用,另用人参败毒散,大热而毙。夫老弱之人,虽有风邪,亦宜以补中益气汤治之,况又非表证而峻表,不死何俟?
田氏妇,年逾三十,患瘰疬,已溃不愈。与八珍汤加柴胡、地骨、夏枯草、香附、贝母,五十余剂,形气渐转。更与必效散,二服疮口遂合。惟气血未平,再用前药,三十余剂而平。后田生执此散,不问虚实,概以治人。殊不知散中斑蝥性毒,虽专治瘰疬,多服则损元气。若气血实者,先用此下之,而投补剂,或可愈。若虚而用下药,或迨蚀药,瘀肉虽去,而疮口不合,反致难治。
一男子,因怒耳下及缺盆患瘰疬,溃延腋下,形气颇实,疮口不合,以散肿溃坚丸,治之而愈。又一妇患此,气血不弱,亦服此丸,其核并消。而疮口不敛,更以十全大补汤,及灸以豆豉饼,始痊。
广东陈方伯 ①子,远途劳倦,发热,脉大无力,耳下患肿。此劳损症也,饮补中益气汤,自然热退肿消。若专攻毒,则有虚虚之祸。彼不听,服降火药,及必效散,果吐泻不食而死。夫人劳倦则损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故倦怠而热,此元气伤也。丹溪云: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自消。不可汗下。若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而辄下之,鲜不危矣!
① 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汪中翰侄,年及二十,耳下患疬焮痛,左关脉数。此肝经风热所致,以荆防败毒散三贴,表症悉退。再与散肿溃坚丸,月余而平复。
一妇,年二十,耳下结核,经水每过期,午后头痛,服头风药愈盛。予以八珍汤加柴胡、地骨皮,二十余剂而愈。杨文魁,年逾三十,每劳心过度,颈肿发热,服败毒散愈盛。予以补中益气汤,数剂而消。(瘰疬)
一妇人,患瘰疬,与养血顺气药,不应。亦与神效瓜蒌散,二剂顿退,又六剂而消。却与托里药,气血平复而愈。(乳痈)
校注妇人良方
一妇人患前症(瘰疬),久而不愈,或以为木旺之症,不宜于春,预用散肿溃坚汤,肿硬益甚。余以为肝经亏损,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至春而愈。此症若肝经风火自病,元气无亏,可用散坚泻青之剂。若肝自损亏,或水不生木,用地黄丸。若金来克木,须补脾土生肾水。若行攻伐,则脾胃伤而反致木克土矣。
一妇人患之,少寐,年余而溃,脓水淋漓,月经或五六十日一至。误服通经丸,辗转无寐,午前恶寒,午后发热。余谓思虑伤脾,用归脾汤作丸,午前以六君子送下,午后以逍遥散送下。两月余得寐,半载后经行如期,年余而疮愈。
一妇人溃后发热,烦躁作渴,脉大而虚,此血虚也,以当归补血汤,六剂而寒热退,又以圣愈汤数剂而全愈,更以八珍加贝母、远志而疮敛。
一疬妇面黄体倦,咽酸嗳气。余以为中气虚弱,欲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不信,反降火利气,胸膈痞满,疬疮肿痛。又散坚利气,嗳气不绝,大便不实,四肢时冷。余曰:今变中气虚寒矣。用六君子汤加姜、桂,少用升麻、柴胡渐愈,更佐以补中汤寻愈。
一妇人患此嗳气,用降火清胃,食少吞酸,胸痞闷;用利气消导,吐痰气促,饮食日少;用清热化痰,大便坚涩,内热身瘦。余曰:吞酸嗳气,脾胃气虚也:胸痞痰喘,脾肺气虚也;大便坚涩,内热日瘦,脾肺血虚也。遂以补中益气加炒黑吴茱萸三分数剂,佐以六味丸,诸症顿退,乃用归脾汤、逍遥散,间服而愈。
一妇人患前症,遍身作痒,脉大而虚,此气血俱虚,不能荣于腠理,以十全大补汤治之而愈。大凡溃后,午前痒作气虚,午后痒作血虚。若作风症治之必死。
一妇人项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必效散一服去之,更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补之而消。盖此症初起而血气虚弱者,先用前汤,待其气血稍充,乃用必效散以去其毒,仍用补药,无不奏效。若已成脓者,即针而补托之。气血复而核不消者,服散坚之剂。倘不应而气血如故,仍以必效散、养荣汤。又不应,灸肘尖、肩髃二穴,用豆豉饼、琥珀膏自愈。若气血壮实,不用追蚀,亦能自腐。用药以腐之者,使易于收敛耳。若血虚而用追蚀,不惟无益,适以取败。凡不慎饮食七情者,不治。(妇人瘰疬方论第三)
一妇人项结核,寒热头痛,胁胀乳痛,内热口苦,小便频数。属肝火血虚,用加味四物而愈,又用加味逍遥散调肝脾而安。(妇人结核方论第四)
一妇人项间结核,不时寒热,左目紧小,头项振掉,四肢抽搐。此肝火血虚风热也,用加味逍遥加钩藤数剂,诸症渐愈,又用八珍汤调理而痊。
一妇人耳内耳后项侧,结核作痛,寒热口苦,月经不调。此肝胆经火而伤脾胃也,用四君、柴胡、丹皮及六味地黄而愈。(妇人结核方论第四)
一妇人项臂结核,头痛寒热,乳内时疼,两胁焮痛。余以为肝脾郁火而血燥,先以加味逍遥散,再用加味归脾汤而愈。
一妇人素郁怒,患前症,内热晡热,久而不愈,若面色萎黄则月经过期而少,若面色赤则月经先期而多。余曰:面黄过期,脾经虚弱也;面赤先期,脾虚火动也。朝用补中益气,升举脾土,以益气血;夕用加味逍遥,滋养肝血,以息阴火;复以归脾汤解郁结,半载元气复而痊。又有患前症,因脾虚下陷而发热,乃专治其疮,变瘵而殁。(妇人结核方论第四)
一妇人项患五核,时常寒热,肝脉弦长而出寸口。此血盛无耦之症也,用小柴胡汤加生地、乌梅治之而愈。(妇人结核方论第四)
疠疡机要
一女子素有肝火,因怒颈项结核,寒热晡热,遍身起赤晕作痒。服祛风之药,搔破出水,唇目搐动。余以为脾经血虚内热生风,用栀子清肝散加钩藤钩,而搐热顿减;又用当归川芎散,而诸症渐愈;乃用加味逍遥散而痊。(续治诸症)
女科撮要
一放出宫女,年逾三十,两胯作痛,肉色不变,大小便中作痛如淋,登厕尤痛。此瘀血渍入隧道为患,乃男女失合之症也,难治。后溃不敛,又患瘰疬而殁。此妇为吾乡汤氏妾,汤为商常在外,可见此妇在内久怀忧郁,及出外又不能如愿,是以致生此疾。愈见瘰疬流注,乃七情气血损伤,不可用攻伐皎然矣。按《精血篇》云: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难子,合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师尼寡妇寒热)
