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重点回顾

1.正常吞咽分为口腔准备期、口腔推送期,咽期和食管期。其中口腔准备期和口腔推送期可随意控制,咽期和食管期则是自动完成。

2.口腔准备期是指摄入食物到完成咀嚼的阶段,发生于口腔,主要是纳入食物、对食物加工处理。在这一阶段,口轮匝肌收缩闭合唇以防止食物由口漏出;颊肌收缩避免食物滞留于齿龈与面颊之间,并起到了保持食团在舌面上和牙齿之间以便咀嚼的作用;周围的其他肌肉如颞肌、咬肌、翼内外肌负责下颌骨、唇及面颊的运动,参与咀嚼;食物的移动及放置则由舌肌来完成。

3.咽期开始于食团通过吞咽进入咽,结束于环咽肌开放食团进入食管。咽期一旦启动,则是不可逆的过程,并产生一系列的顺应性和协调性运动。包括:①软腭上抬与后缩而完全闭锁腭咽,阻止食物进入鼻腔;②舌骨和喉部上抬以及前移;③喉部闭合;④舌根下降和后缩与前突的后咽壁接触,闭锁上咽腔,增加咽推动食团的动力,防止食物重新进入口中;⑤咽缩肌规律地由上到下收缩,使食物向下运动;⑥会厌反转,覆盖喉前庭;⑦环咽肌开放,使食团进入食管。

4.上消化道存在三种括约肌,分别是腭咽括约肌、声门括约肌和食管上括约肌。腭咽括约肌由腭帆提肌、上咽缩肌和腭咽肌等共同组成。吞咽过程中,腭帆提肌主要负责软腭的上抬,上咽缩肌上部纤维负责咽侧壁的内移,腭咽肌则与上咽缩肌一起负责咽后壁及咽侧壁的前伸闭合腭咽。声门括约肌由真声带、假声带和杓状软骨等解剖结构共同组成。食管上括约肌是一组保持张力性收缩的骨骼肌,分隔咽和食管。这组括约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环咽肌。吞咽时三者依次关闭与开放,完成腭咽、喉闭合,食管上括约肌开放。

5.咽期启动的感觉传入神经分布于软腭(CN-Ⅴ、CN-Ⅸ脑神经)、咽后壁(CN-Ⅸ脑神经)、会厌(CN-Ⅹ脑神经)和食管(CN-Ⅹ脑神经)等处。

6.中枢模式发生器是指在没有外界反馈的情况下,驱动重复而复杂的节律性运动的中枢神经元,一般由3个系统组成:①由外周至中枢的传入系统;②由中枢发至目标肌肉的运动传出系统;③与脑干内神经元网络对应的负责运动模式的编译的组织系统。脑干的吞咽中枢模式发生器由延髓背侧区与腹外侧区构成。其中,背侧区由孤束核及其周围菱脑小细胞性网状结构构成;腹外侧区由疑核及其周围网状结构构成。吞咽中枢模式发生器负责接收脑神经传入的与吞咽有关的感觉信息(触觉、温度和味觉),整合吞咽过程,通过疑核控制运动神经元启动吞咽。此外,吞咽中枢模式发生器还接受来自心血管和呼吸性脑干核团的信息。

7.正常老年人也会有吞咽功能异常。由于肌肉量减少和结缔组织弹性下降,影响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在口腔期和咽期都有因年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因素。如唾液分泌减少、牙齿咬合不良;气道关闭的持续时间减少、UES开放程度减小等。吞咽后老年人的呼气保护反应较弱。

在婴幼儿时期(2岁前),婴幼儿面部会持续成长,下颌会往下往前生长,带领舌向下,并扩大舌和腭之间的空间,逐渐发育成一个口腔空间;喉部和舌骨同时往下降,可拉长与扩展咽。因此,较之成人,婴儿的吞咽器官存在以下不同:①口腔空间小而舌相对较大;②下颌骨相对较小并向后缩;③鼻咽形状圆钝,与喉咽连成一体,两者之间缺乏真正的口咽结构;④喉大小为成人的1/3;⑤真声带的1/2由软骨折叠形成;⑥会厌窄且直。