一妇人瘰疬久而不愈,或以为木旺之症,用散肿溃坚汤伐之,肿硬益甚。余以为肝经气血亏损,当滋化源,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至春而愈。此症若肝经风火暴病,元气无亏,宜用前汤。若风木旺而自病,宜用泻青丸,虚者用地黄丸。若水不能生木,亦用此丸,若金来克木,宜补脾土生肾水。大凡风木之病,但壮脾土,则木自不能克矣。若行伐肝,则脾胃先伤,而木反来克土矣。
一妇患之,恐不起,致少寐,年余疬破,脓水淋漓,经水或五十日或两月余一至,误服通经丸,展转无寐,午前恶寒,午后发热。余以为思虑亏损脾血,用归脾汤作丸,午前以六君子送下,午后以逍遥散送下,两月余得寐,半载后经行如期,年余而疮愈。
一妇人项结核,寒热头痛,胁乳胀痛,内热口苦,小便频数。症属肝火血虚,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胆草而愈,又用加味逍遥散而安。
一妇人瘰疬后,遍身作痒,脉大按而虚,以十全大补加香附治之而愈。大凡溃后,午前痒作气虚,午后痒作血虚。若作风症治之,必死。
一妇人项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必效散一服下之,更以益气养荣汤补之,三十余剂而消。常治此症,若必欲出脓,但虚弱者,先用前汤,待其气血稍充,乃用必效散去其毒,仍用补药,无不效。未成脓者,灸肘尖,调经解郁及隔蒜灸,多自消,有脓即针之。若气血复而核不消,却服散坚之剂。月许不应,气血不损,须用必效散。其毒一下,即多服益气养荣汤。如不应,亦灸肘尖。如疮口不敛者,更用豆豉饼、琥珀膏。若气血俱虚,或不慎饮食七情者,不治。然此症以气血为主,气血壮实,不用追蚀之剂,亦能自腐。但取去使易于收敛耳。血虚而用追蚀,不惟徒治,适足以败矣。(瘰疬)
保婴撮要
一小儿患瘰疬,小便频数,两目连札,作呕少食,泄泻后重,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渐愈,佐以芦荟丸而痊。(疳症)
一小儿五岁,尚饮乳,耳前后颈间至缺盆,以手推寻,其筋结小核如贯珠,隐于肌肉之间,小便不调,面色青黄,形气羸瘦。此禀母之肝火为患,用九味芦荟丸、五味异功散加山栀、柴胡,与儿饮之,又以加味逍遥散与母服之,寻愈。(虚羸)
一小儿阴茎作痒,小便频数。此属肝火之症,反服五苓散,颈间结核。余用柴胡栀子散、四味肥儿丸,诸症稍愈,又用虾蟆丸而痊。(疝气)
一小儿患瘰疬,服下毒之药,发热烦躁,口渴作呕。此元气复伤,用八珍汤倍加参、芪、归、术,治之渐安,又用四君、当归、升麻而安。(烦躁)
一小儿面萎黄,患瘰疬,忽发面色青赤。此脾气虚,木火相搏而为患也,用补中益气汤,佐以柴胡山栀散二剂,加味逍遥散三服,诸症渐退,又以地黄丸而遂痊。(寻衣撮空)
一小儿(瘰疬)脓水淋漓,其核未消,发热憎寒。此肝经气血虚而有热也,用补阴八珍汤为主,间以清肝益荣汤而愈。后复核结,小便赤涩,日晡热作渴,用参术柴苓汤为主,佐以六味地黄丸料加柴胡、山栀及四味肥儿而敛。
一小儿十五岁患此,发热作渴,日晡颊赤,脉数无力。属阴虚而有热,用补阴八珍汤五十剂,加参、芪又二十剂而溃,但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此脾气虚弱也,以参、芪、归、术为主,佐以芍药、熟地、麦门、五味,气血乃复,遂进必效散一服,毒下而痊。
一小儿十三岁,久不愈,寒热兼作,饮食少思。此肝火炽而脾胃虚也,用益脾清肝散,佐以九味芦荟丸而愈。至十六岁,阴茎忽痿,服温补之药。茎窍出臭津,旧痕肿痛,余用清肝火之药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患此,恪用攻痰,前症益甚,虚症悉至,仍议前法。余曰:小便频数,肝经阴虚也;两目连札,肝经风热也;作呕懒食,胃气虚弱也;泄泻后重,脾气虚陷也。遂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渐愈,又用九味芦荟丸而消。
一小儿项间及四肢结核,久溃不敛,形体骨立,大便不调,小便频数。此肝脾疳症,用加味芦荟丸、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小儿十四岁患此,脓水清稀,肌体骨立,晡热盗汗,口干咳痰。此肾水不能生肝木也,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三月余,元气渐复,佐以四味肥儿丸而愈。毕姻后,唾痰体倦,发热作渴。此脾肺虚,不能生肾水,水泛而为痰,用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而痊。(热毒瘰疬)
一小儿患此,服化痰散坚之药,面色赤白,少阳三焦部分见青筋,又目札出泪。此肝胆风热所致,脾土虚而肝木所侮也,先用补中益气汤、柴胡清肝散加芜荑,核渐消,佐以五味异功散加芜荑而愈。
一小儿九岁患此,面色常青,肿硬不溃,肉色不变,乃伐肝化痰。余曰:当调补肝脾。不信,果虚症蜂起,复请治,仍欲伐肝。余曰:面带青色,肝虚而本色见也;面色变白,肺虚而本色见也;痰涎上涌,脾虚而不能摄也;两目连札,肝血虚而生风也。《经》云:胃为五脏之本。当先救胃气。遂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元气稍复;乃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佐以九味芦荟丸,面色始黄,而核渐消;又以四味肥儿丸,间服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五岁患此,小便白色。此肝脾疳症,用九味芦荟丸、四味肥儿丸而消。因食橙橘,二便俱白,拗间结核,亦用前丸而愈。后目连札,颈间耳后结核,用柴胡清肝散、芦荟丸而愈。
张阁老侄孙患此,久服化痰削坚之剂,夜热吐痰,时季夏,脉大,按之而涩。余曰:夏月肝症,而见肺脉,至金旺之时,其病必进矣。至八月疾甚,果不治。
一女子十四岁,耳下患此,服化痰泄气药,前症益甚,诸症并臻。余曰:此肝胆经虚火之症也,前药乃泛扰诸经,无脏不伤者。不悟,仍服之,更四肢发搐,目闭口噤。余曰:此肺经虚,肝木动,而脾土复伤也,当补脾土,滋肺金,养肾水。亦不信,后果殁。
一小儿四岁患此,泛服软坚伐肝之剂,益甚。余曰:此禀肝经之虚羸,兼乳母郁怒所致,当调补乳母肝脾,滋子之肾水。不悟,仍用前药,以致不起。(热毒瘰疬)
一小儿因惊,项间结核,目札唇动,摇头抽搐。此风木凌于脾土也,用皂角子丸、补中益气汤渐愈,又用九味芦荟丸而痊。
一小儿甫周岁,项间结核,两臂反张,索败毒之药。余意此属肝经血燥,询之,果前患惊风,曾服朱砂等药,遂与六味地黄丸,滋其肝血,数服而愈。
一小儿项侧结核,痰盛发搐,服金石香燥之剂,手足筋挛。此肝血复伤,即急惊也。遂用加味小柴胡汤加钩藤钩、山栀、芎、归,六味丸料加五味、麦门而痊。
一小儿每受惊,项间结核,发热减食,睡间四肢微搐。此肝木侮脾土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钩藤钩随愈。毕姻后,腿臂腕间结核,误服行气破血药,腿臂筋挛,肌体消瘦如瘵症。余考绩到京,用地黄丸生肝肾之血,佐以补中益气汤,补脾肺之气而愈。
一小儿耳前后结核,遇惊即痰盛咬牙,抽搐摇头,恪服香燥之药,以致慢惊而卒。(惊风结核)
一女子十四岁,患瘰疬,不时出血,面青善怒。余谓:肝胆经气虚,而血不能归经也。欲滋肾水以生肝木。不信,反清热败毒,血不止而殁。(出血不止)
一女子患瘰疬,便结面赤,口干晡热。此肝肾阴虚而内热也,先用加减八味丸、八珍汤,两月余大便渐通;又用加味逍遥散,佐以五味异功散而大便通,用九味芦荟丸而痊愈。
一小儿十五岁,瘰疬二年矣。余谓禀肾肝阴虚燥热,用地黄丸之类而愈。后大便结燥,用通幽汤为主,佐以八珍汤之类,两月余渐愈。彼欲速效,另服碑记黑丸子,通而不止,虚症并臻。余仍用前法,半载而愈。(大便不通)
一小儿瘰疬泄泻,面青腹胀。审乳母乳头、乳房作痛,盖乳房属胃经,乳头属肝经,乃肝木胜脾土而然耳。儿病正属是经,乃母子同病也。朝用益气汤,夕用六君、升麻、柴胡为主,佐以肥儿丸,母子同服并愈。
一小儿瘰疬泄泻,服分利之剂,小便不利,面黄少食。余谓:因脾肺气虚,不能分布诸脏。朝用益气汤,夕用异功散,诸症悉愈。
一小儿瘰疬作泻,面青腹胀。此脾虚而肝侮也,用异功散为主,以四味肥儿丸为佐,诸症渐愈。却用肥儿丸为主,异功散为佐而愈。(大便不止)
一小儿瘰疬兼泻,形气骨立。此肝脾疳症,用异功散三剂,却用蚵蟆丸一服,月余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已近女色患此,服十宣散,久不愈。余谓:当大补元气。不信,致恶寒发热,或作渴唾痰,或头目眩晕,或手足发热,后大小便牵痛,形体骨立。余谓:此精血未满而亏损所致。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日以人参二两煎汤代茶,三月余而愈。(大便不止)
一小儿项腋结核,溃而体瘦发热,小便不止。此禀肝胆之精血气虚热而然也,先用加味逍遥散、五味异功散为主,以地黄丸为佐;月余以地黄丸为主,五味异功散加当归、柴胡为佐,诸症渐愈。又以四味肥儿丸间服而愈。(小便不止)
一小儿患瘰疬,面赤作渴。余谓肝肾虚热,用加减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月余诸症顿愈,佐以九味芦荟丸而愈。(作渴不止)
一小儿患瘰疬,服追毒之药,更恶寒发热,手足并冷,右寸脉浮,按之而虚,用益气汤百余剂而稍愈。彼欲速效,另服石膏之类,吐泻昏愦,脉浮大,按之微细,乃变阳气虚寒之恶症也。用人参二两、附子一钱,二剂而苏,数剂而安。更以五味异功散,月余而愈。
一女子十五岁,瘰疬发热晡热,左颊赤甚。余谓肝火血虚,用加味逍遥散、五味异功散、九味芦荟丸而痊。后服斑蝥等药,恶症蜂起,手足并冷,用参附汤二剂,六君、姜、桂四剂,乃朝用益气汤,夕用异功散而愈。(五善七恶)
一小儿十六岁,疬疮久不敛,因过劳,口噤目直,脉洪数,左关脉弦而无力。余谓肝经气血虚而火内动也,用地黄丸料四剂而安;却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用地黄丸以补肾肝为主,佐以九味芦荟丸以治肝疳而疬疮愈。(破伤风)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里中妇沈姓者患乳疬,溃烂经年,不见脏腑者一膜尔!马铭鞠用鼠粪三钱,土楝树子三钱 经霜者佳,川楝不用,俱煅存性,各取净末,和匀。每服三钱,酒下,间两日一服,痛即止,不数日脓尽收敛。 此方传自江西贩糖客,因治祝氏喉症得之。(肿毒)
东皋草堂医案
一妇人遍身发核块作楚,是由营气弗从,逆于肉里故也。用四物冲和汤而愈。生地 一钱五分、赤芍 一钱五分、川芎 八分、归身 八分、枳壳 八分、山楂 二钱、土贝 二钱。初剂加桂枝五分,水煎服。凡瘰疬多生于妇人者,以其肝之常郁也,须于疏肝之中,兼健脾燥湿而后奏功,要以大料川贝母为主。(妇人)
(评选)静香楼医案
肝经液聚气凝,为项间痰核。病虽在外,其本在内。切不可攻,攻之则愈甚矣。
首乌 象贝 白芍 牛膝 甘草 牡蛎粉 归身 生地 丹皮
诒按:议论平和,立方清稳。牡蛎粉一味,可以化痰消坚。(外疡门)
薛案辨疏
一男子颈间结核,大溃年余。一男子眉间一核,初如豆粒,二年渐大如桃,悉用清肝火、养肝血、益元气而愈。
疏曰:此案亦云清肝火,养肝血,益元气,即前所用芦荟、六味、补中也。余谓此症多肝经郁火,须加味逍遥,重者用茱、连,更多肝脾结症,须加味归脾而兼间用之以前方,此亦先生法也。结核一症,须辨血燥筋挛与结痰成块二种,血燥筋挛名失营,结痰成块名瘰疬,一滋补其阴,一疏利其结,治法迥乎不同,可不审诸。
举人江节夫,颈臂胁肋各结一核,恪服祛痰降火软坚之剂益甚。余曰:此肝胆血少而火燥也。彼执前药至六月,核皆溃,脉浮大而涩,余断以秋金将旺,肝木被克必不起,果然。
疏曰:此案脉浮大而涩是肺旺脉也。金旺则克木,而涉时令以助其旺,木何能支?故断以不起。今凡治肝病者,皆以泻伐为事,盖以肝受病,每多火旺气盛故也。不知火气有余,正阴血之不足,故用六味滋水以养之,补中补金以平之也。试观金旺而不起,非肝虚受伐之故乎哉?肝既虚矣,何更伐之?《经》曰肝病死于庚辛,或曰前案云或破而如菌如榴,不问大小,俱治前法,则此案皆溃时,或亦可用六味、补中治焉,何以断不起而弃之?曰:凡肝病,见肝脉者或可治,以肝自病故也,若见肺脉者不治,以木受金克也。受克者多死,受克而非其克之时,尚或可挽,受克而值其克之令,必难挽矣。
一妇人经不调,肝胆经部分结核如榛豆者,不胜数,肉色不变,大按方痛,或投化痰消毒之药,增痛作渴,发热晡甚。余谓属肝火症,药以养血解郁清肝,百余剂而诸症退。惟项核未消,更以当归芦荟丸数服,及四物加柴胡、山栀而愈。
疏曰:妇人经事不调,大概属肝胆火郁者为多,而况结核见于肝胆经部分,其为肝胆火郁也无疑。至于发热作渴,日晡益甚,虽误投化痰消毒所致,未始非肝胆火郁之剧症。夫肝为血海,火郁则血枯矣,血枯则发热作渴,至晡阴分而益甚,自然之势也。治之以养血解郁清肝之药,唯加味逍遥为能尽之,而四物加柴、栀,亦逍遥意也。或曰何不用六味、补中?曰:此胆肝郁火为主,故不宜六味之窒塞,并不宜补中之益气也。
一妇人耳前后结核,耳后微肿,寒热口苦,用小柴胡汤加山栀、桔梗、川芎,四剂而愈。后恚怒,耳后、头角俱痛,发热憎寒,以小柴胡汤加羌活、川芎、桔梗而愈。
疏曰:此案亦当用逍遥治之,何以用小柴胡气分之药乎?是必少阳经火邪独旺,而血未虚也。且后因恚怒,其症复发在少阳经部分,是怒之不伤于厥阴肝经而伤于少阳胆经也,故仍用小柴胡所加之味,与前相同。更加羌活者,以发热憎寒,有太阳外感之邪兼之耳。盖作寒作热是少阳经症,发热憎寒是太阳经症也。然余谓小柴胡汤一方,不特少阳经主方,即厥阴亦未尝不入,故立斋当以之治怒动肝火,但入厥阴气分,不入厥阴血分耳。故余谓耳前后又两头角虽是少阳经部分,未始非厥阴经部分也。(肝肾亏损血燥结核等症)
潜邨医案
下昂俞交遇瘰疬治验
下昂俞交遇患瘰疬,左右大小十余枚,俱坚硬如石,颈项肿大,不能展侧,兼具吐血咳嗽,梦遗泄精等症。服药半年,皆滋阴泻火,固精伐肝之剂,遂致痰咳不绝,梦泄不止,竟成弱症。九月中偕前邱吴玉山就诊于予,予适以封翁徐商农先生病在邑中,不及面。逾日复相招,予见其性情慷慨有豪爽气,且操心精细多思虑,作事刚果有决断,语言躁直不欺然诺,同里人皆重之,知其致病之原,由于肝胆用事,恼怒居多,以致肝胆先病,而延及心脾者也。其痰咳不绝者,肝气虚逆,痰随气上也。其梦泄不止者,肝经气血亏损,疏泄失职也。其瘰疬肿大坚硬不能消散者,肝经气血虚滞,郁结不舒也。诊其脉弦劲中兼见躁动,而左手关尺独紧细如刀口,舌色青嫩而胖且滑。乃以养荣汤倍肉桂主之,服至月余,内外各症俱有痊意,遂以前方作丸,佐以归脾养心两方,随症消息,守服三月,诸症悉除,而左右两边瘰疬俱消。(卷一)
临证指南医案
李 二七 发瘰热肿,独现正面,每遇九十月大发,五六月渐愈,七八年来如是,因思夏令,阳气宣越,营卫流行无间,秋冬气凛 ①外薄,气血凝滞,此湿热漫无发泄,乃少阳木火之郁,及阳明蕴蒸之湿,故上焦尤甚耳,法以辛凉,佐以苦寒,俾阳分郁热得疏,庶几发作势缓。 胆火胃湿郁蒸
① 凛:寒冷。
夏枯草 鲜菊叶 苦丁茶 鲜荷叶边 羚羊角 黑栀皮 郁金 苡仁
唐 四五 麻木忽高肿发瘰,必有风湿袭入皮膜,乃躯壳病,昔人每以宣行通剂。 风湿
片姜黄 羚羊角 川桂枝 抚芎 半夏 白芥子(癍痧疹瘰)
赵 氏 瘰疬,寒热盗汗,脘中瘕聚,经期不来,大便溏,呛咳减食,春深至冬未痊,此乃郁损成劳,难治之症。 郁劳
香附 丹皮 归身 白芍 川贝 茯苓 牡蛎 夏枯草
胡 氏 头项结核,暮夜寒热盗汗,此乃忧郁不解,气血皆虚,倘若经阻,便难调治。
炒当归 炒白芍 炙草 广皮 茯神 钩藤 南枣(郁)
屠 三四 秋痢,半年未愈,瘰坚硬痛,疡脓,郁久成热,腑经病,可冀其愈。 瘰疬痰核
夏枯草 香附 茯苓 苡仁 川贝 丹皮
糜 氏 颈项结核,腹膨足肿,肝木犯中,痰气凝滞。
夏枯草 三两 牡蛎 二两 泽泻 一两半 茯苓 二两 半夏 炒二两 厚朴 一两半 橘红 一两 神曲 一两半
生香附一两,水磨汁泛丸。(疮疡)
续名医类案
周汉卿治钱塘王氏女,生瘰疬,环头及腋凡十九窍,窍破白沈出,将死矣。汉卿为剔窍贯深二寸,其余烙以火 (灸之也),数日结痂愈。 (《明史》)
张子和治一妇人,病瘰疬,延及胸臆,皆成大疮相连,无好皮肉。张曰:火淫所胜,治以咸寒。命以沧咸吐之,一吐而着痂。再用凉膈散、解毒汤等剂,皮肉乃复如初。(卷三十四外科·瘰)
王洪绪治一人,年十七,颈患瘰疬,成片延烂,耳腋及腰如手掌大数块,瘦弱成怯。初以洞天救苦丹与服,毒水大流。十日后,以阳和汤、醒消丸,每日早晚各一服。十日项能舒转,饮食日增。外贴阳和膏,内服大枣丸,始终用荆芥汤洗,以山莲散敷,九十日收功。因未服子龙丸、小金丹,其毒根未除,后腋生恶核,仍以子龙丸消之。洞天救苦丹方:露蜂窠要内有子者、两头尖、青皮、苦楝子(立冬后者佳),各用瓦上炙,存性,为末,等分研和。每服三钱,陈酒送服,务要隔两日再服。醒消丸方:乳香、没药各一两,麝香一钱五分,明雄黄五钱,用饭一两捣为丸如莱菔子大,日干忌烘。每服三钱,陈酒送服,醉盖取汗。阳和解凝膏方:新鲜大力子根、梗、叶三斤,活白凤仙花梗四两。用麻油十斤,煎枯去渣,次日入生附子、桂枝、大黄、当归、五灵脂、肉桂、川草乌、地龙、赤芍、僵蚕、白芷、白蔹各二两,广木香一两,白及二两,川芎四两,续断、防风、荆芥、香圆、陈皮各一两,再煎枯去渣。隔宿油冷,每油一斤加炒透黄丹七两,搅和,文火慢熬至滴水成珠为度。移锅冷处,加入乳香末一两,麝香研细一两,苏合油四两,入膏和匀,半月后摊贴。专治一切烂溃、阴疽、冻疮,疟疾贴背心。大枣丸方:山羊屎晒干,入锅炒如炭,存性为末,用大枣去皮核,先捣烂,然后入前粉捶成丸。遇毒烂不堪,将见内腐者,黑枣汤送服四钱。山莲散方:大活鲫鱼一尾,破腹去杂,以山羊屎塞实鱼腹,瓦上慢火炙干,研末,加麝香一钱,瓷瓶密收。如遇烂溃不堪,与内脏腑止隔一膜者,用此敷,立见奇功。子龙丸方:法制甘遂(每一斤用甘草四两,煎汤浸三日,汤黑去汤,河水洗淘取清水,日淘日洗日浸,每日换水数次。三日后去心,再淘浸四五日,取一撮入白瓷盆内。隔一宿,水无异色,乃捞起沥干,以面裹如团,入糠火内煨黄透。取出入锅炒,磨粉听用)、法制大戟(去旁枝,用水煮透,去骨切片,晒干听用)、白芥子(炒),以上三物,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日服三次,每服三分,淡姜汤送下。此治瘰疬恶核流注之专药也。
一王姓媳,颈内瘰疬数个,两腋恶核三个,又大腿患一毒,不作痛痒,百余日后,日渐发大,形大如斗,按之如石,皮现青筋,常作抽痛。王视之曰:此石疽也。初起时可消,今日久发大,上现筋纹,虽按之如石,然其根下已成脓矣。如偶作一抽之痛,乃是有脓之症也。上现青筋者,其内已作黄浆,可治。如上现小块,高底如石岩者,不治;三日后,主发大痛不溃而死。如现红筋者,其内已通血海,不治。倘生斑点,即自溃之症,溃即放血,三日内毙。今患现青,若医至软,为半功。溃后脓变稠后,可冀收功也。外以活商陆根捣涂,内服阳和汤,十日则止一抽之痛,十三剂内外作痒,十六剂顶软,十八剂通患软,颈项之疬、两腋之核尽行消散。止剩石疽高起,内脓袋下,令服参一钱,于筋络处先以银针穿之,后以刀阔其口,以纸针塞入口内,次日两次流水斗余。大剂滋补托里,删去人参,倍用生芪,服十剂甚相安。一医令将芪、草俱炙用,三日,四围发肿,内作疼痛。复延王治,王照前方,服二十余剂,外以阳和膏满贴患此,独留患孔,加以布捆绑。王曰:凡经溃阴疽将愈,则外皮渐活而内膜生,斯为佳兆。所出之脓,在皮里膜外,仅以空弄,又不能以生肌散药放入。内服温补滋阴养血,温暖膏药之用捆,使其皮膜相连,易于脓尽,且又易于连接生肌。果绑后数日,内脓浓厚,加参服两月收功。化核膏,专治瘰疬,贴即暗消。内服子龙丸方,可除根,并杜后发。壁虎十四个,蜘蛛二十八个,蜗牛三十六个,用菜油四斤,熬枯去渣。再入鲜首乌藤叶、甘菊根、薄荷、牛蒡草、苍耳草各半斤,用武火熬枯去渣。俟油冷,再入连翘、元参、苦参、白蔹、白芥子、僵蚕、水红子、大黄、荆芥、防风各四两,浸一宿,熬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每油一斤加黄丹七两,熬黑,加入丁香油二钱,麝香二钱,苏合油一两,搅匀,退火,摊贴。凡治瘰疬,忌用海藻、夏枯草,久服则成疬劳。后数年内,忌食香橙,食则复发。(卷三十四外科·瘰)
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
肝虚痰疬,结在项下。
海石 香附 连翘 夏枯草 土贝母 天花粉 青黛 金银花(痈疡痔漏)
缪氏医案
瘰疬之生,胆汁不足也,而木火因之上升,失血、咳嗽、惊溏,所谓上传及肺,末传寒中也。滋则碍脾,燥则碍肺,兼顾方稳。
人参 霞天曲 莲肉 谷芽 淡菜 沙参 米仁 藕
种福堂公选医案
沈 十七 兀坐 ①目注针黹 ②,少阳气火上升。
① 兀坐:危坐,端坐。
② 黹(zhǐ纸):刺绣。
阳明气血因热怫逆,遂有结瘿瘰疬之累,前医不明解郁两和肝胃之治,致病日加增。今每日寒热,心躁若裂,经水较前已少,须虑热炽血干,且纳谷大减,难投重剂清寒。
生鳖甲 牡丹皮 川贝母 香附 谷芽 夏枯草花(疮疡瘰疬)
垿山草堂医案
七情郁结,痰火相凝,发于左腮,脉弦细不数,并非外因冻证。此为郁劳重候,即疬疮类也。最难奏效。
羚羊角 生栀子 川贝 郁金 海浮石 石决明 白杏仁 瓜蒌 橘红 竹茹
郁火蒸痰,颈项结疬,最难消退,以证关六郁耳。
川连 姜汁炒 羚羊角 法半夏 陈皮 瓜蒌皮 竹茹 山栀 姜汁炒 石决明 牡丹皮 花粉 白蒺藜
郁热蒸痰成块,童怯之根难脱矣。以清化为主。
柴胡 地骨皮 川贝 苡仁 橘红 青蒿 西洋参 杏仁 花粉 夏枯草
阴虚,骨蒸内热,咳呛疬疮,脉细数,劳怯垂成矣。难治。
龟板 洋参 川贝 蛤粉 橘红 地骨皮 杏仁 花粉 海粉 桑叶(疬疮)
杏轩医案
胡某令郎麻后颈生瘰疬,筹治三法
麻出于脏,由阴而及乎阳,火毒燔灼,营血耗伤,故麻后每多遗毒之患。不可补气以助火,只宜养阴以退阳。此治法之大纲也。
病由麻后颈生瘰疬,自春徂冬,滋蔓不已,鄙筹三法而论治焉。盖瘰之未消,由毒之未净。然毒即火也,欲去其毒,须去其火。要知火有虚实,病有新久。麻出之先,其火属实,药宜清凉,麻敛之后,其火属虚,药宜滋养。酌以六味地黄汤,煎送消瘰丸,庶乎瘰消而元气不伤。且人以胃气为本,久病服药,必究脾胃。此养阴软坚消其瘰,培补脾胃扶其元,道并行而不悖也。
吴鞠通医案
沈 十五岁 乙酉年五月十五日 幼孩脉双弦而细紧,瘰疠结核,胃阳不开,色白食少,且呕,形体羸瘦,与通补胃阳。
半夏 四钱 云苓块 四钱 炒广皮 二钱 白扁豆 四钱 生姜 三钱
六月十二日 前药已服十二帖,呕止胃开,腹微胀,脉有回阳之气。于前方加厚朴、杉皮消胀,胀消后。按服前方化核,于前方内去生姜、广皮,加香附、土贝母、忍冬藤、青橘叶、海藻,以化瘰疬痰核。(虚劳)
(评选)爱庐医案
恼怒悒郁,内火自生。火能燥痰,则气结痰凝,火性上炎,则痰随之上窜,结核成串于左项,安保右项之不发。壮年朴实之体,而得斯疾,谅亦偏于性情之固执也。倘能暂抛诵读,专以舒闷畅怀为事,则疬痰之消,犹可计日而待。盖不若自戕本元者之水亏火旺,而燥痰成串也。设听其在络内四窜,久延必至于溃,则终身之累矣,后悔莫及。聊赠数言,然乎否乎?
旋覆花 一钱五分 橘络 一钱 白芥子 七分 杏仁 三钱 苏子 一钱 海藻 一钱五分 昆布 一钱五分 丹皮 一钱五分 竹茹 一钱五分 香附 一钱五分
再诊:通络化痰、理气开郁之方,已投七服,左项痰核软而可推,余络未窜,脉仍弦数,大便五日不行。内火犹炽,再议化痰通络之法。
海藻 一钱五分 鳖甲 五钱 黑栀 二钱 昆布 一钱五分 丹皮 一钱五分 旋覆花 一钱五分 蒌皮 一钱五分 炙甲片 七分 白芥子 七分 竹沥 一两
三诊:前方五服,痰核已消三粒,所剩四粒亦软而小,其势不至四窜矣。脉弦小软,大便已畅。再拟消痰,以冀速除。然方药虽效,亦半藉怡养功夫耳。
橘核 一钱 川楝子 一钱 炙山甲 七分 土贝母 三钱 昆布 一钱 丹皮 一钱五分 旋覆花 一钱 海浮石 三钱 黑栀 一钱五分 竹沥 一两
诒按:此案三方,药力不甚结实,而用意颇玲珑,在应酬方中,可云完善。(外疡门案一条)
花韵楼医案
尤
乳房结疬,大小不一,起经四载,屡发酸胀,痛楚则更坚大,胸膈梗痛如束,脉弦舌红,一派肝郁,结于阳明部分也。有关格之根柢,怡养为佳。
制首乌 四钱 乌药 一钱 青皮 三分 归身 一钱五分 川贝母 三钱 广郁金 三分 橘络 一钱五分 白芍 一钱五分 瓜蒌皮 三钱 杞子 二钱 左金丸 五分
尤(又诊)
乳疬痛缓胀松,胸脘亦舒。脉症合参,究系营虚肝郁也。
制首乌 四钱 川贝母 二钱 枣仁 三钱 归身 一钱五分 元参 一钱五分 枸杞 三钱 柿霜 三钱 东白芍 一钱五分,生炒各半 广郁金 四分
蔡
脾经素亏,经事愆期,血不养肝,肝木挟痰,上循少阳经络,结为瘰疬成串,交节续增,自颈下连于季胁,约有二三十枚,曾经溃过,时有寒热,乃虚劳根柢也。仿逍遥归脾合而加减。
羚羊角 一钱五分 广郁金 三分 川贝母 二钱 归身 一钱五分 制冬术 一钱 制首乌 四钱 生芪皮 一钱五分 白芍 一钱五分 左牡蛎 五钱 鲜竹茹 一钱五分 枣仁 三钱 云苓 三钱 鲜稻叶 三钱 元眼肉 五枚
蔡(又诊)
日来疬串痛缓,核俱流动,癸水逾期未至,五心焦热,头目眩晕,培太阴脾土,畅少阳木火以治。
绵黄芪 一钱五分 杭甘菊 一钱 川贝母 二钱 归身 一钱五分 制冬术 一钱五分 白蒺藜 一钱五分 杞子 二钱 白芍 一钱五分 枣仁 三钱 云苓 三钱 鲜稻叶 三钱
问斋医案
忧思怒郁,最损肝脾。木性条达,不扬则抑。土德敦厚,不运则壅。二气无能流贯诸经,营卫循环道阻。肝乃肾之子,子病则盗母气以自养,致令水亏于下。水不济火,灼阴耗血,筋失荣养。瘰疬结于项侧之右,脉来细数无神,溃久脓清不敛。法当壮水生木,益气养荣。仍须恬惔无为,以舒神志,方克有济。
大生地 东洋参 当归身 抚芎 制香附 象贝母 冬白术 甜桔梗 嫩黄芪 元参 海藻 海带
长流水叠丸。早晚各服三钱。(肝郁)
归砚录
桐乡冯诒斋广文,年二十七岁。自上年患疬,至今已十余枚,皆破而不敛,肌肉渐削,迨季夏渐形发热,而纳食阻膈,溲短便溏,气逆嗽痰,咽喉疼肿。诸医束手。秀水庄丈芝阶荐余诊之。脉数而左寸关兼弦大,是病由过扰心阳,兼伤谋虑,从前但从呆补,已成不治之证,近则吸受暑邪,犹日服滋填之剂,是以药造病也。而诒斋一见倾心,坚留数日。因谓其令兄静岩赞府 ①曰:余仅许愈其新病也。以沙参、苡、斛、橘、半、蒿、薇、蛤壳、浮石、茯苓,煎吞香连丸。二剂而痛泻渐止,去香连加鳖甲。又二剂而热退,改用参、苓、橘、半、苡、蛎、石英、首乌、象牙屑、冬虫草等出入为方,卧时另制噙化丸,以肃上焦痰滞,服四帖,已能起榻,眠食皆安,余遂归。秋杪闻其没于奥江外科家,少年博学,惜哉!余邮挽一联云:倾盖相知,讵成永诀。著书未竟,遽赴修文。知渠方注顾亭林先生《肇域志》而即病也。
① 赞府:县丞之别称。
凌临灵方
潘右(螺蛳庄) 痰凝气滞,颈项结核,久延恐成乳,脉弦滑数,拟逍遥合疏解法。
鳖血炒柴胡 白茯苓 制香附 忍冬藤 地栗 全当归 丹皮 子青皮 土贝 东白芍 左牡蛎 真橘核 陈海蜇
又六味丸半斤、消疬丸四两,二味和匀,每日清晨、午后,空心,淡盐汤送下三钱。(头项结核)
一得集
陈姓子瘰沥治验
宁城西门外陈厚载子,年甫十三,项侧瘰疬如贯珠,面色 白,脉沉细而微,先起之疮已溃年余,疮口白陷,稠水淋漓,皮内之核,如弹丸,半露皮外,半在肉里,余核坚硬未破。余曰:此症色脉俱属虚寒,急宜温补气血。若不善治,绵延岁月,多成童劳。遂用人参养荣汤,加鹿角胶,十余剂疮口渐转红活。其核未消,仍用前方,兼用洞天救苦丹、小金丹,间日轮服,服至三十余日,其核化脓,以渐流去,未破者亦渐消散。乃用生肌末药,加参须、象皮,用阳和解凝膏盖贴,仍服生肌养血健脾之汤丸,两月而愈,人亦从此强壮,此王洪绪先生法也。世医多用降丹取核,痛不可当,必不能愈。故治疮疡诸症,以不痛为第一妙法,此虚寒症之治法也。瘰疬种数甚多,治法亦各不同,必于平日留心临症,方有把握。(卷下)
马培之医案
肝气夹痰凝滞,颈左右瘰疬丛生,中脘不畅。当养阴清肝化痰。
川芎 当归 香附 夏枯草 陈皮 海藻 茯苓 广郁金 僵蚕 大贝 佩兰 橘叶
肝火瘰瘰颈项,自胛至胯发热,脉数,遍体经络擘痛,宜逍遥散加减主之。
当归 薄荷 黄沙参 连翘 粉甘草 赤芍 僵蚕 丹皮 柴胡 大贝 夏枯草(瘰疬)
劳倦致伤,加复忧思,郁结颈左右,发为马刀。坚肿如石,痛掣头脑,脉细软,气血两亏,生气日残,极难调治。姑拟养荣扶土,以化坚结。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白术 党参 炙甘草 茯苓 陈皮 大贝 香附 肉桂 煨姜 红枣
复诊:原方加牡蛎。
血虚肝火,夹痰凝结,颈右发为马刀结核,坚肿,硬如石,发热,脉细。症势极重,宜和荣化痰,缓缓取效。
当归 淮药 党参 香附 北沙参 大贝 石斛 茯苓 佩兰 制半夏 广皮 红枣
脉弦右滑左关且劲,荣阴不足,厥阴气火内动,夹痰上升,凝结少阳之分。颈右发为马刀结核,坚肿,治调不易,拟养荣清肝化坚。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制半夏 僵蚕 广皮 香附 大贝 北沙参 石牡蛎 橘叶
复诊加山茨菇。
木郁较舒,马刀结硬稍松软,宗前法治。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人参须 陈皮 香附 大贝 牡蛎 山茨菇 半夏 远志 橘叶
郁怒伤肝,思虑伤脾,痰气郁结,颈右马刀疬,坚肿,头半掣痛,症势非轻。宜养荣清肝化痰,更宜屏去尘情,勿怒勿劳为要。
当归 香附 茯苓 川芎 白蒺藜 白芍 半夏 大贝 牡蛎 杭菊 姜蚕 陈皮
马刀疬为疡科,要连投解郁清肝,头痛已平,目能启视,似有转机。但午后微恶寒热,痰疬坚肿如故,木郁不达,宜逍遥散合化坚汤主之。
当归 白芍 半夏 香附 白蒺藜 柴胡 陈皮 大贝 牡蛎 橘叶
肝气夹痰,凝结左腋,挟瘿马刀,胀及乳房,焮热作痛,防其破溃,溃则难愈,宜清肝化痰。
瓜蒌 大贝 清半夏 泽兰 赤芍 僵蚕 夏枯草 当归 香附 连翘
复诊加海藻、青皮、橘叶。
少阳相火夹痰上升,颈右马刀肿硬,误施针砭,焮肿益甚,掣痛不休,血出头晕。症属不治,勉立一方。
鲜生地 元参 黑栀 大贝 赤芍 羚羊角 麦冬 丹皮 连翘 知母 侧柏叶 黄芩(马刀疬)
过氏医案
杭州王姓子颈间之块,累如贯珠,余用党参二钱,茯苓、半夏各三钱,土炒白术五钱,白芥子三钱,姜汁炒黄连五分,日服一剂,再嚼鲜赤首乌数片,咽下,用首乌叶嚼烂,日敷患处数次,二十余日愈。盖痰生于湿,块结于火,欲消其块,必先消其痰,欲消其痰,必先补其气,气旺则痰块自消矣。
许观察仆某颈间结核,多而且大,间有溃者,舌下有一泡,大如鸽卵,其软若绵。余曰:此火结痰饮而成也,是名痰包。用披针刺其泡,出涎如鸡蛋清,以青果散擦之,内服党参二钱,柴胡一钱半,白芍、白术、当归各一两,鲜赤首乌四钱,制半夏、茯苓各三钱,陈皮一钱,紫背天葵三钱,生甘草二钱,附子一片,水煎日服一剂,月余而愈。
张聿青医案
任 左 咳嗽大退,火从上冲亦平。足见痰疬贯珠,皆少阳胆火挟痰流窜,木叩金鸣也。
粉丹皮 二钱 羚羊片 一钱,先煎 菟丝子 四钱 川贝母 一钱 天花粉 二钱 黑山栀 三钱 青蛤散 五钱 杏仁泥 二钱 郁金 一钱五分 桑叶 一钱 枇杷叶 三片,去毛(肝风)
唐 左 气血两亏,肝火挟痰,窜入少阳阳明之络。颈项结核坚硬,按之不移。脉虚弦滑。恐虚痰不化,而延入损途。
桑叶 海藻 制半夏 川贝母 郁金 茯苓 丹皮 桔梗 生香附 炒枳壳 雪羹汤煎。
二诊 痰核软,加生於术。
某 颈有疬痰,眩晕心悸,身体似觉震动,此浊痰内蕴,痰热化风上旋也。
甘菊花 云茯苓 海蛤粉 白僵蚕 石决明 净双钩 制半夏 煨天麻 白蒺藜 橘红 燥渴者雪羹汤。
张 左 盘颈疬痰已久,兹则内热连绵,时见咯血,胸膺酸痛,日来腹痛便泄。脉细弦而数。阴虚木旺,虚火上炎,木乘土位。虚损情形,何易言治。
金石斛 四钱 黑豆衣 三钱 淡秋石 一钱 炒木瓜皮 一钱五分 女贞子 三钱 炙黑草 五分 侧柏炭 二钱 炒白芍 一钱五分 大天冬 二钱 海蛤粉 三钱
二诊 酸甘制木,以养脾阴,腹痛便泄已止。然虚火上炎,血虽未来,而咽痛音闪 ①。脉数细弦。脏阴皆损,何易言治。
① 音闪:声音忽有忽无。
大生地 三钱 大天冬 二钱 生熟草 各二分 杭白芍 一钱五分,酒炒 大熟地 二钱 大麦冬 一钱 女贞子 三钱,酒炒 海蛤粉 三钱,包 川贝母 二钱 毛燕汤代水煎。
三诊 音声已开,咽痛亦止,而中脘犹复作痛。脉象细弦,舌质纹裂。疬痰既久,气血并亏,不能制伏肝木,致强肝克土乘脾,则腹痛便泄,犯胃则脘痛呕吐。急者先治之。
香附 二钱 金铃子 一钱五分 半夏曲 一钱五分,盐水炒 茯苓 三钱 白芍 二钱,土炒 白蒺藜 三钱 橘白 盐水炒,一钱 盐水炒竹茹 一钱 左金丸 五分,先服
四诊 痛泄已止,脘痛亦减,而右胁犹复作痛。肝木克土之余,肝风入络。再标本兼顾。
阿胶珠 二钱 醋炒香附 二钱 柏子霜 三钱 炒木瓜皮 一钱 生草 三分 白茯苓 三钱 橘叶 一钱五分 金铃子 一钱五分 酒炒白芍 一钱五分
五诊 便泄既止,脘痛亦定,而右胸膺常觉作痛,舌苔纹裂。痰疬既久,阴伤则肝风入络。还恐损而难复。
阿胶珠 二钱 白茯苓 三钱 川贝母 二钱 真猩绛 ① 五分 海蛤粉 三钱 柏子霜 三钱 旋覆花 三钱 酒炒白芍 一钱五分 青葱管 三茎
① 猩绛:亦作“新绛”、“红绛”,旧时官员帽子上的红缨子,现用红花、茜草代替。
六诊 脘痛便泄,原属肝阳克犯脾胃。红炉泼水,则烈焰飞腾,所以两进柔药,火冲咽痛,随药而来。然火之有余。阴之不足也。再参辛燥之品,以反佐之。
阿胶珠 二钱 粉丹皮 二钱 海蛤粉 三钱 柏子霜 三钱 白茯苓 三钱 女贞子 三钱,酒炒 白芍 一钱五分,酒炒 制半夏 一钱五分 大天冬 一钱五分
七诊 胸膺作痛稍轻,不自觉热,而脉形带数,阴伤火炽。然痰核随处结聚,恐其流窜。再熄少阳木火,参以化痰而和藏络。
炙生地 四钱 海蛤粉 三钱 桑叶 一钱 炒白薇 一钱五分 白茯苓 三钱 柏子霜 三钱 丹皮 二钱 女贞子 三钱 川贝母 三钱
八诊 脉象稍缓,舌红苔腻。左胸膺作痛,牵引背肋,络隧不和。再宣通化痰和中。
川贝母 二钱 当归 一钱五分,酒炒 白茯苓 三钱 粉丹皮 二钱 桑叶 一钱 海蛤粉 三钱 制香附 一钱五分 川断肉 三钱 盐水炙橘红 一钱 生熟谷芽 各一钱(瘰疬)
沈云卿夫人 脉象常数,左部带弦。绕耳前后,痰疬重叠,遇劳即发,发则似痛似胀,幸按之不坚,根脚尚带浮动。四肢不时灼热,心悸不宁,气分攻撑,头旋眩晕,腰酸带下。夫耳之前后,为少阳部分,肝主生发,若一遇怫郁,即不能遂其畅茂之性,气郁则生火,火郁则生痰,肝火挟痰上升,而胆经之气,偏主下降,欲升不能,欲降不得,于是横行漫溢,流入于少阳之经,凝而不散,所以垒垒然有形矣。木火既盛,则营阴被烁,以致阴分日见其亏,气分日见其旺,气撑肢热火升等象,皆出于此。阳气震撼,故心神怔悸,而眩晕头旋。木郁不调,脾清沦陷,津液随之渗泄,故带下连绵,液耗肾虚,腰府酸楚矣。拟泄木养营,和阴凝神,参以消散痰疬。当否即请云卿正之。
龟甲心 五两,刮去白,酥炙 黑元参 三两 霜桑叶 一两 酒蒸女贞子 三两 粉丹皮 二两 真阿胶 三两,蛤粉炒松 川贝母 三两,去心 白归身 二两,酒炒 夏枯草 二两 天花粉 二两 海蛤粉 三两,水飞 生熟香附 各一两五钱 朱茯神 二两 炒滁菊 一两五钱 大贝 三两 广郁金 二两 小黑豆衣 四两 杭白芍 一两五钱,酒炒 炒香枣仁 一两五钱
上药如法研极细末,用吉林参七钱,微烘另研和入药内,竹沥泛丸如绿豆大,每晨服二钱,下午半饥时服二钱,开水送下。(丸方)
柳宝诒医案
方 痰咳不已,继以内热咯血,脉浮数;项右溃疡,流脓颇多,此属湿热之气,混于血络,蒸蕴而上溢。刻下营液被戕,余热犹恋,姑拟清营肃肺。
小生地 鲜生地 丹皮 (炒) 白薇 苡仁 冬瓜仁 蛤壳 银花炭 连翘 青蒿 茅根肉 枇杷叶(痰核)
吴 脉象虚细而数,向晚内热盗汗,此阴气先虚,微邪内恋之象。其项侧核胀,乃木火挟痰涎上窜于络。木火之不熄,由于阴气之不充。前人谓穉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其实非阳之余,乃阴气穉弱,不足以配阳,故阳转见为有余耳。钱仲阳以六味主治,其意正为此也。此症兼有微邪,当先与养阴彻邪,疏化阴分之热。俟热清后,遵用钱氏法治之。
小生地 (炒) 太子参 青蒿 白薇 丹皮 黑山栀 牡蛎 白芍 象贝 钩钩 淡黄芩 (酒炒) 甘草 夏枯草(小儿)
雪雅堂医案
妇人情志不怡,少阳木火上升,阳明气血因热怫郁,颈项遂结瘰疬,日久热炽血枯,潮热咳嗽可虞,姑进解郁养阴化痰之法,仍须情怀开朗,药饵方能奏绩。
生鳖甲 三钱 生香附 二钱 连翘壳 二钱 飞青黛 钱半 川贝母 二钱 大元参 三钱 刺蒺藜 三钱 干海藻 三钱 夏枯草 三钱 生牡蛎 三钱 钗石斛 三钱
刘女 脉弦带数,气口郁郁不舒,左项痰核联珠,胸次窒闷。此由先天不足,无形之火挟痰窜入少阳之络,肝为乙木,肺为辛金,木气上升太过则辛金不能开降,所谓亢则害也。前人谓气即是火,火即是气,拟开展上焦气化。
香豆豉 钱半 广郁金 钱半 生香附 二钱 瓜蒌皮 三钱 川贝母 二钱 苦杏仁 三钱 粉丹皮 钱半 鲜枇杷叶 一两 冬桑叶 二钱 酒海藻 钱半
再诊脉弦,右寸郁郁不舒,间数日辄觉发热,左项痰核结聚,阴虚木旺挟痰入络,清泄肝木,参以和阴化痰。
霜桑叶 二钱 女贞子 三钱 广郁金 钱半 黑豆衣 三钱 粉丹皮 二钱 炒白薇 二钱 制香附 钱半 浙贝母 二钱 钗石斛 三钱 香青蒿 钱半 细生地 三钱
邵氏医案
瘰疬已溃,脉弦左数,舌心空,倏热乍寒,经闭,症属重极,逍遥散加减治之。
酒炒柴胡 七分 白芍 一钱五分 香附 一钱五分 生地 三钱 当归 一钱五分 茯神 四钱 川贝 二钱 绿萼梅 一钱五分 丹参 三钱 生牡蛎 四钱 昆布 一钱
三帖。
曹沧洲医案
江(右) 疬痰。疬痰久积,中间软而且红,已有伏脓,势难消散,作寒发热,脉细。肝胃虚而营卫失调,收功殊非易易。
银柴胡 五分 归身 三钱五分 白芥子 五分 甜杏仁 四钱,去尖 赤芍 三钱 防风 一钱 连翘 三钱 石决明 一两,先煎 土贝 五钱 煅瓦楞粉 七钱,包 丹皮 三钱五分 桑枝 一两(外疡总门科)
徐 疬。水亏肝旺,痰痹络阻,项核累累,按之作酸,舌剥。最防迁延转疬,须速为解之。
旋覆花 三钱五分,绢包 南沙参 三钱 川贝 四钱,去心 连翘 三钱 煅瓦楞粉 一两,绢包 元参 三钱五分,秋石水炒 白蒺藜 四钱 桑枝 一两,切 海浮石 四钱 川石斛 三钱 丝瓜络 四钱 大荸荠 四枚,去芽 陈海蜇 五钱,漂淡(外疡总门科)
赖 瘰核。水亏木郁,痰痹络阻,项核累累,按之作痛,逐渐滋大。最防蒸脓溃头,一时不易即松也。
南沙参 三钱 海浮石 四钱 白蒺藜 四钱,炒去刺 淡木瓜 三钱五分,切,酒炒 旋覆花 三钱五分,绢包 土贝 四钱,去心 苏子 三钱五分 桑枝 一两 煅瓦楞粉 一两,绢包 丝瓜络 三钱 白芥子 一钱 首乌藤 四钱 陈海蜇 四钱(外疡总门科)
徐 马刀疬。马刀疬,坚硬作酸,淹缠之症,不易奏功。
旋覆花 苏子 白蒺藜 陈皮 海蛤粉 白芥子 忍冬藤 桑枝 丝瓜络 土贝 合欢皮
文 痰疬。湿毒流痰,肿胀从疬起因,此本体不足,痰浊湿热下走三阴也。须速为消散。
归身 三钱五分 连翘 三钱 川牛膝 三钱五分 防己 三钱五分 赤芍 三钱 忍冬藤 四钱 五加皮 三钱 生米仁 四钱 土贝 四钱 丝瓜络 二钱 陈皮 一钱 桑枝 一两(外疡总门科)
陆 疬痰。疬痰受风复发,肿硬酸痛,头晕纳少,口干苦,脉数。防溃头。
桑叶 三钱五分 归身 三钱五分 白蒺藜 四钱 海浮石 五钱 丹皮 三钱五分 赤芍 三钱五分 忍冬藤 四钱 昆布 三钱五分 连翘 三钱 土贝 四钱 丝瓜络 三钱 海藻 三钱五分 海蛤粉 五钱,包 生谷芽 五钱(外疡总门科)
孙 疬痰。疬痰受风,肿大,日晡寒热,胸闷。当内外两治。
青蒿子 三钱五分 归须 三钱五分 海蛤粉 七钱,包 牛蒡子 二钱 白蒺藜 四钱 赤芍 三钱五分 昆布 三钱五分 生谷芽 五钱 桑叶 三钱五分 土贝 五钱 海藻 三钱五分 苏子 三钱五分 陈皮 一钱(外疡总门科)
孙 疬痰。疬痰中顶软,延防溃头,胸闷。宜内外两治。
全当归 三钱五分 桑叶 三钱 杜仲 三钱,盐水炒 海蛤粉 七钱,包 赤芍 三钱 丹皮 三钱五分 川断 三钱五分,盐水炒 陈皮 一钱 土贝 四钱 白蒺藜 四钱 丝瓜络 三钱五分 淡木瓜 一钱,切炒 生谷芽 五钱(外疡总门科)
叶 痰痈积久成疬,急急消肿宣络,俾无续窜久缠之累。
西洋参 三钱五分 忍冬藤 四钱 白蒺藜 四钱 生谷芽 五钱,绢包 海蛤粉 七钱,包 丝瓜络 三钱 橘白 一钱 归身 三钱五分 丹皮 三钱五分 盐半夏 三钱五分(外疡总门科)
林 马刀疬。阴分虚,木少滋养,痰浊凝阻少阳络,结为马刀疬。淹缠之症,未易奏功。
苏子 三钱 旋覆花 三钱五分,包 海藻 三钱五分 陈海蜇 一两 白芥子 五分 煅瓦楞粉 一两,包 昆布 三钱五分 大荸荠 七个 青蒿子 三钱五分 生牡蛎粉 一两,先煎 丝瓜络 三钱五分(外疡总门科)
俞 颈核累累如连珠,按之坚,推之不移,最防滋大为患,须作速消散。
归须 三钱 海浮石 四钱 夏枯花 三钱 陈海蜇 五钱 淡木瓜 三钱五分 昆布 三钱五分 白蒺藜 四钱 地栗 三枚 丝瓜络 三钱 海藻 三钱 制甲末 三钱五分,包(外疡总门科)
沈氏医案
吕道原令郎,出痘之时,失于清火解毒,以致发毒,颈间结积累累而起,脉大而火旺,肾水为之耗消,留以滋阴清火解毒之药为治。
生地 麦冬 骨皮 丹皮 土贝 银花 花粉 黄柏 知母 夏枯草
孟河费绳甫先生医案
佚名,肝阳升腾之势渐平,津液可能宣布,内热口干已减,但颈生瘰疬偏右,腋下又结成痰核。脾肾久虚,痰热蕴结,耗气灼阴。脉弦略减,沉滑如前。宜宗前法,以丸方善其后。
西洋参三两 大麦冬六两 川贝母六两 瓜蒌皮六两 云茯苓四两 女贞子六两 橘红一两 白矾三两 糯米八两
上九味,依法取粉,用石斛六两,竹茹三两,荸荠十二两,煎浓汤法丸。每日服三钱,开水送下。(情志)
阮氏医案
李 耳后多痰核,将成瘰疬之状,内兼经水不调,背胀腹痛,均系肝血凝滞,少阳之经气不得条达故耳。治宜调和气血,佐以消痰软坚。
川贝母 钱半 生香附 钱半 全当归 二钱 赤茯苓 二钱 夏枯草 二钱 广郁金 钱半 南京术 钱半 软柴胡 八钱 杭菊花 钱半 苏薄荷 六分 赤芍药 二钱 炙甘草 六分
又 诸恙悉平,但颈项痰核未除,再进消痰软坚法。
杭菊花 钱半 淡昆布 钱半 软柴胡 八分 黑元参 二钱 明天麻 八分 生石英 三钱 生香附 钱半 玫瑰花 九朵 川贝母 钱半 生牡蛎 三钱 广郁金 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